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輕型載重輪胎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0326683 閱讀: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3:03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輕型載重輪胎,其包括輪胎本體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胎側和胎肩,所述胎冠設置在所述輪胎本體上并與地面接觸,所述胎肩連接所述胎冠和所述胎側,所述胎冠由沿所述輪胎本體圓周方向設置的若干個縱向凹槽和沿所述輪胎本體寬度方向設置的若干個橫向凹槽交錯形成連續的花紋塊序列組成;所述花紋塊序列的每個花紋塊上設置若干條細鋼片;所述胎肩上等距設置若干個花瓣形凹槽,每兩個凹槽之間設置細鋼片。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輕型載重輪胎可以獲得更高的穩定性,從而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輕型載重輪胎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輪胎,特別涉及一種輕型載重輪胎。
    技術介紹
    汽車在行駛中最主要考慮的是安全性能,而輪胎的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部分。輪胎由輪胎主體和胎面組成,胎面包括胎冠、胎肩和胎側,胎冠是與路面接觸,保護輪胎主體的部分;胎肩連接胎冠與胎側;胎側是與輪胎主體接觸并將輪胎固定于輪胎主體上的部分。輪胎的主要功能有傳遞驅動力、改變行駛方向、緩沖振動和承載重量等,而輪胎的安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抓地能力和穩定性。目前,市場上的輪胎主要是汽車對輪胎最基本的要求,輕型廂型車與貨車載重負荷較大,一般的乘用車子午線輪胎抗載性能和耐磨性能經常不能滿足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輕型載重輪胎,其具有良好的抗載性和耐磨性,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輕型載重輪胎,其包括輪胎本體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胎側和胎肩,所述胎冠設置在所述輪胎本體上并與地面接觸,所述胎肩連接所述胎冠和所述胎側,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由沿所述輪胎本體圓周方向設置的若干個縱向凹槽和沿所述輪胎本體寬度方向設置的若干個橫向凹槽交錯形成連續的花紋塊序列組成;所述花紋塊序列的每個花紋塊上設置若干條細鋼片;所述胎肩上等距設置若干個花瓣形的凹槽,每兩個凹槽之間設置細鋼片。進一步地,所述縱向凹槽沿所述輪胎本體圓周方向連續排列并呈連續Z字型,其包括第一縱向凹槽序列、第二縱向凹槽序列、第三縱向凹槽序列和第四縱向凹槽序列。再進一步地,所述縱向凹槽長度為23?28_,寬度為6?10_,深度為9?12_,所述縱向凹槽之間橫向間距為20?30mm。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縱向凹槽序列的每個凹槽的底端與所述第二縱向凹槽序列每個凹槽的頂端通過若干個第一橫向凹槽連通;所述第三縱向凹槽序列的每個凹槽的底端與所述第四縱向凹槽序列每個凹槽的頂端通過若干個第二橫向凹槽連通。再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橫向凹槽和所述第二橫向凹槽呈M型,所述第一橫向凹槽和所述第二橫向凹槽寬度為長度為3?6mm,,寬度為I?2mm深度為2?6mm。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縱向凹槽序列每個凹槽長度方向的左側中部和所述第四縱向凹槽序列每個凹槽長度方向的右側中部設置第三橫向凹槽;所述第二縱向凹槽序列每個凹槽長度方向的右側中部和所述第三縱向凹槽序列每個凹槽長度方向的左側中部設置第四橫向凹槽;所述第三橫向凹槽和所述第四橫向凹槽與所述縱向凹槽寬度方向平行。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橫向凹槽長度為3?6mm,寬度為I?2mm,深度為I?2mm ;所述第四橫向凹槽長度為I?3mm,寬度為I?2mm,深度為I?2mm。進一步地,所述縱向凹槽長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兩條細鋼片,所述細鋼片與所述縱向凹槽寬度方向平行并且交錯排布,所述細鋼片插入所述輪胎本體的深度與所述縱向凹槽的深度一致。進一步地,所述胎肩上每兩個凹槽之間等距設置三條細鋼片,所述細鋼片按照長短長的順序排布,其中長鋼片長度為8?15mm,短鋼片長度為2?5mm。進一步地,所述胎肩和所述胎冠之間的夾角為91?92°。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有益效果:I)本專利技術的胎冠上沿輪胎本體圓周方向設置若干個縱向凹槽,其與沿輪胎本體寬度方向的若干個橫向凹槽交錯形成連續的花紋塊序列,可增加輪胎的接地面積,提高輪胎的耐磨性和穩定性,另外多條縱向凹槽序列的設置可提升輪胎排水性,以提升濕地行駛安全性;而且每個花紋塊上設置若干條細鋼片,使得輪胎可以獲得較高的胎面剛性,減少胎面的蠕動,從而可以提高輪胎在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提高駕駛的安全性;2)本專利技術的胎肩上設置細鋼片,其可以提高胎肩的剛性,當汽車轉彎時可提高輪胎轉彎的穩定性;3)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將胎肩和胎冠之間的夾角設置為91?92°,使得胎肩和胎冠之間呈一定的坡度,該坡度的設置可提升輪胎的抗載能力,從而提高輪胎的穩定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輕型載重輪胎的立體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輕型載重輪胎的局部平面圖。