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利于環保、工作效率高的用于全自動打孔裝訂機的電加熱模具裝置,包括上、下兩套模具機構,所述模具機構包括支撐壁、及與圓柱凸輪同軸設置的盤狀凸輪,與所述圓柱凸輪工作端面接觸的滾子機構,與所述盤狀凸輪回轉工作端面接觸的滑塊機構;所述滾子機構與所述滑塊機構中的滑塊固定連接;所述滑塊機構包括支撐桿上的滑塊、支撐桿上位于滑塊與支撐壁之間的彈簧,所述滑塊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盤狀凸輪回轉工作面接觸的導軌,所述導軌另一端部設置有凹模。或將上述的彈簧設置在所述導軌與支撐壁之間。所述圓柱凸輪和所述盤狀凸輪為并接式組合;所述上、下加熱模具機構之間設置有傳動裝置。(*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打孔裝訂機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票據打孔裝訂機的電加熱模具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商業活動的效率越來越高,作為經濟生活主要舞臺和社會生活重要樞紐的金融業所承擔的業務量也隨之空前提高,各種新型支付方式的規范和完善使各種票據的使用量不斷上升,票據裝訂工作已經由一個輔助工序轉變成一個重要步驟,這項任務完成的效率會直接影響金融活動的效率,同樣,此項工作的質量也會影響金融活動的質量,從而進一步影響金融機構在市場中的信譽。所以傳統的手工裝訂票據方式已經不再適應這種優質高效的工作要求,將被淘汰。與此同時,現代人的環保和健康意識越來越高,傳統紙張打孔(鉆孔、沖孔)方式產生大量飛屑,對空氣和人體都非常有害,所以迫切需要一種新型的環保的自動化程度高的票據裝訂設備。目前,現有技術中無飛屑、環保型的自動打孔裝訂機,基本上都是半自動設備,通常,當打孔自動完成后,需要人工操作將塑料管放入孔中,壓下上加熱模具熱熔塑料管完成裝訂,其不足之處是其工作效率低,不能實現打孔、裝訂全過程完全自動化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利于環保、工作效率高的用于全自動打孔裝訂機的電加熱模具裝置,采用本技術模具的打孔裝訂機可實現打孔、裝訂全過程完全自動化。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用于全自動打孔裝訂機的電加熱模具裝置,包括上、下兩套模具機構,所述模具機構包括支撐壁、及與圓柱凸輪同軸設置的盤狀凸輪,與所述圓柱凸輪工作端面接觸的滾子機構,與所述盤狀凸輪回轉工作面接觸的滑塊機構;所述滾子機構與所述滑塊機構中的滑塊固定連接;所述滑塊機構包括支撐桿上的滑塊、支撐桿上位于滑塊與支撐壁之間的彈簧,所述滑塊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盤狀凸輪回轉工作面接觸的導軌,所述導軌另一端部設置有凹模?;驅⑸鲜龅膹椈稍O置在所述導軌與支撐壁之間。本技術用于全自動打孔裝訂機的電加熱模具裝置還有另外一種技術方案是包括上、下兩套模具機構,所述模具機構包括支撐壁、及與圓柱凸輪同軸設置的盤狀凸輪,與所述圓柱凸輪工作端面接觸的滾子機構,與所述盤狀凸輪回轉工作面接觸的滑塊機構;所述滾子機構與所述滑塊機構滑動連接;所述滑塊機構中的滑塊設置在滾子軸上,所述滾子軸一端設置有滾子,其另一端設置有凹模;所述滑塊上的支撐桿與設備上的支撐壁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滑塊上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與所述盤狀凸輪的回環工作面接觸?;驅⑸鲜龅膹椈稍O置在所述導軌與支撐壁之間。在本技術中,所述圓柱凸輪和所述盤狀凸輪為并接式組合;所述上、下加熱模具機構之間設置有傳動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中的上、下加熱模具結構相同,僅采用兩組并接式組合的凸輪機構,其結構簡單合理。在裝訂過程中,上、下加熱模具在一個運動循環中既有水平運動,又有直線運動,并且還可以在運動中有停歇;另外,運用凸輪機構還使得模具運動到極限位置是固定的,便于上、下加熱模具定位,從而,可實現打孔、裝訂全過程的完全自動化。附圖說明圖1-1是本技術電加熱模具裝置中下加熱模具的機構簡圖;圖1-2是本技術電加熱模具裝置中上加熱模具的機構簡圖;圖2是本技術中上、下加熱模具運動循環圖;圖3-1、圖3-2和圖3-3是本技術幾種具體實施例中下加熱模具的機構簡圖;圖4是采用本技術的全自動打孔裝訂機的結構簡圖;圖5-1是如圖1-1所示下加熱模具17的運動軌跡圖;圖5-2是所圖1-2所示上加熱模具23的運動軌跡圖。