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包括一個豎板,所述豎板上設有轉軸,轉軸的后端上設有花鍵部,還設有一個進給氣缸,進給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花鍵部連接;所述花鍵部套接在一個設有內花鍵孔的齒輪內,所述齒輪可旋轉的固定在豎板后側;還包括一齒條驅動氣缸,所述齒條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一驅動齒條,所述驅動齒條與擺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進給氣缸和齒條驅動氣缸相對豎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前端穿出于豎板且轉軸的前端固接有上下料機械臂,所述上下料機械臂的頂端設有軸承定位芯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能夠同時擺動和前后行的上下料機械臂和豎板的組合運動完成軸承的上料工序,自動快捷。(*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包括一個豎板,所述豎板上設有轉軸,轉軸的后端上設有花鍵部,還設有一個進給氣缸,進給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花鍵部連接;所述花鍵部套接在一個設有內花鍵孔的齒輪內,所述齒輪可旋轉的固定在豎板后側;還包括一齒條驅動氣缸,所述齒條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一驅動齒條,所述驅動齒條與擺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進給氣缸和齒條驅動氣缸相對豎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前端穿出于豎板且轉軸的前端固接有上下料機械臂,所述上下料機械臂的頂端設有軸承定位芯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能夠同時擺動和前后行的上下料機械臂和豎板的組合運動完成軸承的上料工序,自動快捷。【專利說明】一種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軸承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軸承外圈加工設備。
技術介紹
一般的圓錐軸承外圈的磨加工工藝流程為:1.雙端面磨削2.細磨外徑3.粗磨滾道4.細磨滾道(滾道磨出4-6 μ m凸度)5.超精滾道6.光整外徑。由于以往在磨加工外圈滾道是不帶凸度的,型號及數量庫存較多?,F在在原有軸承外圈的基礎上,滾道要具有凸度,故對庫存外圈需要重新磨滾道帶出凸度。但是磨滾道凸度時,如圖1圖2,其中I是軸承外圈,2是支承腳,3是磨頭,需要支承腳夾持固定住軸承外圈,在外徑表面會有支承印,影響外觀。我們需要把支撐印除去,若再用無心磨床磨外徑因余量過小(5-8 μ m)易磨廢外徑,若用外徑研磨機滾研外徑也有20%的廢品率,廢品率過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軸承外圈超精設備無法在軸承外圈去除支承印,報廢率高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軸承外圈在5-8 μ m外徑余量下去除支承印,并且廢品率極低的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包括一個豎板,所述豎板上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后端穿出于豎板且轉軸的后端上設有花鍵部,所述的花鍵部后側還設有一個進給氣缸,進給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花鍵部連接;所述花鍵部套接在一個設有內花鍵孔的齒輪內且所述花鍵部可相對齒輪前后移動,所述齒輪可旋轉的固定在豎板后側;還包括一齒條驅動氣缸,所述齒條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一驅動齒條,所述驅動齒條與擺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進給氣缸和齒條驅動氣缸相對豎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前端穿出于豎板且轉軸的前端固接有上下料機械臂,所述上下料機械臂的頂端設有軸承定位芯桿。采用運料環套和軸承,使得軸承定位芯桿更加不容易傷及軸承:所述的軸承定位芯桿包括一個主桿,所述主桿上設有擋環,所述主桿上擋環里側套設運料環套,所述運料環套和主桿間設有軸承且所述運料環套可相對主桿旋轉。所述的運料環套可以采用尼龍材質。還包括一導向軸承,所述導向軸承套設在一導向軸上,所述的導向軸固接于豎板上,所述的驅動齒條設于齒輪與導向軸承間。本技術在使用時完成整機的上料工序,首先進給氣缸帶動轉軸前行使得上下料機械臂向前伸出,然后齒條驅動氣缸驅動齒條下行,使得齒輪順時針轉動,上下料機械臂轉動到上料位,軸承定位芯桿懸空對準軸承外圈內孔中,然后進給氣缸帶動轉軸后退,上下料機械臂回縮,軸承定位芯桿插入軸承外圈內孔中,擋環抵住軸承外圈,使得軸承外圈壓在軸承定位芯桿與豎板間;然后齒條驅動氣缸驅動齒條上行,使得齒輪逆時針轉動,上下料機械臂轉動到下料位,從而完成工序。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能夠同時擺動和前后行的上下料機械臂和豎板的組合運動完成軸承的上料工序,自動快捷。【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在MK2310外滾道磨床磨套圈滾道示意簡圖。