其中,1、胎面;11、胎冠;12、胎肩、13、胎側;2、輪胎本體;31、第一縱向凹槽序列;32、第二縱向凹槽序列;33、第三縱向凹槽序列;34、第四縱向凹槽序列;41、第一橫向凹槽;42、第二橫向凹槽;43、第三橫向凹槽;44、第四橫向凹槽;5、細鋼片;51、長鋼片;52、短鋼片;6、花瓣形凹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根據以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將更加清楚,需要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簡化的形式和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于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實施例1本實施例為本專利技術較優選的實施例,參見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輕型載重輪胎,其包括輪胎本體2和胎面1,胎面I包括胎冠11、胎側13和胎肩12,胎冠11設置在輪胎本體2上并于地面接觸,胎肩12連接胎冠11和胎側13。胎冠11由沿輪胎本體圓周方向設置的若干個縱向凹槽和沿輪胎本體寬度方向設置的若干個橫向凹槽交錯形成的花紋塊序列組成;縱向凹槽長度為23mm,寬度為6mm,深度為9mm,縱向凹槽之間的橫向間距為20mm,縱向凹槽沿輪胎本體圓周方向連續排列并呈Z字型,其包括第一縱向凹槽序列31、第二縱向凹槽序列32、第三縱向凹槽序列33和第四縱向凹槽序列34,多條縱向凹槽序列的設置可提升輪胎排水性,以提升濕地行駛安全性。其中,第一縱向凹槽序列31的每個凹槽的底端與第二縱向凹槽序列32每個凹槽的頂端通過若干個第一橫向凹槽41連通;第三縱向凹槽序列33的每個凹槽的底端與第四縱向凹槽序列44每個凹槽的頂端通過若干個第二橫向凹槽42連通;第一橫向凹槽41和第二橫向凹槽42呈M型,其長度設置為3mm,寬度設置為1mm,深度設置為2mm。第一縱向凹槽序列31每個凹槽長度方向的左側中部和第四縱向凹槽序列34每個凹槽長度方向的右側中部設置第三橫向凹槽43 ;第二縱向凹槽序列32每個凹槽長度方向的右側中部和第三縱向凹槽序列33每個凹槽長度方向的左側中部設置第四橫向凹槽44 ;第三橫向凹槽43和第四橫向凹槽44與所述縱向凹槽寬度方向平行。其中,第三橫向凹槽43長度為3mm,寬度為Imm,深度為Imm ;第四橫向凹槽44長度為2mm,寬度為Imm,深度為Imm0上述胎冠11上的連續花紋塊序列,可以增加輪胎的接地面積,提升牽引力,從而使得輪胎具有更高的載重力和穩定性。參見圖2,花紋塊序列的每個花紋塊上設置若干條細鋼片5,具體設置形式為在縱向凹槽長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兩條細鋼片,細鋼片與縱向凹槽寬度方向平行并且交錯排布,細鋼片插入所述輪胎本體的深度與縱向凹槽的深度一致。胎冠上細鋼片的設置,使得輪胎可以獲得較高的胎面剛性,減少胎面的蠕動,從而可以提高輪胎在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提聞駕駛的安全性。參見圖1-2,胎肩上等距設置若干個花瓣形凹槽6,每兩個花瓣形凹槽6之間設置細鋼片,作為優選細鋼片可設置為三條,包括兩條長鋼片51和一條短鋼片52,按照長短長的順序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輕型載重輪胎,其包括輪胎本體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胎側和胎肩,所述胎冠設置在所述輪胎本體上并與地面接觸,所述胎肩連接所述胎冠和所述胎側,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由沿所述輪胎本體圓周方向設置的若干個縱向凹槽和沿所述輪胎本體寬度方向設置的若干個橫向凹槽交錯形成連續的花紋塊序列組成;所述花紋塊序列的每個花紋塊上設置若干條細鋼片;所述胎肩上等距設置若干個花瓣形凹槽,所述每兩個花瓣形凹槽之間設置細鋼片。

    【技術特征摘要】
    1.輕型載重輪胎,其包括輪胎本體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胎側和胎肩,所述胎冠設置在所述輪胎本體上并與地面接觸,所述胎肩連接所述胎冠和所述胎側,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冠由沿所述輪胎本體圓周方向設置的若干個縱向凹槽和沿所述輪胎本體寬度方向設置的若干個橫向凹槽交錯形成連續的花紋塊序列組成; 所述花紋塊序列的每個花紋塊上設置若干條細鋼片; 所述胎肩上等距設置若干個花瓣形凹槽,所述每兩個花瓣形凹槽之間設置細鋼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載重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凹槽沿所述輪胎本體圓周方向連續排列并呈連續Z字型,其包括第一縱向凹槽序列、第二縱向凹槽序列、第三縱向凹槽序列和第四縱向凹槽序列。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輕型載重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凹槽長度為23?28mm,寬度為6?IOmm,深度為9?12mm,所述縱向凹槽之間橫向間距為20?30mm。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輕型載重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縱向凹槽序列的每個凹槽的底端與所述第二縱向凹槽序列每個凹槽的頂端通過若干個第一橫向凹槽連通;所述第三縱向凹槽序列的每個凹槽的底端與所述第四縱向凹槽序列每個凹槽的頂端通過若干個第二橫向凹槽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輕型載重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橫向凹槽和所述第二橫向凹槽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銀明肖向科柏林陳以蓮
    申請(專利權)人:建大橡膠中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无码一区18禁3D| 男男AV纯肉无码免费播放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