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實驗儀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上部套件和與所述上部套件鉸接的下部套件,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間設有鎖扣,所述上部套件內設有與所述上部套件形狀相同的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的一側與所述上部套件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調節部件的另一側可沿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的內壁旋轉,所述調節部件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所述調節部件的固定圈,所述套筒的兩端分別設有多個用于懸掛固定圈的球柱。該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根據大鼠的體型調節容量,能牢固地固定大鼠且使用方便。(*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實驗儀器
,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上部套件和與所述上部套件鉸接的下部套件,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間設有鎖扣,所述上部套件內設有與所述上部套件形狀相同的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的一側與所述上部套件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調節部件的另一側可沿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的內壁旋轉,所述調節部件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所述調節部件的固定圈,所述套筒的兩端分別設有多個用于懸掛固定圈的球柱。該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根據大鼠的體型調節容量,能牢固地固定大鼠且使用方便。【專利說明】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
本技術屬于實驗儀器
,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大鼠是常用的醫藥學實驗動物之一,在對大鼠進行腹腔注射、尾靜脈注射、心臟采血、灌胃等需在大鼠清醒狀態下進行實驗操作時,首先需要先將大鼠固定。現有的大鼠固定器結構復雜,且固定器的容量不能根據大鼠的體型進行調節,使得大鼠不能被很好地固定而影響實驗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根據大鼠體型調節容量,且固定牢靠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上部套件和與所述上部套件鉸接的下部套件,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間設有鎖扣,所述上部套件內設有與所述上部套件形狀相同的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的一側與所述上部套件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調節部件的另一側可沿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的內壁旋轉,所述調節部件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所述調節部件的固定圈,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的兩端分別設有多個用于懸掛固定圈的球柱。作為一種改進,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均設有多個通氣孔。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下部套件的兩端還分別活動連接有擋鼠網。作為一種改進,所述下部套件的底部兩端分別設有支腳。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上部套件的頂部兩端也分別設有支腳。作為更進一步地改進,所述調節部件的一端設有調節把手。優選的,所述套筒的長度為23?27cm,內徑為7?12c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提供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包括套筒和調節部件,套筒可將大鼠固定在套筒內,根據不同大鼠的體型旋轉調節部件,將固定圈懸掛在球柱上,從而可使大鼠能夠牢固地被固定在套筒內,擋鼠網可進一步防止老鼠從套筒內爬出;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設有多個通氣孔,一是有助于套筒內外空氣的流通,二是可通過通氣孔對大鼠進行腹部注射、心臟取血、尾部注射等操作;支腳有利于支撐住套筒,防止實驗過程中套筒滾動而影響操作,在對大鼠進行完正面操作后,不需要將大鼠重新翻轉固定,只需將上部套件和和下部套件翻轉即可對大鼠進行背面操作,其簡單省事;調節把手方便實驗人員對調節部件進行調節;該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根據大鼠的體型調節容量,能牢固地固定大鼠且使用方便。【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的閉合狀態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的展開狀態圖;其中:1-套筒,2-鎖扣,3-通氣孔,4-支腳,5-擋鼠網,6_球柱,7_調節部件,11-上部套件,12-下部套件,51-掛圈,71-固定圈,72-調節把手。【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圖1和圖2分別示出了本技術提供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的閉合狀態和展開狀態,為了便于說明,本圖僅提供與本技術有關的結構部分。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包括套筒I,套筒I為圓柱形,套筒I的長度為23?27cm,內徑為7?12cm,套筒I包括上部套件11和下部套件12,上部套件11的一側和下部套件12的一側通過活頁鉸接,上部套件11的另一側與下部套件12的另一側設有相互配合的鎖扣2,上部套件11和下部套件12均設有多個通氣孔3,通氣孔3的直徑為I?1.5cm,便于靜脈注射和心臟取血。下部套件12的底部兩端分別設有支腳4,下部套件12的兩端還分別活動連接有擋鼠網5,擋鼠網5通過活頁連接在下部套件12上,上部套件11和下部套件12的兩端分別設有多個球柱6,擋鼠網5設有用于將其固定在球柱6上的掛圈51。上部套件11內設有調節部件7,調節部件可以為有彈性的橡膠片、金屬片、布片等材料,調節部件7與上部套件11的形狀相同,調節部件7的一側與上部套件11的內壁固定連接,調節部件7的另一側可沿上部套件11和下部套件12的內壁旋轉,調節部件7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調節部件7的固定圈71,固定圈71可懸掛于球柱6上,調節部件7的一端設有調節把手72,上部套件11的頂部兩端也分別設有支腳4。本技術提供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的使用過程是:打開鎖扣使上部套件與下部套件分離,將大鼠置于下部套件內,大鼠的尾部、四肢可從通氣孔內伸出,蓋合上部套件,鎖上鎖扣,根據大鼠的體型旋轉調節部件,將掛圈掛在球柱上,使大鼠能牢固地固定在套筒內,進行實驗操作即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包括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上部套件和與所述上部套件鉸接的下部套件,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間設有鎖扣,所述上部套件內設有與所述上部套件形狀相同的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的一側與所述上部套件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調節部件的另一側可沿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的內壁旋轉,所述調節部件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所述調節部件的固定圈,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的兩端分別設有多個用于懸掛固定圈的球柱。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均設有多個通氣孔。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套件的兩端還分別活動連接有擋鼠網。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套件的底部兩端分別設有支腳。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套件的頂部兩端也分別設有支腳。6.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部件的一端設有調節把手。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長度為23?27cm,內徑為7?12cm。【文檔編號】A61D3/00GK203609538SQ201320815932【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1日 【專利技術者】李鑫 申請人:濰坊醫學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可調式大鼠固定裝置,包括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上部套件和與所述上部套件鉸接的下部套件,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間設有鎖扣,所述上部套件內設有與所述上部套件形狀相同的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的一側與所述上部套件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調節部件的另一側可沿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的內壁旋轉,所述調節部件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所述調節部件的固定圈,所述上部套件和下部套件的兩端分別設有多個用于懸掛固定圈的球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鑫,
申請(專利權)人:濰坊醫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