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間除塵系統,屬于衛浴產品生產技術領域。車間除塵系統,其是在車間的一整面墻邊設置多個分隔的房間,每個分隔的房間作為一個改洗工位;在每個分隔的房間的外墻內側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滴水管、擾流板和篩網,改洗工位下方挖有水池,水池上方設置可以站人的踏網;在所述篩網下的外墻上開有孔,并在孔內設置有將車間內的空氣吸引到車間外的吸風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車間除塵系統可以大大改善衛浴生產企業的改洗車間工作環境,衛浴產品在改洗工位拋磨時產生的粉塵通過除塵系統回收,避免了對工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并能減少塵肺等職業病的發病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車間除塵系統,屬于衛浴產品生產
。車間除塵系統,其是在車間的一整面墻邊設置多個分隔的房間,每個分隔的房間作為一個改洗工位;在每個分隔的房間的外墻內側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滴水管、擾流板和篩網,改洗工位下方挖有水池,水池上方設置可以站人的踏網;在所述篩網下的外墻上開有孔,并在孔內設置有將車間內的空氣吸引到車間外的吸風機。本技術提供的車間除塵系統可以大大改善衛浴生產企業的改洗車間工作環境,衛浴產品在改洗工位拋磨時產生的粉塵通過除塵系統回收,避免了對工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并能減少塵肺等職業病的發病率。【專利說明】一種車間除塵系統
本技術涉及衛浴產品生產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車間除塵系統。
技術介紹
衛浴產品中陶質產品多是采用注漿成型的,即將原料球磨、陳腐、除鐵后的漿料注入石膏模具中,待達到一定掛壁厚度后,倒掉多余漿料,靜置一段時間后脫模得到毛坯。成型后的毛坯在石膏模具接縫或轉角處多不平整、而且部分毛糙的部分也需要待其干燥后進行拋磨加工,這樣才能保證施釉燒成后產品的外觀質量。毛坯拋磨是在改洗車間進行,限于衛浴制品形狀多不規則,因此基本是采用手工拋磨的方式進行。在拋磨過程中多會產生較多的粉塵,這些粉塵彌漫在空氣中會對工人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出現塵肺等嚴重職業病。目前的防護措施多采用佩戴防塵口罩等,其防護效果差,防護成本高,并且改洗車間的清洗保潔工作也變得極為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間除塵系統,能有效的除去車間內的粉塵,改善工人工作環境,避免塵肺等職業病對工人身體健康的危害。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車間除塵系統,其是在車間的一整面墻邊設置多個分隔的房間,每個分隔的房間作為一個改洗工位;在每個分隔的房間的外墻內側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滴水管、擾流板和篩網,改洗工位下方挖有水池,水池上方設置可以站人的踏網;在所述篩網下的外墻上開有孔,并在孔內設置有將車間內的空氣吸引到車間外的吸風機。設置以上車間除塵系統,吸風機吸風時,車間內的帶有粉塵的空氣自然往篩網處流動;滴水管滴下的水浸濕篩網,從而粉塵留在篩網,干凈空氣隨吸風機排出車間;留在篩網的粉塵被水流沖下水池沉積;水池在整個改洗工位的下方,水池上方設置踏網,工人不僅可以在踏網上走動,而且這樣水池表面較大,粉塵也可以通過踏網落入水池中,也起到吸附粉塵的作用。在上述車間除塵系統中,擾流板以硬質材料為宜,例如不銹鋼板。擾流板優選固定在外墻上,并朝向下,與外墻墻面夾角為10?30°。在上述車間除塵系統中,篩網優選為不銹鋼篩網,固定在外墻上,并設置有5層,所述篩網上網格孔徑為0.5?3cm。為了獲得更好的除塵效果,優選地,在上述車間除塵系統中,外墻的下方設置有擋風墻,篩網設置在外墻和擋風墻之間,啟動吸風機時,使帶有粉塵的空氣必須經過篩網。擋風墻的作用就是控制粉塵空氣的流動方向,空氣在吸風機的作用下必須經過外墻和擋風墻之間的狹窄通道,從而必須經過篩網。本技術提供的車間除塵系統,可以大大改善衛浴生產企業的改洗車間工作環境,衛浴產品在改洗工位拋磨時產生的粉塵通過除塵系統回收,避免了對工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并能減少塵肺等職業病的發病率。【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除塵系統中一個分隔房間的側面剖視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除塵系統中一個分隔房間的正視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除塵系統中一個分隔房間的俯視圖。其中:1 一外墻;2—滴水管;3—擾流板;4一篩網;5—擋風墻;6—踏網;7—水池;8—吸風機;10—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附圖僅為示例性說明,并未按照嚴格比例繪制,而且其中可能有為描述便利而進行的局部放大、縮小,對于公知部分結構亦可能有一定缺省。