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銑刀、加工夾具、靠模頭和仿形夾具;所述加工銑刀與所述加工夾具位置相對;所述靠模頭與所述仿形夾具位置相對;所述仿形夾具可朝所述靠模頭靠近和遠離地設置,且所述仿形夾具可轉動地設置;所述加工夾具可朝所述加工銑刀靠近和遠離地設置,且所述加工夾具可轉動地設置;所述仿形夾具與所述加工夾具同步運動地設置。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加工工件的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且合格率可達到100%。(*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銑刀、加工夾具、靠模頭和仿形夾具;所述加工銑刀與所述加工夾具位置相對;所述靠模頭與所述仿形夾具位置相對;所述仿形夾具可朝所述靠模頭靠近和遠離地設置,且所述仿形夾具可轉動地設置;所述加工夾具可朝所述加工銑刀靠近和遠離地設置,且所述加工夾具可轉動地設置;所述仿形夾具與所述加工夾具同步運動地設置。使用本技術,加工工件的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且合格率可達到100%?!緦@f明】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
本技術涉及一種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
技術介紹
隨著機械裝置的功能不斷豐富,其結構也日益復雜。完善機械裝置的功能,需要各種外形的零部件。如圖1和圖2所示的其中一種工件10,其具有弧形表面11。不僅弧形表面11在兩個方向上均是弧形,而且在三維方向上均有弧形形狀?,F有銑切裝置結構復雜,只能依靠工人根據經驗加工,加工精度差。在表面精度要求高的領域,即使工人經驗豐富,仍然容易出錯導致產品報廢,不僅加工時間長,而且產品合格率低,僅有50%?,F有銑切裝置,一個工人每天僅能加工40個工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加工效率高的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銑刀、加工夾具、靠模頭和仿形夾具;所述靠模頭與所述加工銑刀形狀相同;所述加工銑刀與所述加工夾具位置相對;所述靠模頭與所述仿形夾具位置相對;所述仿形夾具可朝所述靠模頭靠近和遠離地設置,且所述仿形夾具可轉動地設置;所述加工夾具可朝所述加工銑刀靠近和遠離地設置,且所述加工夾具可轉動地設置;所述仿形夾具與所述加工夾具同步運動地設置。優選地是,還包括旋轉底座和平移底座;所述仿形夾具和所述加工夾具安裝于所述旋轉底座上;所述旋轉底座可轉動地設置;所述旋轉底座安裝于所述平移底座上,所述平移底座可帶動所述加工夾具和所述仿形夾具靠近和遠離所述加工銑刀和所述靠模頭地設置。優選地是,所述平移底座設置于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上設置有導軌和滑塊,所述滑塊可沿所述導軌移動地設置;所述平移底座安裝于所述滑塊上。優選地是,還包括絲桿;所述固定底座上設置有鎖定螺母;所述絲桿與所述鎖定螺母螺紋配合;所述絲桿一端與所述平移底座連接,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把手。優選地是,所述旋轉底座可旋轉地設置于主軸上并可沿所述主軸滑動;所述主軸上設置有第二把手;所述主軸兩端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裝于所述平移底座上。優選地是,所述主軸上套裝有刻度齒輪;刻度齒輪設置有沿圓周方向分布的多個齒輪槽;所述支架上設置有止動銷;所述止動銷中部通過銷軸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止動銷一端嵌入刻度齒輪的齒輪槽內,另一端設置有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一端抵靠在支架上,另一端抵靠在止動銷上。優選地是,所述加工夾具包括第一前夾板和第一后夾板;所述第一前夾板與所述第一后夾板通過第一螺釘連接;所述第一前夾板與所述第一后夾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加工夾具還包括第一雙頭螺桿;所述第一雙頭螺桿一端穿過所述第一前夾板,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后夾板與所述旋轉底座螺紋連接。優選地是,所述第一雙頭螺桿上設置有第一六角螺母;所述第一六角螺母位于所述第一前夾板與所述第一后夾板之間。優選地是,所述仿形夾具包括第二前夾板和第二后夾板;所述第二前夾板與所述第二后夾板通過第二螺釘連接;所述第二前夾板與所述第二后夾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仿形夾具還包括第二雙頭螺桿;所述第二雙頭螺桿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前夾板,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后夾板與所述旋轉底座螺紋連接。