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包括:主動輪、從動輪、行星輪組、回轉盤、滑塊、工作齒輪和傳動桿,主動輪與從動輪連接,從動輪依靠傳動桿與行星輪組連接,行星輪組曲柄軸連接到滑塊,滑塊設置在回轉盤上,回轉盤依靠傳動桿與工作齒輪連接。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具有可靠性高、結構緊湊、傳動精度高,動作準確,電氣控制簡單,設備壽命長等優(yōu)點,同時在機械設備領域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包括:主動輪、從動輪、行星輪組、回轉盤、滑塊、工作齒輪和傳動桿,主動輪與從動輪連接,從動輪依靠傳動桿與行星輪組連接,行星輪組曲柄軸連接到滑塊,滑塊設置在回轉盤上,回轉盤依靠傳動桿與工作齒輪連接。通過上述方式,本技術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具有可靠性高、結構緊湊、傳動精度高,動作準確,電氣控制簡單,設備壽命長等優(yōu)點,同時在機械設備領域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專利說明】行星間歇同步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行星間歇同步機構。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的同類型產品中,為實現(xiàn)輸出軸間歇式回轉,均采用伺服電機帶動實現(xiàn)整體或單獨的間歇運動,由于起動伺服電機頻繁起動,對電機的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時電機的使用壽命也會降低,造成了成本增加,同時由于伺服系統(tǒng)累計誤差的存在,易造成精度下降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行星間歇同步機構,通過間歇性回轉送料動作準確、穩(wěn)定可靠;簡化了設備的電氣控制,同步精度高;大大改善了驅動電機的工況,提高了電機壽命,降低了故障率,為機組軋制頻率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可靠的保證。具有可靠性高、結構緊湊、傳動精度高,動作準確,電氣控制簡單,設備壽命長等優(yōu)點,同時在機械設備領域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包括:主動輪、從動輪、行星輪組、回轉盤、滑塊、工作齒輪和傳動桿,主動輪與從動輪連接,從動輪依靠傳動桿與行星輪組連接,行星輪組曲柄軸連接到滑塊,滑塊設置在回轉盤上,回轉盤依靠傳動桿與工作齒輪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行星輪包括固定內齒圈、行星輪和太陽輪,太陽輪與固定內齒圈共軸布置,太陽輪和固定內齒圈中間設置有行星輪。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行星輪有3個,圍繞太陽輪均等分布,行星輪的邊緣鉸接有連桿,連桿一端的曲柄軸分別連接到滑塊中央。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滑塊有3個。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回轉盤設置有Y形軌道,Y型軌道為中心對稱,對稱中心與回轉盤圓心重合,并將回轉盤3等分。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回轉盤的Y形軌道的每條支臂上設置有I個滑塊。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工作齒輪有3個,分別為第一工作齒輪、第二工作齒輪、第三工作齒輪,第一工作齒輪與第三工作齒輪靠第二工作齒輪連接,且3個齒輪的中心排列在一直線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行星間歇同步機構通過連續(xù)回轉變?yōu)殚g歇性回轉動作準確、穩(wěn)定可靠;簡化了設備的電氣控制,同步精度高;大大改善了驅動電機的工況,提高了電機壽命,降低了故障率,為機組軋制頻率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可靠的保證。具有可靠性高、結構緊湊、傳動精度高,動作準確,電氣控制簡單,設備壽命長等優(yōu)點,同時在機械設備領域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專利附圖】【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行星間歇同步機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主動輪,2、從動輪,3、太陽輪,4、回轉盤,5、滑塊,6、傳動桿,7、第一工作齒輪,8、第二工作齒輪,9、第三工作齒輪,10、固定內齒圈,11、連桿,12、軌道,13、行星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包括:一種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包括:主動輪1、從動輪2、行星輪組、回轉盤4、滑塊5、工作齒輪和傳動桿6,主動輪I與從動輪2連接,從動輪2依靠傳動桿6與行星輪組連接,行星輪組曲柄軸連接到滑塊5,滑塊5設置在回轉盤4上,回轉盤4依靠傳動桿6與工作齒輪連接。所述行星輪包括固定內齒圈10、行星輪13和太陽輪3,太陽輪3與固定內齒圈10共軸布置,太陽輪3和固定內齒圈10中間設置有行星輪13,使得組件平衡受力,方便驅動行星輪運行。所述行星輪13有三個,圍繞太陽輪3均等分布,行星輪13的邊緣鉸接有連桿11,連桿11 一端的曲柄軸分別連接到滑塊5中央,方便動力傳遞。所述滑塊5有三個,平衡來自行星輪13的驅動力,并將勻速轉動變?yōu)樽兯匍g歇性回轉。所述回轉盤4設置有Y形軌道12,Y型軌道12為中心對稱,對稱中心與回轉盤圓心重合,并將回轉盤3等分,平衡受力,驅動回轉盤,與滑塊配合,將勻速轉動變?yōu)殚g歇性回轉。所述回轉盤4的Y形軌道的每條支臂上設置有I個滑塊5,較好的適應驅動要求。所述工作齒輪有3個,分別為第一工作齒輪7、第二工作齒輪8、第三工作齒輪9,第一工作齒輪7與第三工作齒輪9靠第二工作齒輪8連接,且3個齒輪的中心排列在一直線上,可同時同步驅動多個輸出元件做間歇性回轉,滿足軋制工藝順利進行。行星間歇同步機構的工作過程為:工作過程中電機帶主動輪,驅動從動輪并帶動與其同軸的太陽輪一起轉動,工作時行星齒輪在太陽輪的驅動下沿固定內齒圈公轉的同時也進行自轉,并通過滑塊轉動和沿回轉盤滑槽平動疊加,轉換為回轉盤的間歇性回轉運動,回轉盤再通過工作齒輪,帶動進給絲杠和回轉卡盤實現(xiàn)間歇性的回轉進給。本專利技術行星間歇同步機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間歇性回轉送料動作準確、穩(wěn)定可靠;二、簡化了設備的電氣控制,同步精度高;三、大大改善了驅動電機的工況,提高了電機壽命,降低了故障率,為機組軋制頻率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可靠的保證;四、與現(xiàn)有設備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可靠性高、結構緊湊、傳動精度高,動作準確,電氣控制簡單,設備壽命長等優(yōu)點,同時在機械設備領域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動輪、從動輪、行星輪組、回轉盤、滑塊、工作齒輪和傳動桿,主動輪與從動輪連接,從動輪依靠傳動桿與行星輪組連接,行星輪組曲柄軸連接到滑塊,滑塊設置在回轉盤上,回轉盤依靠傳動桿與工作齒輪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輪包括固定內齒圈、行星輪和太陽輪,太陽輪與固定內齒圈共軸布置,太陽輪和固定內齒圈中間設置有行星輪。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輪有3個,圍繞太陽輪均等分布,行星輪的邊緣鉸接有連桿,連桿一端的曲柄軸分別連接到滑塊中央。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有3個。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盤設置有Y形軌道,Y型軌道為中心對稱,對稱中心與回轉盤圓心重合,并將回轉盤3等分。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盤的Y形軌道的每條支臂上設置有I個滑塊。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行星間歇同步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動輪、從動輪、行星輪組、回轉盤、滑塊、工作齒輪和傳動桿,主動輪與從動輪連接,從動輪依靠傳動桿與行星輪組連接,行星輪組曲柄軸連接到滑塊,滑塊設置在回轉盤上,回轉盤依靠傳動桿與工作齒輪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吳朋越,高希巖,江津梁,王為,唐亞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建萊機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