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所述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呈中空的正截圓錐體形狀,正截圓錐體側壁上部開設透氣孔,正截圓錐體側壁下部設置醫用腕帶,透氣孔與醫用腕帶位于正截圓錐體側壁的同側,正截圓錐體另一側的側壁中部設置固定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影響藥效,有效減少了醫務工作者的工作量,減輕了病人的痛苦。(*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所述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呈中空的正截圓錐體形狀,正截圓錐體側壁上部開設透氣孔,正截圓錐體側壁下部設置醫用腕帶,透氣孔與醫用腕帶位于正截圓錐體側壁的同側,正截圓錐體另一側的側壁中部設置固定帶。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影響藥效,有效減少了醫務工作者的工作量,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專利說明】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技術介紹
急救病人大多需要建立靜脈通道,然而由于病人的躁動,加上救護車輛的顛簸,即使采取很多措施也難以制動,往往是藥液多次外滲,反復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增加費用支出,更重要的是由于藥液外滲引起藥物不良反應或者局部組織壞死。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保證了藥效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呈中空的正截圓錐體形狀,正截圓錐體側壁上部開設透氣孔,正截圓錐體側壁下部設置醫用腕帶,透氣孔與醫用腕帶位于正截圓錐體側壁的同偵U,正截圓錐體另一側的側壁中部設置固定帶。所述的正截圓錐體頂面內徑為8-10cm,正截圓錐體底面內徑為ll_14cm,正截圓錐體高為30-40cm。所述的透氣孔的內徑為0.5-lcm,透氣孔可以隨機排列。醫用腕帶通過兩個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側壁上,固定帶也通過兩個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側壁上。本技術呈中空的正截圓錐體狀,便于上肢體放入。為了患者使用更舒適一些,正截圓錐體頂面邊緣和正截圓錐體底面邊緣可以用棉布鑲邊,也避免由于病人躁動引起的皮膚損傷。正截圓錐體外側壁上部有透氣孔,與透氣孔相對的外側壁的中部有2個孔,固定帶穿過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外側壁上,便于與擔架或任何牢固部位固定;正截圓錐體外側壁下部設有2個孔,醫用腕帶穿過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側壁外側,醫用腕帶可以貼上標簽寫上病人名字,便于識別病人身份。使用時將病人的上肢體由正截圓錐體底面套入,正截圓錐體頂面位于手腕位置,并且使其透氣孔向上即可。在醫用腕帶上標記病人身份后,并將固定帶固定于肢體下方的擔架上或者任何牢固的部位,即可進行輸液。本技術既能使病人舒適又避免了藥液外滲,減輕了病人的痛苦。本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保證了藥效,有效減少了醫務工作者的工作量,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后視圖;圖中:1、正截圓錐體頂面;2、正截圓錐體底面;3、透氣孔;4、醫用腕帶;5、固定帶;6、正截圓錐體頂面邊緣;7、正截圓錐體底面邊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如圖1-2所示,所述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呈中空的正截圓錐體形狀,正截圓錐體側壁上部開設透氣孔3,正截圓錐體側壁下部設置醫用腕帶4,透氣孔3與醫用腕帶4位于正截圓錐體側壁的同側,正截圓錐體另一側的側壁中部設置固定帶5。醫用腕帶4通過兩個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側壁上,固定帶5也通過兩個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側壁上。所述的正截圓錐體頂面I內徑為8cm,正截圓錐體底面2內徑為12cm,正截圓錐體高為40cm。所述的透氣孔3的內徑為0.5cm,透氣孔3可以隨機排列,只要能夠達到透氣的目的即可。本技術呈中空的正截圓錐體狀,便于上肢體放入;為了患者使用更舒適一些,正截圓錐體頂面邊緣6和正截圓錐體底面邊緣7可以用棉布鑲邊;也避免由于病人躁動引起的皮膚損傷。正截圓錐體外側壁上部有透氣孔3 ;與透氣孔3相對的外側壁的中部有2個孔,固定帶5穿過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外側壁上,便于與擔架或任何牢固部位固定;正截圓錐體外側壁下部設有2個孔,醫用腕帶4穿過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側壁外側,醫用腕帶4可以貼上標簽寫上病人名字,便于識別病人身份。使用時將病人的上肢體由正截圓錐體底面2套入,正截圓錐體頂面I位于手腕位置,并且使透氣孔3向上即可。在醫用腕帶4上標記病人身份后,并將固定帶5固定于肢體下方的擔架上或者任何牢固的部位,即可進行輸液。本技術既能使病人舒適又避免了藥液外滲,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實施例2本實施例中的正截圓錐體頂面I內徑為9cm,正截圓錐體底面2內徑為14cm,正截圓錐體高為30cm。透氣孔3的內徑為1.0cm,其余如實施例1。實施例3本實施例中的正截圓錐體頂面I內徑為10cm,正截圓錐體底面2內徑為13cm,正截圓錐體高為35cm。透氣孔3的內徑為0.8cm,其余如實施例1。【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呈中空的正截圓錐體形狀,正截圓錐體側壁上部開設透氣孔(3),正截圓錐體側壁下部設置醫用腕帶(4),透氣孔(3)與醫用腕帶(4)位于正截圓錐體側壁的同側,正截圓錐體另一側的側壁中部設置固定帶(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正截圓錐體頂面(I)內徑為8-10cm,正截圓錐體底面(2)內徑為ll-14cm,正截圓錐體高為30_40c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透氣孔(3)的內徑為0.5_lcm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醫用腕帶(4)通過兩個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側壁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帶(5)通過兩個孔固定在正截圓錐體側壁上。【文檔編號】A61M5/14GK203736606SQ201420045647【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4日 【專利技術者】李美榮 申請人:李美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輸液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呈中空的正截圓錐體形狀,正截圓錐體側壁上部開設透氣孔(3),正截圓錐體側壁下部設置醫用腕帶(4),透氣孔(3)與醫用腕帶(4)位于正截圓錐體側壁的同側,正截圓錐體另一側的側壁中部設置固定帶(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美榮,
申請(專利權)人:李美榮,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