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磁門鎖的吸附鐵板結構,該吸附鐵板中間位置以一定位組件定位在一裝設體上該吸附面的中央區域呈高于底平面0.04mm至0.27mm的凸起拱部,并由該凸起拱部朝兩端方向形成彎曲面,以形成中央區域高于兩端部的拱形彎曲面;借此,本發明專利技術摒除傳統電磁門鎖以增加電流或增加電磁鐵與吸附鐵板的吸附面積方式來提升對電磁門鎖的吸力,而是運用材料力學的梁的彎曲應變原理設計該吸附鐵板,形成具有彎曲內應力,使得電磁鐵在維持一般電流時,即可提升電磁門鎖的拉力值,達到節能省電并可增進門禁安全的功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磁門鎖的吸附鐵板結構
本專利技術是有關一種電磁門鎖,尤指一吸附鐵板的吸附面呈拱形彎曲面結構,形成具有彎曲內應力。
技術介紹
在門禁監控的系統中,電磁門鎖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如圖1所示,目前的電磁門鎖10大多采用電磁鐵11加吸附鐵板12的結構型式,該電磁鐵11設在門框15上,該吸附鐵板12則裝設門板14相對位置,當電磁鐵11通電產生電磁吸力,將吸附鐵板12吸住,則電磁門鎖10形成閉鎖狀態(LOCK),當電磁鐵11斷電時電磁吸力消失,吸附鐵板12將可脫離電磁鐵11,則電磁門鎖10形成開鎖狀態(UNLOCK)。次者,傳統的吸附鐵板12的構造及結合方式,如圖2?圖4所示,其吸附面121呈平直形狀,且設有一個或二個定位孔122,借由螺絲123及相關配件124定位在一裝設體13上,圖2所示的裝設體13呈盒狀體,其如圖1A所示,該裝設體13上設有數個固定孔125,利用數個螺絲126將其固定在門板14上,但不限定于此,基本上裝設體13會因應不同須求設成各種型體,也可以如圖1B所示,直接是以門板14為裝設體13,利用螺絲123及相關配件124將該吸附鐵板12定位,但不論是何種形狀的裝設體13,其與吸附鐵板12的結合方式都相同,即其吸附面121呈水平的平整面,例如:US Patent N0.4,487,439揭示一顆螺絲及一個定位孔,而US Patent N0.4,652,028則揭示二顆螺絲及二個定位孔。但查,這種行之多年的結構,其思維都在于該吸附鐵板12的吸附面121要平整,如此才能與電磁鐵11的磁力面貼靠,達到最佳密合狀態,拉力也就會愈好,而且定位孔122及螺絲123大部分都裝設在中間區域,但專利技術人不斷研究后發現,電磁鐵11通電后其磁通密度⑶在兩端的區域㈧較強,中間反而是磁通密度⑶較弱的地方。如此一來,如圖4及圖5A、圖5B所示,當門板14施加拉力于吸附鐵板12時,其作用力(F)位集中于中間的螺絲123,由該螺絲123拉引該吸附鐵板12,此時吸附鐵板12中間會受力而變形彎曲如圖5B中C所指的虛線,而吸附鐵板12中間一彎曲變形則會牽動到兩側的吸力作用,亦即,當吸附鐵板12中間一彎曲變形,吸附面121將與電磁鐵11脫離,實驗結果,當電磁鐵施予500mA電流及12V電壓時,對于市售1200P的磁力鎖,當拉力值落在1000?1150磅時,吸附鐵板就易被拉開;因此,現有電磁門鎖如要增加吸附鐵板12的吸附力,就必須加強電磁鐵11的電流或吸附鐵板與電磁鐵11的吸附而積,如此將形成能源的浪費或增加了使用的材料及運輸費用;是以,傳統吸附鐵板12的結構及定位方式,尚有改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電磁門鎖的吸附鐵板結構,具有使其在電磁鐵的電流或吸附鐵板與電磁鐵間的吸附面積不變下,可以增進其拉力值10%以上,進而達到節省能源并可確保門禁安全的功效。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磁門鎖的吸附鐵板結構,包括:一電磁鐵;一吸附鐵板,呈長形體,其具備一吸附面,該吸附面設在該電磁鐵的對應面,且該吸附鐵板中間以一定位組件定位在一裝設體上;其特征在于:該吸附面的中央區域呈高于底平面0.04mm至0.27mm的凸起拱部,并由該凸起拱部朝兩端方向形成彎曲面,以形成中央區域高于兩端部的拱形彎曲面;借此,當該吸附鐵板被該電磁鐵所產生的磁力吸附時,該拱形彎曲面被迫變形而貼靠該電磁鐵;且當該裝設體朝該電磁鐵反方向拉動時,該吸附鐵板受到該定位組件拉力之處,必須先克服該吸附鐵板的彎曲內應力,進而得以提升該吸附鐵板的拉力值。借助上揭技術手段,本專利技術摒除傳統電磁門鎖是以增加電流或吸附鐵板與電磁鐵的吸附面積方式來提升對電磁門鎖的吸力,而是利用該吸附面的拱形彎曲設計,于吸附鐵板受到拉力時借彎曲內應力結構使得電磁鐵在維持一般電流時,即可提升電磁門鎖的拉力值,達到節能省電并可增進門禁安全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使其在電磁鐵的電流或吸附鐵板與電磁鐵間的吸附面積不變下,可以增進其拉力值10%以上,進而達到節省能源并可確保門禁安全的功效?!靖綀D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現有電磁門鎖的裝設示意圖。