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包括:圓筒形本體(1)和圓盤形封蓋(2),所述圓筒形本體(1)底臂和側壁中設置有隔熱夾層(11),所述圓筒形本體(1)的底部開設有空氣進氣孔(12),所述圓筒形本體(1)內筒下部設置主加熱裝置(3),在所述主加熱裝置(3)的上方架設產品盛放匣缽(4),所述圓盤形封蓋(2)上設置有蓋部加熱裝置(21)和蓋部隔熱層(22),所述圓盤形封蓋(2)上還設置有貫穿所述蓋部隔熱層(22)的排氣通孔(23)。通過在圓筒形本體內以及蓋部設置加熱裝置,使得產品盛放匣缽的溫度升高更快,排蠟的效率更高。(*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包括:圓筒形本體(1)和圓盤形封蓋(2),所述圓筒形本體(1)底臂和側壁中設置有隔熱夾層(11),所述圓筒形本體(1)的底部開設有空氣進氣孔(12),所述圓筒形本體(1)內筒下部設置主加熱裝置(3),在所述主加熱裝置(3)的上方架設產品盛放匣缽(4),所述圓盤形封蓋(2)上設置有蓋部加熱裝置(21)和蓋部隔熱層(22),所述圓盤形封蓋(2)上還設置有貫穿所述蓋部隔熱層(22)的排氣通孔(23)。通過在圓筒形本體內以及蓋部設置加熱裝置,使得產品盛放匣缽的溫度升高更快,排蠟的效率更高。【專利說明】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
本技術涉及電子陶瓷產品加工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
技術介紹
在電子工業中能夠利用電、磁性質的陶瓷,稱為電子陶瓷。電子陶瓷是通過對表面、晶界和尺寸結構的控制而最終獲得具有新功能的陶瓷。在能源、家用電器、汽車等方面可以廣泛應用。功能陶瓷、特種陶瓷等產品的應用越來越廣。那么提高產量的途徑之一就是提高這類陶瓷產品的生產效率,縮短其加工周期。陶瓷產品的排蠟是一個必須且耗時的過程,目前,生產用排蠟工藝一般使用窯爐,利用燒煤或燒氣的熱量輻射傳導給陶瓷產品坯件,輻射傳熱是從外逐步向內傳導,導致產品坯件排蠟周期長,一般需要48個小時以上。這樣,使得整個陶瓷產品的生產周期過長,給提高產量帶來阻礙。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提供了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圓筒形本體和圓盤形封蓋,所述圓盤形封蓋通過螺紋或者卡合方式蓋合在所述圓筒形本體上端部。所述圓筒形本體底臂和側壁中設置有隔熱夾層,所述圓筒形本體的底部開設有空氣進氣孔,所述圓筒形本體內筒下部設置主加熱裝置,在所述主加熱裝置的上方架設產品盛放匣缽,所述主加熱裝置和所述產品盛放匣缽均套裝在所述圓筒形本體內,所述主加熱裝置的外徑大小比所述圓筒形本體的內徑大小小Imm?2mm,所述產品盛放匣缽的外徑大小比所述圓筒形本體的內徑大小小2mm?4mm。所述圓盤形封蓋上設置有蓋部加熱裝置和蓋部隔熱層,所述蓋部隔熱層設置在所述蓋部加熱裝置的上方,所述蓋部加熱裝置與所述蓋部隔熱層為一整體結構。所述圓盤形封蓋上還設置有貫穿所述蓋部隔熱層的排氣通孔。進一步地,所述主加熱裝置的高度為所述圓筒形本體內筒深度的1/2,所述產品盛放匣缽的高度為所述圓筒形本體內筒深度的1/4?2/5。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圓筒形本體內以及蓋部設置加熱裝置,使得產品盛放匣缽的溫度升高更快,排蠟的效率更高。【專利附圖】【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快速排蠟裝置的縱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快速排蠟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請結合參考圖1和圖2,該快速排蠟裝置包括:圓筒形本體I和圓盤形封蓋2,圓盤形封蓋2通過螺紋或者卡合方式蓋合在圓筒形本體I上端部。這樣,排蠟時,在圓筒形本體I內部形成相對密閉的空間,熱量利用效率更高。圓筒形本體I底臂和側壁中設置有隔熱夾層11,圓筒形本體I的底部開設有空氣進氣孔12,圓筒形本體I內筒下部設置主加熱裝置3,在主加熱裝置3的上方架設產品盛放匣缽4,主加熱裝置3和產品盛放匣缽4均套裝在所述圓筒形本體I內,主加熱裝置3的外徑大小比圓筒形本體I的內徑大小小Imm?2mm,產品盛放匣缽4的外徑大小比圓筒形本體I的內徑大小小2mm?4_。