參見圖1一3,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除塵系統中一個分隔房間的側面剖視圖(其中分隔房間的側墻省略未繪出),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除塵系統中一個分隔房間的正視圖(地面以下的水池未繪出),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除塵系統中一個分隔房間的俯視圖。本實施方式提 供的車間除塵系統,其是在車間的一整面墻邊設置多個分隔的房間,每個分隔的房間作為一個改洗工位;在每個分隔的房間的外墻I內側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滴水管2、擾流板3和篩網4,改洗工位下方挖有水池7,水池7上方設置可以站人的踏網5 ;在所述篩網4下的外墻I上開有孔10,并在孔10內設置有將車間內的空氣吸引到車間外的吸風機8。吸風機10吸風時,車間內的帶有粉塵的空氣自然往篩網4處流動;滴水管2滴下的水流過擾流板3并浸濕篩網4,從而使粉塵留在篩網4上,干凈空氣隨吸風機10排出車間;留在篩網4上的粉塵被水流沖下水池7沉積;水池7在整個改洗工位的下方,水池7上方設置踏網6,工人不僅可以在踏網6上走動,而且這樣水池7表面較大,工人在洗改工位對衛浴制坯毛坯進行拋磨所產生的粉塵也可以通過踏網6落入水池7中,也能起到吸附粉塵的作用。在上述車間除塵系統中,擾流板3可以讓滴水管2滴下的水流更好流向篩網4,其以硬質材料為宜,例如在本技術提供的實施例中是采用不銹鋼板。將擾流板3固定在外墻I上,并朝向下,且與外墻I墻面夾角為10~30°時效果最佳。在上述車間除塵系統中,篩網4優選為不銹鋼篩網,固定在外墻上,并設置有多層(優選為≥5層),篩網4上網格孔徑為0.5~3cm。為了獲得更好的除塵效果,本技術還提供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在上述車間除塵系統中,外墻I的下方設置有擋風墻5,篩網4設置在外墻I和擋風墻5之間,啟動吸風機8時,使帶有粉塵的空氣必須經過篩網4。擋風墻5的作用就是控制粉塵空氣的流動方向,空氣在吸風機8的作用下必須經過外墻I和擋風墻5之間的狹窄通道,從而必須經過篩網4。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技術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技術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技術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車間除塵系統,其是在車間的一整面墻邊設置多個分隔的房間,每個分隔的房間作為一個改洗工位;在每個分隔的房間的外墻內側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滴水管、擾流板和篩網,改洗工位下方挖有水池,水池上方設置可以站人的踏網;在所述篩網下的外墻上開有孔,并在孔內設置有將車間內的空氣吸引到車間外的吸風機。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間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擾流板為不銹鋼板,其固定在所述外墻上,并朝向下,與外墻墻面夾角為10?30°。3.—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間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為不銹鋼篩網,固定在外墻上,并設置有5層,所述篩網上網格孔徑為0.5?3cm。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間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墻的下方設置有擋風墻,篩網設置在外墻和擋風墻之間,啟動吸風機時,使帶有粉塵的空氣必須經過篩網。【文檔編號】B01D47/00GK203750340SQ201420170421【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9日 【專利技術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間除塵系統,其是在車間的一整面墻邊設置多個分隔的房間,每個分隔的房間作為一個改洗工位;在每個分隔的房間的外墻內側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滴水管、擾流板和篩網,改洗工位下方挖有水池,水池上方設置可以站人的踏網;在所述篩網下的外墻上開有孔,并在孔內設置有將車間內的空氣吸引到車間外的吸風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霍成基,羅梅珠,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浪鯨潔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