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自保溫外墻的構造柱保溫構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構造柱保溫構造由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夾心保溫體層、水泥砂漿層、混凝土構造柱構成。構造柱保溫構造內設有多個拉結件,拉結件分為保溫磚拉結件、構造柱拉結件,保溫磚拉結件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的孔洞部位,構造柱拉結件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混凝土構造柱內,構造柱拉結件伸入混凝土構造柱內不小于60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保溫構造使用的材料與自保溫墻體材料相同,因此取材方便,且可保證相關的強度特性與熱工性能。此外,施工方便,不需要特殊工具與工藝。(*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自保溫外墻的構造柱保溫構造
本技術屬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種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自保溫外墻的構造柱保溫構造。
技術介紹
自保溫體系具有可操作性好、施工方便,綜合成本低,質量通病少,耐候性、耐火性、耐久性和耐沖擊性好,與建筑物同壽命等優勢。尤其在夏熱冬冷地區,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采暖空調房間的室內外溫差都不大,對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等保溫性能要求低于北方嚴寒和寒冷地區,因此自保溫體系的上述優點就更加凸顯。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以下簡稱保溫磚)是一種新型的自保溫墻體材料,由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夾心保溫體和拉結件四部分組成。該材料不僅具有燒結頁巖磚較好的強度與變形特性,而且具有較低的傳熱系數,保溫隔熱性能突出。將保溫體材料夾在外葉塊與內葉塊之間,不暴露于外界,可以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此外,墻體砌筑與普通磚、砌塊的砌筑方式基本相同,外墻的保溫體系與墻體砌筑一次性成型,相比外保溫與自保溫技術可以縮短工期,減少工程施工成本。從技術性能上,在夏熱冬冷地區該體系相比外保溫和內保溫體系更具有適宜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了確保保溫磚自保溫墻體的保溫節能性能,提供一種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自保溫外墻的構造柱保溫構造。本技術構造柱保溫構造包括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夾心保溫體層、水泥砂漿層、混凝土構造柱;混凝土構造柱兩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均設有厚度為150mm的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在燒結頁巖磚內葉塊與混凝土構造柱的室外面設有厚度為40mm的夾心保溫體層,夾心保溫體層的室外面設有厚度為50mm的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室外面與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的室內面均設有厚度為20mm的水泥砂漿層;在本技術構造柱保溫構造內設有多個拉結件,拉結件分為保溫磚拉結件與構造柱拉結件,所述的保溫磚拉結件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的孔洞部位,所述的構造柱拉結件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混凝土構造柱內,構造柱拉結件伸入混凝土構造柱內不小于60_ ;所述的混凝土構造柱的長*寬規格為150mm*150mm ;所述的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由多個燒結頁巖磚內葉塊構成,其中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為150mm的燒結頁巖磚;所述的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由多個燒結頁巖磚外葉塊構成,其中燒結頁巖磚外葉塊為50mm的燒結頁巖磚;所述的構造柱拉結件與保溫磚拉結件的材質為Π型Φ4拉結鋼筋;所述的夾心保溫體層的材質為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或聚氨酯板;由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夾心保溫體層和保溫磚拉結件四部分構成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是一種自保溫墻體材料。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保溫構造使用的材料與自保溫墻體材料相同,因此取材方便,并且可以保證相關的強度特性與熱工性能。此外,施工方便,不需要特殊工具與工藝。【附圖說明】圖1為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構造圖;圖2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中,I為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2為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3為夾心保溫體層;4為構造柱拉結件;5為水泥砂衆層;6為混凝土構造柱;7為保溫磚拉結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本技術構造柱保溫構造包括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I)、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 )、夾心保溫體層(3 )、水泥砂漿層(5 )、混凝土構造柱(6 );混凝土構造柱(6)兩相互垂直的朝室內方向上均設有厚度為150mm的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I ),在燒結頁巖磚內葉塊(I)與混凝土構造柱(6)的室外面設有厚度為40_的夾心保溫體層(3),夾心保溫體層(3)的室外面設有厚度為50mm的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的室外面與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I)的室內面均設有厚度為20mm的水泥砂漿層(5);在本技術構造柱保溫構造內設有多個拉結件,拉結件分為保溫磚拉結件(7)與構造柱拉結件(4),所述的保溫磚拉結件(7)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燒結頁巖磚內葉塊(I)的孔洞部位,所述的構造柱拉結件(4)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混凝土構造柱(6)內,構造柱拉結件(4)伸入混凝土構造柱(6)內不小于60mm ;所述的混凝土構造柱(6)的長*寬規格為150mm*150mm ;所述的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I)由多個燒結頁巖磚內葉塊構成,其中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為150mm的燒結頁巖磚;所述的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由多個燒結頁巖磚外葉塊構成,其中燒結頁巖磚外葉塊為50mm的燒結頁巖磚;所述的構造柱拉結件(4)與保溫磚拉結件(7)的材質均為Π型Φ4拉結鋼筋;所述的夾心保溫體層(3)的材質為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或聚氨酯板;由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夾心保溫體層(3)和保溫磚拉結件(7)四部分構成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是一種自保溫墻體材料,如圖1所示。本技術構造柱保溫構造的實施過程如下:在混凝土構造柱(6)位置的兩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采用上述的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如圖1)砌筑混凝土構造柱(6)兩側的墻體,砌筑時錯皮預留馬牙槎位置,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I)則與混凝土構造柱(6 )對齊,同時使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 )錯縫砌筑混凝土構造柱(6)的外側,并與混凝土構造柱(6)兩側的墻體平齊。然后設置混凝土構造柱(6)外側的夾心保溫體層(3)。混凝土構造柱(6)外側的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的孔洞部位應設置多個構造柱拉結件(4),伸入預留的混凝土構造柱(6)不小于60mm,然后支模燒筑混凝土構造柱(6 ),模板拆除后在混凝土構造柱(6 )外墻轉角處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2 )的室外表面和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I)的室內面粉刷20mm厚的水泥砂漿層(5)。上述實施例并非是對于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并非僅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符合本技術要求,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自保溫外墻的構造柱保溫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夾心保溫體層、水泥砂漿層、混凝土構造柱;混凝土構造柱兩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均設有厚度為150mm的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在燒結頁巖磚內葉塊與混凝土構造柱的室外面設有厚度為40mm的夾心保溫體層,夾心保溫體層的室外面設有厚度為50mm的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室外面與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的室內面均設有厚度為20mm的水泥砂漿層;在構造柱保溫構造內設有多個拉結件,拉結件分為保溫磚拉結件與構造柱拉結件,所述的保溫磚拉結件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的孔洞部位,所述的構造柱拉結件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混凝土構造柱內,構造柱拉結件伸入混凝土構造柱內不小于60mm;所述的混凝土構造柱的長*寬規格為150mm*150mm;所述的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由多個燒結頁巖磚內葉塊構成,其中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為150mm的燒結頁巖磚;所述的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由多個燒結頁巖磚外葉塊構成,其中燒結頁巖磚外葉塊為50mm的燒結頁巖磚。
【技術特征摘要】
1.燒結頁巖夾心保溫磚自保溫外墻的構造柱保溫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夾心保溫體層、水泥砂漿層、混凝土構造柱; 混凝土構造柱兩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均設有厚度為150mm的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在燒結頁巖磚內葉塊與混凝土構造柱的室外面設有厚度為40mm的夾心保溫體層,夾心保溫體層的室外面設有厚度為50mm的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室外面與燒結頁巖磚內葉塊層的室內面均設有厚度為20_的水泥砂漿層;在構造柱保溫構造內設有多個拉結件,拉結件分為保溫磚拉結件與構造柱拉結件,所述的保溫磚拉結件的一端設于在燒結頁巖磚外葉塊層的孔洞部位,另一端設于燒結頁巖磚內葉塊的孔洞部位,所述的構造柱拉結件的一端設于在燒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堅,沈安躍,吳煥東,郭建波,
申請(專利權)人:宇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