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包括殼體及殼體內的自驅動散熱風扇、傳統散熱風扇、投影儀光源、溫差發電片、感光鏡、分光鏡、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聚光鏡、鏡頭及控制板;自驅動散熱風扇及傳統散熱風扇設在殼體左端,投影儀光源設在殼體左側壁及頂端,溫差發電片貼在投影儀光源上,溫差發電片包括溫差發電片冷端及溫差發電片熱端,溫差發電片冷端及溫差發電片熱端連在自驅動散熱風扇兩端;感光鏡設在投影儀光源之間,分光鏡設在殼體中部,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設在殼體右端,聚光鏡設在殼體右側中部,鏡頭設在殼體右端下部,控制板設在殼體左端下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在工作時提高散熱效率,直接斷電后保護內部高溫組件不被燒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包括殼體及殼體內的自驅動散熱風扇、傳統散熱風扇、投影儀光源、溫差發電片、感光鏡、分光鏡、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聚光鏡、鏡頭及控制板;自驅動散熱風扇及傳統散熱風扇設在殼體左端,投影儀光源設在殼體左側壁及頂端,溫差發電片貼在投影儀光源上,溫差發電片包括溫差發電片冷端及溫差發電片熱端,溫差發電片冷端及溫差發電片熱端連在自驅動散熱風扇兩端;感光鏡設在投影儀光源之間,分光鏡設在殼體中部,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設在殼體右端,聚光鏡設在殼體右側中部,鏡頭設在殼體右端下部,控制板設在殼體左端下部。本技術能在工作時提高散熱效率,直接斷電后保護內部高溫組件不被燒壞。【專利說明】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
本技術涉及散熱
,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
技術介紹
已有的投影儀產品主要強調如何高效散熱,如提高風扇效率、改善散熱通風途徑和采用熱管等新型散熱方式。這些途徑都將投影儀工作中產生的絕大部分的熱量給直接排出了,造成了能源的浪費。而且目前的投影儀在使用后仍需通電進行散熱,采用溫差發電后的散熱裝置,能實現投影儀主動散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能夠取代傳統的投影儀散熱系統,通過向自驅動散熱風扇供給額外電能以驅動扇葉轉動,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同時實現投影儀的主動散熱,根本上解決投影儀使用后仍需通電散熱的弊端,有效延長投影儀光源的使用壽命。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所述的殼體內的自驅動散熱風扇、傳統散熱風扇、兩個投影儀光源、多片溫差發電片、感光鏡、分光鏡、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聚光鏡、鏡頭及控制板;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及傳統散熱風扇分別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左端上部,所述的傳統散熱風扇位于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的上方;一個所述的投影儀光源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左側壁中部,位于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的下方,另一個所述的投影儀光源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頂端左側,位于所述的傳統散熱風扇的一側;所述的多片溫差發電片分別貼覆在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上,所述的溫差發電片包括溫差發電片冷端及溫差發電片熱端,所述的溫差發電片冷端及溫差發電片熱端通過導線分別連接在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的兩端;所述的感光鏡傾斜設置在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之間,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關于所述的感光鏡對稱,所述的分光鏡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中部,位于所述的感光鏡的一側;所述的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聚光鏡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右側中部,位于所述的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的下方,所述的鏡頭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右端下部,位于所述的聚光鏡的下方,所述的控制板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左端下部,位于所述的投影儀光源的下方。上述的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其中,所述的多片溫差發電片呈圓環形間隔設置在所述的投影儀光源的表面,相鄰兩片所述的溫差發電片之間設有間隙。上述的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其中,所述的多片溫差發電片串聯連接。本技術的投影儀光源工作后的啟動溫度、穩定溫度、風扇停轉時溫度都能在安全溫度180°C以內;省去了許多散熱結構,減少了空間占用,降低成本,結構更緊湊;實現投影儀工作廢熱的利用,減少電能消耗,適用性強,應用廣泛;可以避免因投影儀使用后立即切斷電源的誤操作而使價格昂貴的投影儀光源在高溫下燒毀,明顯提高了投影儀使用的安全性,且延長了投影儀光源的使用壽命。【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的溫差發電片的排布方式圖。圖3是本技術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的溫差發電片的連接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例。