一種樓梯索道,包括樓梯的上層樓板、中間樓板以及下層樓板,還包括轉動安裝于上層樓板下方且靠近樓道墻面的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轉動安裝于于下層樓板下方且靠近樓道墻面的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分別固定于上層樓板和下層樓板下方外側端的固定滑輪,中間樓板的下方靠近兩側樓道墻面的位置分別轉動安裝有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中間樓板的下方安裝有轉向裝置。老年人或者殘疾人可以在需要上下樓時先進入吊車中,之后由動力裝置驅動鋼絲繩運動,各個換輪支撐鋼絲繩,鋼絲繩運動吊車即可隨之移動,當移動至中間樓板位置時,通過轉向裝置轉向,吊車可繼續向上層樓板或者下層樓板處運動,從而實現上下樓的目的。(*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樓梯索道,包括樓梯的上層樓板、中間樓板以及下層樓板,還包括轉動安裝于上層樓板下方且靠近樓道墻面的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轉動安裝于于下層樓板下方且靠近樓道墻面的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分別固定于上層樓板和下層樓板下方外側端的固定滑輪,中間樓板的下方靠近兩側樓道墻面的位置分別轉動安裝有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中間樓板的下方安裝有轉向裝置。老年人或者殘疾人可以在需要上下樓時先進入吊車中,之后由動力裝置驅動鋼絲繩運動,各個換輪支撐鋼絲繩,鋼絲繩運動吊車即可隨之移動,當移動至中間樓板位置時,通過轉向裝置轉向,吊車可繼續向上層樓板或者下層樓板處運動,從而實現上下樓的目的。【專利說明】一種樓梯索道
本技術涉及一種交通運輸工具,具體涉及一種樓梯索道。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對于很多沒有電梯的樓房,老年人或者殘疾人如果住的樓層比較高就會導致上下樓不方便,甚至導致摔傷的情況發生,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方便老年人、殘疾人上樓的樓梯索道。本技術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樓梯索道,包括樓梯的上層樓板、中間樓板以及下層樓板,還包括轉動安裝于上層樓板下方且靠近樓道墻面的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轉動安裝于于下層樓板下方且靠近樓道墻面的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分別固定于上層樓板和下層樓板下方外側端的固定滑輪,所述中間樓板的下方靠近兩側樓道墻面的位置分別轉動安裝有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所述中間樓板的下方安裝有轉向裝置,鋼絲繩分別包繞于固定滑輪上并在中間樓板處實現轉向,所述各個上支撐滑輪支撐上端的鋼絲繩,所述各個下支撐滑輪支撐下端的鋼絲繩,所述鋼絲繩上固定有吊車并通過動力裝置驅動運行。為了延長使用壽命,上述每兩個上支撐滑輪和一個下支撐滑輪分別轉動固定于滑輪支架上,上述滑輪支架通過轉軸轉動固定于掛架的下端,所述掛架固定于樓板的下方。上述轉向裝置包括固定于下層樓板下方的若干轉向滑輪I以及若干轉向滑輪II,所述若干轉向滑輪I以及若干轉向滑輪II分別呈半圓形排列,上下兩端的鋼絲繩分別包繞于轉向滑輪I以及轉向滑輪II上。上述動力裝置包括:電機以及轉動固定于電機兩側的兩個防纏繞滑輪,所述兩個防纏繞滑輪在水平方向錯開,所述鋼絲繩包繞于電機的電機輸出軸上,其兩端分別通過防纏繞滑輪支撐。為了防止鋼絲繩脫落,以及降低摩擦,上述上支撐滑輪、下支撐滑輪、轉向滑輪1、轉向滑輪II以及防纏繞滑輪沿圓周方向設置有圓弧槽,所述圓弧槽的槽寬與鋼絲繩的直徑相匹配。為了提高安全性,上述吊車上設置有車門。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老年人或者殘疾人可以在需要上下樓時先進入吊車中,之后由動力裝置驅動鋼絲繩運動,各個換輪支撐鋼絲繩,鋼絲繩運動吊車即可隨之移動,當移動至中間樓板位置時,通過轉向裝置轉向,吊車可繼續向上層樓板或者下層樓板處運動,從而實現上下樓的目的。方便了中老年人活著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并且由于靠近樓道墻面設置,因此極大的節省了空間,適合在樓道狹小的空間內建造使用。