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包括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觸點開關、發熱帶;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均固設于輸電線路上,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之間通過彈性體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設置有拉桿,所述第二夾持部設置有通孔,所述拉桿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另一端設置有尖部,且所述尖部穿過所述通孔;觸點開關包括上觸片和下觸片,所述下觸片連接輸電線路的零線,所述上觸片連接所述發熱帶的一端,所述發熱帶的另一端連接輸電線路的火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可以避免采用溫度觸點開關等電子器件作為發熱臨界點感應設備,能夠在結冰時才啟動發熱融冰的作業,且發熱溫度恒定。(*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包括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觸點開關、發熱帶;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均固設于輸電線路上,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之間通過彈性體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設置有拉桿,所述第二夾持部設置有通孔,所述拉桿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另一端設置有尖部,且所述尖部穿過所述通孔;觸點開關包括上觸片和下觸片,所述下觸片連接輸電線路的零線,所述上觸片連接所述發熱帶的一端,所述發熱帶的另一端連接輸電線路的火線。本技術所述的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可以避免采用溫度觸點開關等電子器件作為發熱臨界點感應設備,能夠在結冰時才啟動發熱融冰的作業,且發熱溫度恒定。【專利說明】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屬于輸電線路防護裝置
。
技術介紹
中國專利文獻CN102593778A公開了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通過設置構成電加熱回路的導電夾、電熱器件及溫度觸點開關,當外界溫度低于零度時觸點開關閉合,當外界溫度低于零度時觸點開關斷開,從而實現融化輸電線路上的冰雪,達到防結冰的效果。但是,上述技術方案的不足在于溫度觸點開關為電子器件,在高壓輸電線路長期的強電場影響下,極易失效或靈敏度下降;此外,輸電線路結冰的溫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海拔、風速等,因此輸電線路結冰的溫度有時會高于零度,有時會低于零度,如果簡單地提高觸點開關的臨界溫度,則會造成較大的能源損耗和浪費;最后上述技術方案還存在不足在于沒有公開優選的電熱器件,電熱器件發熱的溫度不易控制,過高的溫度容易造成輸電線路中的各種絕緣材料受熱老化,過低的溫度又不利于融冰融雪作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正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避免采用溫度觸點開關等電子器件作為發熱臨界點感應設備,能夠在結冰時才啟動發熱融冰的作業,且發熱溫度恒定。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包括: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觸點開關、恒溫發熱帶;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均固設于輸電線路上,且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之間的輸電線路處于無張力狀態,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之間通過彈性體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設置有拉桿,所述第二夾持部設置有通孔,所述拉桿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另一端設置有尖部,且所述尖部穿過所述通孔;觸點開關包括上觸片和下觸片,所述下觸片連接輸電線路的零線,所述上觸片連接所述恒溫發熱帶的一端,所述恒溫發熱帶的另一端連接輸電線路的火線,所述上觸片和所述下觸片具有相互接觸的彈性,所述尖部可以伸入所述上觸片和所述下觸片之間以斷開所述上觸片和所述下觸片的連接。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技術的實施效果如下:本技術所述的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沒有采用溫度觸點開關等電子器件作為發熱臨界點感應設備,從而具有穩定性和安全性高的優點;且只在結冰時才啟動發熱融冰的作業,并能夠在冰雪融化后自動停止加熱,從而節省能耗;恒溫發熱帶具有恒定的發熱溫度,不會發生過高的溫度造成輸電線路中的各種絕緣材料受熱老化的問題。【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本技術的內容。如圖1所示,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結構示意圖。本技術所述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包括:第一夾持部3、第二夾持部4、觸點開關5、恒溫發熱帶2 ;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均固設于輸電線路I上,且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之間的輸電線路I處于無張力狀態,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之間通過彈性體7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3設置有拉桿6,所述第二夾持部4設置有通孔,所述拉桿6 —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3,另一端設置有尖部61,且所述尖部61穿過所述通孔;觸點開關5包括上觸片51和下觸片52,所述下觸片52連接輸電線路I的零線,所述上觸片51連接所述恒溫發熱帶2的一端,所述恒溫發熱帶2的另一端連接輸電線路I的火線,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具有相互接觸的彈性,所述尖部61可以伸入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之間以斷開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的連接。在正常情況下,拉桿6的尖部61位于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之間,使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之間處于斷路狀態,恒溫發熱帶2不發熱。當輸電線路I上積水并結冰后,由于輸電線路I的重量增加,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之間的輸電線路11克服彈性體7的彈力而張緊,使得第一夾持部3上的拉桿6向做移動,尖部61離開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之間的位置,由于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具有相互接觸的彈性,在尖部61離開后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接通電路,恒溫發熱帶2開始發熱,即開始融冰作業。當冰雪融化后,輸電線路I重量降低,在彈性體7的彈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相向運動,所述尖部61又回到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之間的位置,使恒溫發熱帶2斷開電路連接,停止發熱。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技術所作的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技術具體實施僅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夾持部(3)、第二夾持部(4)、觸點開關(5)、恒溫發熱帶(2); 所述第一夾持部(3 )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 )均固設于輸電線路(I)上,且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之間的輸電線路(11)處于無張力狀態,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之間通過彈性體(7)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3)設置有拉桿(6),所述第二夾持部(4)設置有通孔,所述拉桿(6)—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3),另一端設置有尖部(61),且所述尖部(61)穿過所述通孔; 觸點開關(5)包括上觸片(51)和下觸片(52),所述下觸片(52)連接輸電線路(I)的零線,所述上觸片(51)連接所述恒溫發熱帶(2 )的一端,所述恒溫發熱帶(2 )的另一端連接輸電線路(I)的火線,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具有相互接觸的彈性,所述尖部(61)可以伸入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之間以斷開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的連接。【文檔編號】H02G7/16GK203774732SQ201420164928【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6日 【專利技術者】黃明, 黃升茶 申請人:黃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電線路防冰凍裝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夾持部(3)、第二夾持部(4)、觸點開關(5)、恒溫發熱帶(2);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均固設于輸電線路(1)上,且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之間的輸電線路(11)處于無張力狀態,所述第一夾持部(3)和所述第二夾持部(4)之間通過彈性體(7)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3)設置有拉桿(6),所述第二夾持部(4)設置有通孔,所述拉桿(6)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3),另一端設置有尖部(61),且所述尖部(61)穿過所述通孔;觸點開關(5)包括上觸片(51)和下觸片(52),所述下觸片(52)連接輸電線路(1)的零線,所述上觸片(51)連接所述恒溫發熱帶(2)的一端,所述恒溫發熱帶(2)的另一端連接輸電線路(1)的火線,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具有相互接觸的彈性,所述尖部(61)可以伸入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之間以斷開所述上觸片(51)和所述下觸片(52)的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明,黃升茶,
申請(專利權)人:黃明,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