圖1A是現有一種電磁門鎖的裝設體示意圖。圖1B是現有另一種電磁門鎖的裝設體不意圖。圖2是現有電磁門鎖的分開立體圖。圖3是現有電磁門鎖的吸附立體圖。圖4是現有電磁門鎖吸附的剖視圖。圖5A是現有電磁門鎖的吸附鐵板受吸力分布圖。圖5B是現有電磁門鎖的吸附鐵板受拉力的變形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分解立體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組合立體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組合剖視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磁鐵與鐵板吸合中)圖10是本專利技術吸附鐵板結構剖視圖。圖11是圖10中的部分放大圖。圖12是本專利技術吸附鐵板受吸力分布圖。圖13是本專利技術吸附鐵板受拉力時內應力變形圖。圖14是本專利技術的拉力值曲線圖。[0031 ]圖中標號說明:14 門板15 門框20電磁鐵30吸附鐵板31吸附面32凸起拱部33拱形彎曲面34 端部35魚眼孔40裝設體41定位孔42 墊片50定位組件50A埋頭螺栓60電磁門鎖【具體實施方式】首先,請參閱圖6?圖14所示,本專利技術電磁門鎖60其較佳實施例包含:一電磁鐵20 ;—吸附鐵板30,呈長形體,其具備一吸附面31,該吸附面31設在該電磁鐵20的對應面,且該吸附鐵板30以一定位組件50定位在一裝設體40上。請參閱圖9所示,其揭示本專利技術的電磁鐵20及吸附鐵板30的吸持剖視圖;其中,該電磁鐵20固定在門框15,而,吸附鐵板30設在一裝設體40上,且該裝設座40設在門板14上。本實施例中的電磁門鎖60與先前技術中的電磁門鎖10的裝設方式,基本上相同,因此細節上容不贅述。至于,該電磁鐵20因非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特征,且屬先前技(Prior Art),容不贅述。再者,本專利技術所揭露的裝設體40,并不限于下述的型體,其可依需求設成各種型體,也可以直接是以門板14為裝設體,以供該吸附鐵板30定位。而本專利技術最主要特征在于該吸附鐵板30的結構設計,基本上可由圖9?圖13所揭示作說明,本專利技術重要的特征為:該吸附鐵板30被拉力(F)動作的位置,呈現反方向的拱形結構。亦即,該吸附鐵板30于中間位置,以一定位組件50定位在該裝設體40上,而該吸附面31相對呈拱形彎曲面33。由圖10及11所揭示,該拱形彎曲面33高于底平面(L) 一高度,其以中間的凸起拱部32為相對高點,朝兩端方向形成對稱彎曲面,此處所述的底平面(L)指以該吸附鐵板30兩端部最低位置拉一條線所構成的虛擬直線。而該凸起拱部32底緣至底平面(L)則形成一預定的拱形高度(h)。至于該拱形彎曲面33的成型,包括以壓彎、整形、沖壓、刨銑等加工方式完成。借此,當吸附鐵板30接觸電磁鐵20時,因電磁鐵20瞬間吸磁力很強,導致具有彎曲內應力的吸附鐵板30會被其吸磁力吸引而迅速變形貼靠,如圖9所示的狀態。本專利技術上揭拱形彎曲面33,其目的在于運用吸附鐵板30的彎曲內應力,圖12是揭示該電磁鐵20對于該吸附鐵板30的磁通密度(B)分布圖,其原因已于先前技術中說明,不再贅述。如將圖12、圖13與圖5A、圖5B對比即可發現,本專利技術的吸附鐵板30并非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門鎖的吸附鐵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電磁鐵;一吸附鐵板,呈長形體,其具備一吸附面,該吸附面設在該電磁鐵的對應而,且該吸附鐵板中間以一定位組件定位在一裝設體上;其特征在于:該吸附面的中央區域呈高于底平面0.04mm至0.27mm的凸起拱部,并由該凸起拱部朝兩端方向形成彎曲面,以形成中央區域高于兩端部的拱形彎曲面;借此,當該吸附鐵板被該電磁鐵所產生的磁力吸附時,該拱形彎曲面被迫變形而貼靠該電磁鐵;且當該裝設體朝該電磁鐵反方向拉動時,該吸附鐵板受到該定位組件拉力之處,須先克服該吸附鐵板的彎曲內應力,進而得以提升該吸附鐵板的拉力值。
【技術特征摘要】
2013.02.08 TW 1021051331.一種電磁門鎖的吸附鐵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電磁鐵;一吸附鐵板,呈長形體,其具備一吸附面,該吸附面設在該電磁鐵的對應而,且該吸附鐵板中間以一定位組件定位在一裝設體上;其特征在于: 該吸附面的中央區域呈高于底平面0.04mm至0.27mm的凸起拱部,并由該凸起拱部朝兩端方向形成彎曲面,以形成中央區域高于兩端部的拱形彎曲面; 借此,當該吸附鐵板被該電磁鐵所產生的磁力吸附時,該拱形彎曲面被迫變形而貼靠該電磁鐵;且當該裝設體朝該電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奕帆,
申請(專利權)人:廖奕帆,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