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屬于墻板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內葉砼板設置在擠塑板的一側,外葉砼板設置在擠塑板的另一側,擠塑板一側的內葉砼板上均布有孔洞,內葉砼板鋼網片設置在內葉砼板內,外葉砼板鋼網片設置在外葉砼板內,內葉砼板鋼網片和外葉砼板鋼網片的周邊均連接有鋼網埋件,內葉砼板和外葉砼板的兩端均設有板端焊接埋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耐久性能,在建筑的整個使用壽命期內均能保證良好的保溫效果。不影響建筑的內部裝修和外部裝飾工程,建筑具有較高的可塑性,這一點對于節能住宅和節能公共建筑的推廣十分重要。復合保溫外墻板的使用壽命長,成本低于外保溫墻體。(*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屬于墻板
。本技術所述內葉砼板設置在擠塑板的一側,外葉砼板設置在擠塑板的另一側,擠塑板一側的內葉砼板上均布有孔洞,內葉砼板鋼網片設置在內葉砼板內,外葉砼板鋼網片設置在外葉砼板內,內葉砼板鋼網片和外葉砼板鋼網片的周邊均連接有鋼網埋件,內葉砼板和外葉砼板的兩端均設有板端焊接埋件。本技術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耐久性能,在建筑的整個使用壽命期內均能保證良好的保溫效果。不影響建筑的內部裝修和外部裝飾工程,建筑具有較高的可塑性,這一點對于節能住宅和節能公共建筑的推廣十分重要。復合保溫外墻板的使用壽命長,成本低于外保溫墻體。【專利說明】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
本技術涉及一種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屬于墻板
。
技術介紹
研究表明:建筑物通過外墻體散失的熱量占建筑總熱耗的35% — 49%。因此,加強外圍護結構的節能措施尤為重要。傳統的外墻保溫形式有內保溫、外保溫二種。但內保溫有內外墻相接處“冷(熱)橋”很難徹底解決,保溫材料熱膨脹易造成內保溫隔熱體系的空鼓開裂,飾面物易開裂,不便于二次裝修等問題,外保溫技術又由于其技術基礎的限制,如受陽光、凍融循環及大氣污染的影響等,決定了保溫層構造的使用壽命約15年左右,甚至更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即傳統的外墻保溫形式有內保溫、外保溫二種。但內保溫有內外墻相接處“冷(熱)橋”很難徹底解決,保溫材料熱膨脹易造成內保溫隔熱體系的空鼓開裂,飾面物易開裂,不便于二次裝修等問題,外保溫技術又由于其技術基礎的限制,如受陽光、凍融循環及大氣污染的影響等,決定了保溫層構造的使用壽命約15年左右,甚至更短。進而提供一種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包括:內葉砼板、擠塑板、外葉砼板、內葉砼板鋼網片、外葉砼板鋼網片、板端焊接埋件和鋼網埋件,所述內葉砼板設置在擠塑板的一側,外葉砼板設置在擠塑板的另一側,擠塑板一側的內葉砼板上均布有孔洞,內葉砼板鋼網片設置在內葉砼板內,外葉砼板鋼網片設置在外葉砼板內,內葉砼板鋼網片和外葉砼板鋼網片的周邊均連接有鋼網埋件,內葉砼板和外葉砼板的兩端均設有板端焊接埋件。本技術是一種集外墻內保溫和外墻外保溫技術兩者優點于一體的保溫墻板,即在內墻與外墻之間添加保溫夾層來實現墻體的徹底保溫。本技術復合保溫外墻板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7度,高度小于50m的鋼筋混凝土框架、鋼結構框架外圍護結構。墻板自身整體性能好,水平荷載作用下具有極大變形和耗能能力,且易實現與主體結構的可靠連接,保證墻體與主體結構協同工作,能有效預防地震破壞造成的損失。該墻板采用工廠預制,現場安裝,具有施工質量好、速度快的優點。此墻板滿足嚴寒地區節能65%要求。預制保溫復合外墻板不僅能滿足65%保溫節能要求,而且由于墻體、窗框、外墻瓷磚和保溫材料可以一體式生產,傳統建筑常有的窗框漏水、保溫性能不佳等弊病也能迎刃而解。同時,由于工業化生產將大量高噪聲、高污染的“濕作業”都搬進了工廠,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污水、噪音、有害氣體及粉塵則大大減少,從而有利于實現節能環保,最大限度地減少建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的結構示意圖(轉角);圖2為本技術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的結構不意圖(直板);圖3為內葉砼板鋼網片4或外葉砼板鋼網片5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涉及的一種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包括:內葉砼板1、擠塑板2、外葉砼板3、內葉砼板鋼網片4、外葉砼板鋼網片5、板端焊接埋件6和鋼網埋件8,所述內葉砼板I設置在擠塑板2的一側,外葉砼板3設置在擠塑板2的另一側,擠塑板2 —側的內葉砼板I上均布有孔洞7,內葉砼板鋼網片4設置在內葉砼板I內,外葉砼板鋼網片5設置在外葉砼板3內,內葉砼板鋼網片4和外葉砼板鋼網片5的周邊均連接有鋼網埋件8,內葉砼板I和外葉砼板3的兩端均設有板端焊接埋件6。所述外葉5仝板3的厚度為60mm。所述內葉砼板I上孔洞7的尺寸為100x120mm。所述擠塑板2 (XPS)的厚度為120mm。本實施例的復合保溫外墻板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夾心保溫(夾心保溫多用在砌體結構中,厚度大、施工繁瑣,不適合現代建筑發展的需要。)它的提出是對外墻體的一次革新,順應了節能減排的環境需要,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復合保溫外墻板大大優于前面所提及的內保溫、外保溫和砌體墻體夾心保溫技術。第一、復合保溫外墻板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耐久性能,在建筑的整個使用壽命期內均能保證良好的保溫效果。第二、復合保溫外墻板不影響建筑的內部裝修和外部裝飾工程,建筑具有較高的可塑性,這一點對于節能住宅和節能公共建筑的推廣十分重要。第三、復合保溫外墻板的使用壽命長,成本低于外保溫墻體。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這些【具體實施方式】都是基于本技術整體構思下的不同實現方式,而且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包括:內葉砼板(I)、擠塑板(2)、外葉砼板(3)、內葉砼板鋼網片(4)、外葉砼板鋼網片(5)、板端焊接埋件(6)和鋼網埋件(8 ),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葉砼板(I)設置在擠塑板(2 )的一側,外葉砼板(3 )設置在擠塑板(2)的另一側,擠塑板(2) —側的內葉砼板(I)上均布有孔洞(7),內葉砼板鋼網片(4 )設置在內葉砼板(I)內,外葉砼板鋼網片(5 )設置在外葉砼板(3 )內,內葉砼板鋼網片(4)和外葉5仝板鋼網片(5)的周邊均連接有鋼網埋件(8),內葉5仝板(I)和外葉5仝板(3)的兩端均設有板端焊接埋件(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葉輪板(3)的厚度為60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葉砼板(I)上孔洞(7)的尺寸為100x120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孔洞的雙葉鋼絲網架混凝土夾心復合保溫外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塑板(2)的厚度為120mm。【文檔編號】E04C2/284GK203583769SQ201320800121【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專利技術者】劉愛民 申請人:劉愛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愛民,
申請(專利權)人:劉愛民,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