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包括有盤管組件,所述盤管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鄰的直管段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一端設置有短接頭,所述直管一端與相連通的直管的一端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管的短接頭聯通,所述連接管的另一端與相鄰的連接管通過彎頭連通。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冷卻塔用盤管,可以實現較長的直管設置,減小了加工難度,提高了換熱面積,并且減少了銅材的使用,制造成本低;對比同類型盤管此型在銅的用量上降低近10%,換熱效率提高6%~8%,同時冷卻塔凈重降低5%以上。(*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冷卻塔用盤管
本技術涉及冷卻塔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冷卻塔用盤管。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市場上多是大管徑> 16 11?11,銅管壁通常> 0.4 mm,使得同等換熱量冷卻使用的銅排盤管的銅材耗量增加,制造成本較高,同時較厚的銅管壁使得換熱效率受限明顯。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現有結構的換熱效率低、銅材用量大。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存在問題,亟需提供一種換熱效率高、成本低的冷卻塔用盤管的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換熱效率高、成本低的冷卻塔用盤管。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提供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包括有盤管組件,所述盤管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鄰的直管段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一端設置有短接頭,所述直管一端與相連通的直管的一端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管的短接頭聯通,所述連接管的另一端與相鄰的連接管通過彎頭連通。其中,所述彎頭設置為弧形彎頭,所述彎頭的管徑大于與所述直管的管徑。其中,設置有彎頭密封圈,所述彎頭密封圈設置于所述彎頭與所述直管的連接處。其中,所述彎頭設置為端部外擴向外側延伸的彎頭。其中,所述直管的管徑小于連接頭的管徑。其中,設置有短接頭密封圈,所述端接頭密封圈設置于所述直管與所述短接頭的連接處。其中,所述短接頭設置為端部外擴向外側延伸的短接頭。其中,所述直管段層疊排列設置,相鄰的兩排直管段交錯設置。其中,設置有PVC孔板,所述PVC孔板設置于相鄰的直管段之間。其中,設置有盤管框架,所述盤管組件設置于所述盤管框架內。其中,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設置于盤管組件的輸出端和輸出端。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包括有盤管組件,所述盤管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鄰的直管段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一端設置有短接頭,所述直管一端與相連通的直管的一端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管的短接頭聯通,所述連接管的另一端與相鄰的連接管通過彎頭連通。采用本技術的冷卻塔用盤管,可以實現較長的直管設置,減小了加工難度,提高了換熱面積,并且減少了銅材的使用,制造成本低;對比同類型盤管此型在銅的用量上降低近I O %,換熱效率提高6 %~ 8 %,同時冷卻塔凈重降低5 %以上。【附圖說明】利用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冷卻塔用盤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冷卻塔用盤管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一種冷卻塔用盤管的彎頭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一種冷卻塔用盤管的短接頭的結構示意圖。在圖1、圖2、圖3、圖4包括有:I—盤管框架、2—直管段、3—直管、4—連接管、5——彎頭、6——短接頭、7——進水 管、8——出水管、9——PVC孔板、10——彎頭密封圈、11——短接頭密封圈。【具體實施方式】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包括有盤管組件,所述盤管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2,相鄰的直管段2通過彎頭5連通,所述直管段2包括直管3和連接管4,所述連接管4 一端設置有短接頭6,所述直管3 —端與相連通的直管3的一端通過彎頭5連通,所述直管3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管4的短接頭6聯通,所述連接管4的另一端與相鄰的連接管4通過彎頭5連通。采用本技術的冷卻塔用盤管,可以實現較長的直管3設置,減小了加工難度,提高了換熱面積,并且減少了銅材的使用,制造成本低;對比同類型盤管此型在銅的用量上降低近I O %,換熱效率提高6 %~ 8 %,同時冷卻塔凈重降低5 %以上。具體的,所述彎頭5設置為弧形彎頭5,所述彎頭5的管徑大于與所述直管3的管徑,所述彎頭5設置為端部外擴向外側延伸的彎頭5。便于連通相鄰的兩個直管3,同時也增加了換熱面積。進一步的,設置有彎頭密封圈10,所述彎頭密封圈10設置于所述彎頭5與所述直管3的連接處。通過彎頭密封圈10將彎頭5與直管3或連接管4密封,防止冷卻液滲出。具體的,所述直管3的管徑小于連接頭的管徑,所述短接頭6設置為端部外擴向外側延伸的短接頭6。直管3通過短接頭6與連接管4構成了一根長的直管3,降低了長管的加工難度,降低加工成本。設置有短接頭密封圈11,所述端接頭密封圈11設置于所述直管3與所述短接頭6的連接處。通過短接頭密封圈11將直管3與連接管4密封連接,防止管路中的冷卻液滲出。所述直管段2層疊排列設置,相鄰的兩排直管段2交錯設置。采用此種設計的盤管換熱效率最好。其中,設置有PVC孔板,所述PVC孔板設置于相鄰的直管段2之間。PVC孔板用于支撐直管段2,使其安裝牢固,承壓力強。其中,設置有盤管框架I,所述盤管組件設置于所述盤管框架I內。其中,設置有進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進水管7和出水管8分別設置于盤管組件的輸出端和輸出端。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盤管組件,所述盤管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鄰的直管段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一端設置有短接頭,所述直管一端與相連通的直管的一端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管的短接頭聯通,所述連接管的另一端與相鄰的連接管通過彎頭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盤管組件,所述盤管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鄰的直管段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一端設置有短接頭,所述直管一端與相連通的直管的一端通過彎頭連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管的短接頭聯通,所述連接管的另一端與相鄰的連接管通過彎頭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頭設置為端部外擴向外側延伸的彎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彎頭密封圈,所述彎頭密封圈設置于所述彎頭與所述直管的連接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卻塔用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頭設置為端部外擴向外側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中斌,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芭樸冷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