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0272004 閱讀: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3:29
    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涉及液流電池技術領域,包括基礎平臺、液流電池和箱體;液流電池包括功率單元和能量單元;基礎平臺上設置電池平臺;所述電池平臺上放置功率單元和能量單元;所述功率單元置于箱體內;所述能量單元置于獨立箱體內,或者與功率單元置于同一箱體內;系統還包括逆變器;基礎平臺上設置控制平臺,所述控制平臺上放置逆變器;所述逆變器置于獨立箱體內,或者與功率單元和/或能量單元置于同一箱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現室外運行液流電池,僅需要簡單的基礎平臺施工即可,大大降低了土建成本,縮短工期;其漏液收集裝置,可及時收集液流電池的漏液,并經漏液收集管路導入漏液收集罐中,有效防止電解液污染設備和周圍環境。(*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
    本技術涉及液流電池
    ,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液流電池系統作為一種大規模儲能技術,由于其可靠性、安全性、選址自由、容量功率獨立設計等優點,備受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現有液流電池系統的工作環境多以室內為主。在進行電池室的設計時,需要考慮液流電池的電氣性能、電解液腐蝕性、工作溫度等一系列問題,這要求對電池室的空間、防水、保溫、通風、消防等有嚴格的要求。由于安裝液流電池系統前就必須完成電池室的設計及土建施工等工作,這導致電池室的設計及建設周期成為液流電池系統安裝周期的一部分,大大延長了工程實施時間。另外,由于液流電池產品結構的特殊性和標準的缺失性,在進行電池室設計施工時無法有效地參考相關電池室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從而存在設計程序復雜、施工時間過長、驗收困難等問題。除此之外,電池室土建的成本也附加到液流電池系統中,導致液流電池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雪上加霜。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可直接在室外環境下使用的柜體式液流電池系統,以及用于放置該電池系統的包含有漏液處理裝置的基礎平臺,該結構可以有效簡化液流電池系統基建及現場安裝的工作量,大幅度節省土建及施工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液流電池置于室內環境的局限性,提供一種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包括基礎平臺1、液流電池和箱體;本專利技術的箱體可采用但不限于集裝箱箱體,箱式變電站外殼、鈑金箱體等,如由鋼柱、鋼梁和板材組成的箱體,箱體的各部件通過焊接或螺栓連接起來,板材覆在鋼架的外側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環境。箱體優選具有高剛度及高承重能力的材料制成,并具備防雨、耐蝕、防潮等防護作用。本系統的箱體防雨防塵防腐,可為其內部設備提供合適的工作環境、維修空間、及必要的消防功能,還可根據系統需要內設溫度、濕度、通風量等控制裝置。所述液流電池包括功率單元3和能量單元4 ;所述基礎平臺I上設置電池平臺2 ;所述電池平臺2上放置功率單元3和能量單元4 ;所述功率單元3置于箱體內。進一步地,所述能量單元4置于獨立箱體內,或者與功率單元3置于同一箱體內。進一步第,所述系統還包括逆變器5 ;所述基礎平臺I上設置控制平臺12,所述控制平臺12上放置逆變器5 ;所述逆變器置于獨立箱體內,或者與功率單元3和/或能量單元4置于同一箱體。本系統大規模應用時,逆變器不放在箱體內;小規模應用時,逆變器可以放置于箱體內。大面積基礎平臺I的平整度不易控制,當系統整體置于基礎平臺I上時,容易在放置單體設備的位置積水,因此,本系統采用分設平臺的方案,各平臺面積變小,更容易做出平坦的表面,以防止平臺積水。本系統所述的平臺可采用水泥堆砌,也可以采用建筑
    通用的其他技術建造。進一步地,所述功率單元3包括電堆及其管路系統20和電池管理系統21 ;所述能量單元4包括電解液及其儲罐;所述液流電池系統還包括漏液收集裝置,所述漏液收集裝置包括可收集電堆漏液結構、可收集電解液儲罐漏液結構、漏液收集管路6和漏液收集罐7,所述可收集電堆漏液結構和可收集電解液儲罐漏液結構分別通過漏液收集管路6連接所述漏液收集罐7。本技術的可收集電堆漏液結構是指在電堆及其管路系統的易漏點(如管路連接處等)設置漏液收集結構,用以收集、儲存、排放漏液。本技術的可收集電解液儲罐漏液結構是指在電解液儲罐的易漏點(如管閥接口、管路連接處等)設置漏液收集結構,用以收集、儲存、排放漏液。當存在系統中包括多個液流電池時,漏液收集罐7與液流電池之間可以是一對一的關系,也可以多個液流電池共用一個漏液收集罐7。進一步地,所述可收集電堆漏液結構包括漏液收集槽14和第一排液管15 ;所述漏液收集槽14位于電堆及管路系統20的下方;所述第一排液管15輸入端連接收集槽14,第一排液管15輸出端連接漏液收集管路6 ;進一步地,所述可收集電解液儲罐漏液結構包括外罐18和第二排液管19,所述第二排液管19輸入端連接外罐18,第二排液管19輸出端連接漏液收集管路6。具體結構,可采用如下方式:收集槽(14)設開孔,第一排液管15輸入端通過開孔與收集槽14連通;外罐(18)設開孔,第二排液管(19)輸入端通過開孔與外罐(18)連通。優選地,漏液收集槽14和外罐18設有漏液報警器16。進一步地,所述基礎平臺I設有雨水排放系統,所述雨水排放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排水管11。