【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圖1中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驅動電機部位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滑輪側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層樓板2.中間樓板3.下層樓板4.固定滑輪5.電機6.掛架7.轉軸8.滑輪支架9.上支撐滑輪10.下支撐滑輪11.鋼絲繩12.吊車13.車門14.轉向滑輪I 15.轉向滑輪II 16.電機輸出軸17.防纏繞滑輪18.圓弧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附圖2、附圖3、附圖4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如附圖1所示,本樓梯索道,包括樓梯的上層樓板1、中間樓板2以及下層樓板3,還包括轉動安裝于上層樓板I下方且靠近樓道墻面的兩個上支撐滑輪9和一個下支撐滑輪10、轉動安裝于于下層樓板3下方且靠近樓道墻面的兩個上支撐滑輪9和一個下支撐滑輪10、分別固定于上層樓板I和下層樓板3下方外側端的固定滑輪4,中間樓板2的下方靠近兩側樓道墻面的位置分別轉動安裝有兩個上支撐滑輪9和一個下支撐滑輪10,中間樓板2的下方安裝有轉向裝置,鋼絲繩11分別包繞于固定滑輪4上并在中間樓板2處實現轉向,各個上支撐滑輪9支撐上端的鋼絲繩11,各個下支撐滑輪10支撐下端的鋼絲繩11,鋼絲繩11上固定有吊車12并通過動力裝置驅動運行。老年人或者殘疾人可以在需要上下樓時先進入吊車12中,之后由動力裝置驅動鋼絲繩11運動,各個換輪支撐鋼絲繩11,鋼絲繩11運動吊車12即可隨之移動,當移動至中間樓板位置時,通過轉向裝置轉向,吊車12可繼續向上層樓板I或者下層樓板3處運動,從而實現上下樓的目的。方便了中老年人活著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并且由于靠近樓道墻面設置,因此極大的節省了空間,適合在樓道狹小的空間內建造使用。如附圖1所示,每兩個上支撐滑輪9和一個下支撐滑輪10分別轉動固定于滑輪支架8上,滑輪支架8通過轉軸7轉動固定于掛架6的下端,掛架6固定于樓板的下方。由于鋼絲繩11在運行過程中會發生顫抖,因此如果支撐滑輪9和下支撐滑輪10的位置如果均為固定位置,就會承受交變載荷,極大的影響了其疲勞壽命,因此大大縮短了其使用壽命。因此由于固定支撐滑輪9和下支撐滑輪10的滑輪支架8與掛架6之間通過轉軸7可以轉動,因此在鋼絲繩11發生顫抖時,滑輪支架8可以相應的改變位置,使滑輪受力均勻,提高了使用壽命,增加了可靠性。如果使用整個圓盤作為轉向裝置,使鋼絲繩包繞在圓盤上使其改變轉動方向會使的轉向裝置的體積過于龐大,不適合樓梯狹小的空間,因此如附圖2所示,轉向裝置可以為如下結構其包括固定于下層樓板3下方的若干轉向滑輪I 14以及若干轉向滑輪II 15,若干轉向滑輪I 14以及若干轉向滑輪II 15分別呈半圓形排列,上下兩端的鋼絲繩11分別包繞于轉向滑輪I 14以及轉向滑輪II 15上,實現轉向。由于滑輪的體積小重量輕,不但節省了空間,并且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如附圖2所示,上述動力裝置包括電機5以及轉動固定于電機5兩側的兩個防纏繞滑輪17,兩個防纏繞滑輪17在水平方向錯開,鋼絲繩11包繞于電機5的電機輸出軸16上,其兩端分別通過防纏繞滑輪17支撐。在乘坐人員踏入吊車12中后,電機輸出軸16上的鋼絲繩11機會繃緊,作用在電機輸出軸16正壓力增大,因此電機5轉動即可驅動鋼絲繩11運動。兩側的防纏繞滑輪17不但將鋼絲繩支撐,并且由于其在水平方向位置錯開,因此可以使鋼絲繩11在電機輸出軸16上的位置相對固定,防止電機5轉動時,鋼絲繩11位置改變導致發生纏繞的情況,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如附圖4所示,上支撐滑輪9、下支撐滑輪10、轉向滑輪I 14、轉向滑輪II 15以及防纏繞滑輪17沿圓周方向可以設置有圓弧槽18,圓弧槽18的槽寬與鋼絲繩的直徑相匹配。鋼絲繩11卡置在圓弧槽18中,在電機5驅動鋼絲繩11轉動時,鋼絲繩11可以始終驅動各個滑輪轉動,有效防止鋼絲繩11從滑輪上脫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且由圓弧槽18限制鋼絲繩11的位置可以使鋼絲繩11在運行中避免與滑輪之間因軸向位移導致的摩擦,提高了滑輪的使用壽命。上述吊車12上設置有車門13,上吊車12時先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雪飛,李海鵬,畢淼,岳寶強,
申請(專利權)人:洪雪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