這樣,在圓筒形本體I底臂和側壁中設置有隔熱夾層11,使得排蠟過程中,圓筒形本體I內部的熱量向外的散失率大大降低,實現了快速排蠟,且節省了能源。主加熱裝置3和產品盛放匣缽4的緊湊結構,進一步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圓盤形封蓋2上設置有蓋部加熱裝置21和蓋部隔熱層22,蓋部隔熱層22設置在蓋部加熱裝置21的上方,蓋部加熱裝置21與蓋部隔熱層22為一整體結構;圓盤形封蓋2上還設置有貫穿蓋部隔熱層22的排氣通孔23。排氣通孔23用于排出排蠟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優選地,主加熱裝置3的高度為圓筒形本體I內筒深度的1/2,產品盛放匣缽4的高度為圓筒形本體I內筒深度的1/4?2/5。主加熱裝置3占用的空間較大,相對地提升產生熱量的能力,加快排蠟的進程。使用本技術的快速排蠟裝置時,首先啟動主加熱裝置3,將排蠟產品與吸附材料的混合物裝入產品盛放匣缽4內,將產品盛放匣缽4放入到圓筒形本體I內,裝上圓盤形封蓋2,同步啟動蓋部隔熱層22,進行升溫加熱。因陶瓷坯件中的蠟在120°C就開始揮化,300°C揮化85%,即只要使快速排蠟裝置內的溫度達到700°C?800°C就可以滿足排蠟干凈的目的。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圓筒形本體(I)和圓盤形封蓋(2),所述圓盤形封蓋(2)通過螺紋或者卡合方式蓋合在所述圓筒形本體(I)上端部; 所述圓筒形本體(I)底臂和側壁中設置有隔熱夾層(11),所述圓筒形本體(I)的底部開設有空氣進氣孔(12),所述圓筒形本體(I)內筒下部設置主加熱裝置(3),在所述主加熱裝置(3)的上方架設產品盛放匣缽(4),所述主加熱裝置(3)和所述產品盛放匣缽(4)均套裝在所述圓筒形本體(I)內,所述主加熱裝置(3)的外徑大小比所述圓筒形本體(I)的內徑大小小Imm?2mm,所述產品盛放匣缽(4)的外徑大小比所述圓筒形本體(I)的內徑大小小2mm ?4mm ; 所述圓盤形封蓋(2)上設置有蓋部加熱裝置(21)和蓋部隔熱層(22),所述蓋部隔熱層(22)設置在所述蓋部加熱裝置(21)的上方,所述蓋部加熱裝置(21)與所述蓋部隔熱層(22)為一整體結構; 所述圓盤形封蓋(2 )上還設置有貫穿所述蓋部隔熱層(22 )的排氣通孔(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熱裝置(3)的高度為所述圓筒形本體(I)內筒深度的1/2,所述產品盛放匣缽(4)的高度為所述圓筒形本體(I)內筒深度的1/4?2/5。【文檔編號】F27B17/00GK203586793SQ201320786187【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專利技術者】曾正春 申請人:湖南省新化縣長江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陶瓷產品的快速排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圓筒形本體(1)和圓盤形封蓋(2),所述圓盤形封蓋(2)通過螺紋或者卡合方式蓋合在所述圓筒形本體(1)上端部;所述圓筒形本體(1)底臂和側壁中設置有隔熱夾層(11),所述圓筒形本體(1)的底部開設有空氣進氣孔(12),所述圓筒形本體(1)內筒下部設置主加熱裝置(3),在所述主加熱裝置(3)的上方架設產品盛放匣缽(4),所述主加熱裝置(3)和所述產品盛放匣缽(4)均套裝在所述圓筒形本體(1)內,所述主加熱裝置(3)的外徑大小比所述圓筒形本體(1)的內徑大小小1mm~2mm,所述產品盛放匣缽(4)的外徑大小比所述圓筒形本體(1)的內徑大小小2mm~4mm;所述圓盤形封蓋(2)上設置有蓋部加熱裝置(21)和蓋部隔熱層(22),所述蓋部隔熱層(22)設置在所述蓋部加熱裝置(21)的上方,所述蓋部加熱裝置(21)與所述蓋部隔熱層(22)為一整體結構;所述圓盤形封蓋(2)上還設置有貫穿所述蓋部隔熱層(22)的排氣通孔(2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正春,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省新化縣長江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