優選地,所述雨水排放系統還包括至少一個下水口 10,所述排水管11輸入端連接下水口 10。所述排水管11、漏液收集罐7和漏液收集管路6的安裝平面低于電池平臺2的安裝平面。所述電池平臺2和控制平臺12分別設有下水口,下水口連接排水管11。其中最優選的方案是所述液流電池系統的每一臺單體設備分別設置獨立平臺,獨立平臺面積與單體設備相適應,獨立平臺高于基礎平臺0.01米?0.2米,獨立平臺設有下水口,下水口連接排水管11。本技術單體設備是指組成系統(包括功率單元3、能量單元4和逆變器5 )的電氣或電力設備。所述基礎平臺I高0.1?0.5米,所述電池平臺2和控制平臺12高于基礎平臺0.0l米?0.2米。基礎平臺I外側設圍欄9,所述液流電池系統還包括下沉池13,所述漏液收集罐7置于下沉池13中,所述下沉池13設有圍堰,圍堰高0.1?0.3m。除功率單元3、能量單元4和逆變器5間的電路連接線外,所有的電纜都從基礎平臺I上開設的電纜溝8通過,電纜溝8的尺寸根據采用行業標準確定,電纜溝8與基礎平臺I內的漏液收集管路6、排水管路不相交叉。所述基礎平臺I在每一個箱體附近設有接地點22。本技術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的有益效果為:1、本系統可以在室外運行,僅需要簡單的基礎平臺施工即可,縮短工期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現有技術中液流電池室的土建成本。2、多重漏液收集方式可有效收集電堆、管路系統及儲罐的漏液,防止電解液污染設備和周圍環境,還可收集回收后可重新利用。[0041 ] 3、具有雨水排放系統,有利于室外雨水的及時排放。4、每個箱體附近設有近地點,可將全部用電設備接地保護,增加設備的安全性。【附圖說明】本技術附圖5幅,圖1為實施例1系統結構俯視圖;圖2為實施例1系統結構側面圖;圖3為實施例2系統結構平面圖;圖4為可收集電堆漏液結構示意圖;圖5為可收集電解液儲罐漏液結構示意圖。圖中,1-基礎平臺;2_電池平臺;3_功率單兀;4_能量單兀;5_逆變器;6_漏液收集管路;7-漏液收集罐;8-電纜溝;9-圍欄;10-下水口 ; 11-排水管;12-控制平臺;13_下沉池;14-漏液收集槽;15-第一排液管;16-漏液報警器;17_箱體;18_外罐;19-第二排液管;20_電堆及管路系統;21_電池管理系統;22_接地點。【具體實施方式】下述非限制性實施例可以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技術,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術。實施例1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見圖1)包括基礎平臺1,基礎平臺I高0.1米,外側設圍欄9 ;基礎平臺I設有雨水排放系統,雨水排放系統包括三個下水口 10和兩個排水管11,三個下水口 10分散設置于基礎平臺I表面,排水管11位于基礎平臺I表面以下,排水管11輸入端連接下水口 10,輸出端位于基礎平臺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基礎平臺(1)、液流電池和箱體;所述液流電池包括功率單元(3)和能量單元(4);所述基礎平臺(1)上設置電池平臺(2);所述電池平臺(2)上放置功率單元(3)和能量單元(4);所述功率單元(3)置于箱體內。

    【技術特征摘要】
    1.適用于室外放置的液流電池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統包括基礎平臺(1)、液流電池和箱體; 所述液流電池包括功率單元(3)和能量單元(4); 所述基礎平臺(1)上設置電池平臺(2 );所述電池平臺(2 )上放置功率單元(3 )和能量單元(4); 所述功率單元(3 )置于箱體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電池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單元(4)置于獨立箱體內,或者與功率單元(3)置于同一箱體內。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流電池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統還包括逆變器(5); 所述基礎平臺(1)上設置控制平臺(12 ),所述控制平臺(12 )上放置逆變器(5 ); 所述逆變器(5)置于獨立箱體內,或者與功率單元(3)和/或能量單元(4)置 于同一箱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電池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單元(3)包括電堆及管路系統(20)和電池管理系統(21); 所述能量單元(4)包括電解液及其儲罐; 所述液流電池系統還包括漏液收集裝置,所述漏液收集裝置包括可收集電堆漏液結構、可收集電解液儲罐漏液結構、漏液收集管路(6)和漏液收集罐(7),所述可收集電堆漏液結構和可收集電解液儲罐漏液結構分別通過漏液收集管路(6)連接所述漏液收集罐(7)。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流電池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收集電堆漏液結構包括漏液收集槽(14)和第一排液管(15); 所述漏液收集槽(14)位于電堆及管路系統(20)的下方; 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靜波張華民馬相坤叱干婷趙海軍渠慎啟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九九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