優選地是,所述第二雙頭螺桿上設置有第二六角螺母;所述第二六角螺母位于所述第二前夾板與所述第二后夾板之間。本技術中的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加工銑刀與靠模頭均固定不動,使待加工工件與標準工件同步移動,代加工工件圍繞加工銑刀移動;標準工件圍繞靠模頭移動??磕n^在標準工件表面的移動軌跡,限定了加工銑刀在待加工工件表面的移動軌跡。因此,加工銑刀可按照標準工件表面的形狀加工工件,而且,加工精度高,對工人要求低,即使普通工人也可使用,合格率高。使用本技術,加工工件的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且合格率可達到 100%O【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工件俯視圖。圖2為圖1所示的工件右視圖。圖3為本技術主視圖。圖4為本技術俯視圖。圖5為本技術左視圖?!揪唧w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3至圖5所示,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包括固定底座90。固定底座90上安裝有鎖定螺母91和滑軌92?;?2上設置有滑塊93?;瑝K93可沿滑軌92滑動地設置。絲桿94與鎖定螺母91螺紋配合。絲桿94 一端設置有第一把手95,另一端與平移底座70連接。平移底座70設置于滑塊93上。平移底座70上安裝有兩個支架71。本技術還包括加工銑刀20、加工夾具30、靠模頭40和仿形夾具50。加工銑刀20和靠模頭40固定設置。靠模頭40與加工銑刀20形狀相同。加工銑刀20與加工夾具30位置相對??磕n^40與仿形夾具50位置相對。加工夾具30和仿形夾具50安裝于旋轉底座60上。旋轉底座60安裝于主軸61上并可沿主軸61滑動。主軸61兩端可轉動地安裝于支架71上。主軸61上設置有第二把手62。主軸61上套裝有刻度齒輪63 ;刻度齒輪63上設置有沿圓周方向分布的多個齒輪槽64。其中一個支架71上設置有止動銷65。止動銷65中部通過銷軸66可轉動地設置于支架71上。止動銷65—端嵌入刻度齒輪63的齒輪槽64內,另一端設置有壓縮彈簧67。壓縮彈簧67 —端抵靠在支架71上,另一端抵靠在止動銷65上。加工夾具30包括第一前夾板31和第一后夾板32。第一前夾板31與第一后夾板32通過第一螺釘33連接。第一前夾板31與第一后夾板32之間具有間隙。加工夾具30還包括第一雙頭螺桿34。第一雙頭螺桿34 —端穿過第一前夾板31,另一端穿過第一后夾板32與旋轉底座60螺紋連接。第一雙頭螺桿34上設置有第一六角螺母35。第一六角螺母35位于第一前夾板31與第一后夾板32之間。仿形夾具50包括第二前夾板51和第二后夾板52。第二前夾板51與第二后夾板52通過第二螺釘53連接。第二前夾板51與第二后夾板52之間具有間隙。仿形夾具50還包括第二雙頭螺54。第二雙頭螺桿54 —端穿過第二前夾板51,另一端穿過第二后夾板52與旋轉底座60螺紋連接。第二雙頭螺桿54上設置有第二六角螺母55。第二六角螺母55位于第二前夾板51與第二后夾板52之間。如圖4所示,本技術使用時,通過第一把手94旋轉絲桿91,可使平移底座70靠近或遠離加工銑刀20和靠模頭40。通過平移底座70移動、旋轉底座60旋轉以及旋轉底座60沿主軸61滑動,可利用加工銑刀20在待加工工件82上銑切加工。標準工件81表面沿靠模頭40移動,可限制加工銑刀20在代加工工件82表面的銑切軌跡。使加工銑刀20對代加工工件82表面的銑切與標準工件81表面相同。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僅用于對本技術進行說明,并不構成對權利要求范圍的限制,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其他實質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技術保護范圍內?!緳嗬疚臋n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小型曲體面仿形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銑刀、加工夾具、靠模頭和仿形夾具;所述靠模頭與所述加工銑刀形狀相同;所述加工銑刀與所述加工夾具位置相對;所述靠模頭與所述仿形夾具位置相對;所述仿形夾具可朝所述靠模頭靠近和遠離地設置,且所述仿形夾具可轉動地設置;所述加工夾具可朝所述加工銑刀靠近和遠離地設置,且所述加工夾具可轉動地設置;所述仿形夾具與所述加工夾具同步運動地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鴻康,林衛國,
申請(專利權)人:高博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