請參見附圖1及附圖3所示,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包括殼體11及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內的自驅動散熱風扇1、傳統散熱風扇2、兩個投影儀光源3、多片溫差發電片4、感光鏡5、分光鏡6、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7、聚光鏡8、鏡頭9及控制板10 ;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I及傳統散熱風扇2分別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的左端上部,所述的傳統散熱風扇2位于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I的上方;一個所述的投影儀光源3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的左側壁中部,位于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I的下方,另一個所述的投影儀光源3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的頂端左側,位于所述的傳統散熱風扇2的一側;所述的多片溫差發電片4分別貼覆在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3上,所述的溫差發電片4包括溫差發電片冷端41及溫差發電片熱端42,所述的溫差發電片冷端41及溫差發電片熱端42通過導線分別連接在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I的兩端;所述的感光鏡5傾斜設置在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3之間,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3關于所述的感光鏡5對稱,所述的分光鏡6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的中部,位于所述的感光鏡5的一側;所述的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7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聚光鏡8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的右側中部,位于所述的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7的下方,所述的鏡頭9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的右端下部,位于所述的聚光鏡8的下方,所述的控制板10設置在所述的殼體11的左端下部,位于所述的投影儀光源3的下方。在投影儀通電正常工作時,投影儀光源3啟動,當溫差發電片冷端41和溫差發電片熱端42形成一定溫差時,溫差發電片4會輸出直流電,輸出電壓隨溫差增大而增大,驅動自驅動散熱風扇I,與傳統散熱風扇2 —齊為投影儀散熱,降低投影儀光源3表面溫度,也為溫差發電片冷端41散熱,當投影儀工作完畢,直接斷電后,傳統散熱風扇2停止工作,由于投影儀內部仍有溫差,自驅動散熱風扇I仍將工作,直至溫差發電片冷端41和溫差發電片熱端42溫度基本恒定,維持一定的溫差,自驅動散熱風扇I轉速恒定,達到動態平衡狀態,既能在工作時提高散熱效率,又能在直接斷電后,保護內部高溫組件不被燒壞。溫差發電片冷端41和溫差發電片熱端42的溫差在60°C以上時,溫差發電片4的輸出電壓可以達到3.5V以上。請參見附圖2所示,所述的多片溫差發電片4呈圓環形間隔設置在所述的投影儀光源3的表面,相鄰兩片所述的溫差發電片4之間設有間隙,在該排布方式下能取得散熱的最大效率。所述的多片溫差發電片4串聯連接,產生的輸出電壓能使自驅動散熱風扇正常工作。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投影儀光源工作后的啟動溫度、穩定溫度、風扇停轉時溫度都能在安全溫度180°C以內;省去了許多散熱結構,減少了空間占用,降低成本,結構更緊湊;實現投影儀工作廢熱的利用,減少電能消耗,適用性強,應用廣泛;可以避免因投影儀使用后立即切斷電源的誤操作而使價格昂貴的投影儀光源在高溫下燒毀,明顯提高了投影儀使用的安全性,且延長了投影儀光源的使用壽命。【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所述的殼體內的自驅動散熱風扇、傳統散熱風扇、兩個投影儀光源、多片溫差發電片、感光鏡、分光鏡、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聚光鏡、鏡頭及控制板;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及傳統散熱風扇分別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左端上部,所述的傳統散熱風扇位于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的上方;一個所述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主動散熱系統的投影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所述的殼體內的自驅動散熱風扇、傳統散熱風扇、兩個投影儀光源、多片溫差發電片、感光鏡、分光鏡、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聚光鏡、鏡頭及控制板;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及傳統散熱風扇分別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左端上部,所述的傳統散熱風扇位于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的上方;一個所述的投影儀光源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左側壁中部,位于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的下方,另一個所述的投影儀光源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頂端左側,位于所述的傳統散熱風扇的一側;所述的多片溫差發電片分別貼覆在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上,所述的溫差發電片包括溫差發電片冷端及溫差發電片熱端,所述的溫差發電片冷端及溫差發電片熱端通過導線分別連接在所述的自驅動散熱風扇的兩端;所述的感光鏡傾斜設置在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之間,所述的兩個投影儀光源關于所述的感光鏡對稱,所述的分光鏡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中部,位于所述的感光鏡的一側;所述的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聚光鏡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右側中部,位于所述的變壓器及轉換器組件的下方,所述的鏡頭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右端下部,位于所述的聚光鏡的下方,所述的控制板設置在所述的殼體的左端下部,位于所述的投影儀光源的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詹鵬,沈亮,
申請(專利權)人:詹鵬,沈亮,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