圖2是在MZ3410外滾道超精機超精套圈滾道示意簡圖。圖3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部分組件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齒輪、驅動齒條、導向軸承的示意圖。圖5是圖4中A-A的剖視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軸承定位芯桿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結合附圖3至6,結合附圖3至7,一種軸承外圈超精機,包括一個整板5,所述整板5上設有轉軸6,所述轉軸6的后端穿出于豎板5且轉軸6的后端上設有花鍵部7,所述的花鍵部7后側還設有一個進給氣缸8,進給氣缸8的活塞桿與所述花鍵部7連接;所述花鍵部7套接在一個設有內花鍵孔的齒輪9內且所述花鍵部7可相對齒輪9前后移動,所述齒輪9可旋轉的固定在豎板5后側;還包括一齒條驅動氣缸10,所述齒條驅動氣缸10的活塞桿上設有一驅動齒條11,所述驅動齒條11與擺動齒輪9嚙合連接;所述進給氣缸8和齒條驅動氣缸10相對豎板5固定連接;所述轉軸6的前端穿出于豎板5且轉軸6的前端固接有上下料機械臂12,所述上下料機械臂12的頂端設有軸承定位芯桿13。所述的軸承定位芯桿13包括一個主桿14,所述主桿14上設有擋環15,所述主桿14上擋環15里側套設運料環套16,所述運料環套16和主桿14間設有軸承17且所述運料環套16可相對主桿14旋轉;運料環套16可采用尼龍材料制作。為了提高齒輪9與驅動齒條11的連接可靠性,還包括一導向軸承43,所述導向軸承43套設在一導向軸上,所述的導向軸固接于豎板5上,所述的驅動齒條11設于齒輪9與導向軸承43間。本實施例在使用時完成整機的上料工序,首先進給氣缸8帶動轉軸前行使得上下料機械臂12向前伸出,然后齒條驅動氣缸10驅動齒條下行,使得齒輪9順時針轉動,上下料機械臂12轉動到上料位,軸承定位芯桿13懸空對準軸承外圈I內孔中,然后進給氣缸帶動轉軸后退,上下料機械臂12回縮,軸承定位芯桿13插入軸承外圈內孔中,擋環15抵住軸承外圈I,使得軸承外圈壓在軸承定位芯桿13與豎板5間;然后齒條驅動氣缸驅動齒條上行,使得齒輪逆時針轉動,上下料機械臂12轉動到下料位,從而完成工序。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能夠同時擺動和前后行的上下料機械臂和豎板的組合運動完成軸承的上料工序,自動快捷?!緳嗬蟆?.一種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豎板,所述豎板上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后端穿出于豎板且轉軸的后端上設有花鍵部,所述的花鍵部后側還設有一個進給氣缸,進給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花鍵部連接;所述花鍵部套接在一個設有內花鍵孔的齒輪內且所述花鍵部可相對齒輪前后移動,所述齒輪可旋轉的固定在豎板后側;還包括一齒條驅動氣缸,所述齒條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一驅動齒條,所述驅動齒條與擺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進給氣缸和齒條驅動氣缸相對豎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前端穿出于豎板且轉軸的前端固接有上下料機械臂,所述上下料機械臂的頂端設有軸承定位芯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定位芯桿包括一個主桿,所述主桿上設有擋環,所述主桿上擋環里側套設運料環套,所述運料環套和主桿間設有軸承且所述運料環套可相對主桿旋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導向軸承,所述導向軸承套設在一導向軸上,所述的導向軸固接于豎板上,所述的驅動齒條設于齒輪與導向軸承間。【文檔編號】B24B41/00GK203600048SQ201320829217【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專利技術者】陳銀軍, 周忠明,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軸承外圈超精機的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豎板,所述豎板上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后端穿出于豎板且轉軸的后端上設有花鍵部,所述的花鍵部后側還設有一個進給氣缸,進給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花鍵部連接;所述花鍵部套接在一個設有內花鍵孔的齒輪內且所述花鍵部可相對齒輪前后移動,所述齒輪可旋轉的固定在豎板后側;還包括一齒條驅動氣缸,所述齒條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一驅動齒條,所述驅動齒條與擺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進給氣缸和齒條驅動氣缸相對豎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前端穿出于豎板且轉軸的前端固接有上下料機械臂,所述上下料機械臂的頂端設有軸承定位芯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銀軍,周忠明,施立林,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特克軸承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