下面是本技術說明書附圖中附圖標記的說明1——電路控制系統2——減速器3——主電機 4——絲桿5——滑塊6——集屑器7——空心鉆頭8——自鎖套壓緊機構9——排屑管 10——步進電機11——圓錐齒輪減速器 27、12——盤形凸輪24、13——圓柱凸輪 14、25——制動裝置15、26、28——離合器 16——齒輪減速器23、17——上、下加熱模具 18——進給電機19——皮帶輪及皮帶 20——游標21——皮帶輪減速器 22——塑料管壓帽29——工作臺 30——導柱31、32——導軌 33、34——滑塊35、36——滾子機構 39、40——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1、圖1-2和圖4所示,本技術用于全自動打孔裝訂機的電加熱模具裝置,包括上加熱模具23和下加熱模具17,所述上加熱模具23和下加熱模具17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每個模具中的基本件有圓柱凸輪13或24、盤狀凸輪12或27、導軌31或32、滾子機構35或36、彈簧40或39、滑塊33或34。為了便于敘述以下加熱模具17為例進行描述,所述下加熱模具17包括支撐壁、與圓柱凸輪13同軸設置的盤狀凸輪12,與所述圓柱凸輪13的工作端面接觸的滾子機構35,與所述盤狀凸輪12回轉工作面接觸的滑塊機構;所述滾子機構35與所述滑塊機構固定連接;所述滑塊機構包括支撐桿上的滑塊33、支撐桿上位于滑塊33與支撐壁之間的彈簧40,所述滑塊33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盤狀凸輪12回轉工作面接觸的導軌31,其另一端設置有凹模M。如圖3-1所示,另外一種實施方式是將上述中的彈簧40設置在所述導軌31與支撐壁之間。圖3-3示出了以本技術用于全自動打孔裝訂機的電加熱模具裝置中的下加熱模具為例的本技術另外一種技術方案,即所述下加熱模具17包括支撐壁、與圓柱凸輪13同軸設置的盤狀凸輪12,與所述圓柱凸輪13的工作端面接觸的滾子機構35,與所述盤狀凸輪12的回轉工作面接觸的滑塊機構;所述滾子機構35與所述滑塊機構是滑動連接,即所述滑塊33是套裝在滾子機構35的滾子軸上的;所述滾子軸的一端設置有滾子,其另一端設置有凹模M;所述滑塊33上的支撐桿與支撐壁之間設置有彈簧40,所述滑塊33的另一端上設置有導軌31,所述滑塊33與支撐桿為一體結構,兩者之間為焊接;所述滑塊33與導軌31也為一體結構,其兩者之間為焊接;所述導軌31與所述盤狀凸輪12的回環工作面接觸。如圖3-2所示,另外一種實施方式是將上述圖3-3中的彈簧40設置在所述導軌31與支撐壁之間。如圖4所示,無論采用上述哪種具體的實施方案,本技術中的上加熱模具或下加熱模具結構中的所述圓柱凸輪24(或13)和所述盤狀凸輪27(或12)均為并接式組合;在所述的上加熱模具23與下加熱模具17之間設置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采用減速器結構,可以包括皮帶輪傳動和齒輪傳動構成的多級減速器。本技術工作過程中,對上、下加熱模具都要求有水平運動和直線運動,并要求有停歇,因此上、下加熱模具的結構是相同的。眾所周知,機械傳動中的凸輪機構雖然能實現任意軌跡,但是單個凸輪無法同時滿足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的合成,因此,本技術中的圓柱凸輪和盤狀凸輪采用的是并接式組合方式將兩組凸輪組合。下面進一步說明該兩組凸輪組合后可實現的運動軌跡。如圖4所示,當打完孔后,空心鉆頭7退回原位,通過本技術電加熱模具裝置中的模具23和17將孔中的塑料管22加熱。下加熱模具17需要先水平運動到極限位置并保持停歇,當自動測長切管組件將塑料管22切斷,塑料管22利用其重力落在下加熱模具17的定位針上,該定位針起到定位作用,用來確定落下來的塑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全自動打孔裝訂機的電加熱模具裝置,包括上、下兩套模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機構包括支撐壁、及與圓柱凸輪同軸設置的盤狀凸輪,與所述圓柱凸輪工作端面接觸的滾子機構,與所述盤狀凸輪回轉工作面接觸的滑塊機構;所述滾子機構與所述滑塊機構中的滑塊固定連接;所述滑塊機構包括支撐桿上的滑塊、支撐桿上位于滑塊與支撐壁之間的彈簧,所述滑塊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盤狀凸輪回轉工作面接觸的導軌,所述導軌的另一端部設置有凹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車建明,陸成松,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2[中國|天津]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