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排廢噴碼檢品一體機,包括:輸紙頭將印品順序送入加速部套后和第一輸送皮帶,噴碼裝置、噴碼品級檢測裝置和視覺圖像檢測裝置順序設置于第一輸送皮帶上方,視覺圖像檢測裝置后設有固化干燥裝置,固化干燥裝置位于第二輸送皮帶上方,第一、第二輸送皮帶下方設有第一、第二吸風盒,第二輸送皮帶后設有第三輸送皮帶,排廢門下方設有廢品收集箱,第四輸送皮帶和第五輸送皮帶設于第三輸送皮帶后,第四輸送皮帶后設有廢品收集皮帶,第五輸送皮帶后設有成品收集皮帶,排廢吹氣管設于第五輸送皮帶靠近第三輸送皮帶一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一次輸送過程中完成印品噴碼、噴碼品級檢測和印品表面質量檢測提高了平臺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雙排廢噴碼檢品一體機
本技術涉及印刷機械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單張紙品的具有雙排廢功能的噴碼檢品一體機。
技術介紹
對單張印品噴碼、噴碼品級檢測和進行印品表面質量檢測時,需要通過輸送平臺把單張印品輸送到噴碼及噴碼品級檢測的位置或是進行印品表面質量檢測的位置,然后再把經過噴碼及檢測的印品或經過表面質量檢測后的單張印品收集起來。一般對印品噴碼和進行表面質量檢測都是采用單獨獨立的印品輸送平臺。如圖1所示,在進行單張印品噴碼及品級檢測時,將堆疊在輸紙臺I上的單張紙印品堆2,通過輸紙頭(上送紙)3 —張張送入加速部套4。通過加速部套4,使單張印品達到與噴碼部套輸送皮帶6同樣的線速度。經過加速部套4以后單張印品進入糾偏部套5,通過該部套對單張印品進行側向(在輸送皮帶上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位,以保證噴碼位置在印品側向上的準確性。經糾偏以后印品進入噴碼部套,在第一輸送皮帶6上方,安裝有噴碼裝置7和噴碼品級檢測裝置8,在第一輸送皮帶6下方有第一吸風盒9,當單張印品進入第一輸送皮帶6時,即被負壓吸附在輸送皮帶上定位。單張印品經噴碼以后,進行噴碼品級的檢驗,然后通過固化干燥裝置11進行噴碼的干燥。單張印品在第一輸送皮帶6的輸送下經過排廢門14時,對于不符合噴碼品級要求的單張印品,排廢門控制氣缸15抬起,打開排廢門14使廢品被輸送到廢品收集箱17中,對于符合噴碼品級要求的成品單張印品,在通過排廢門14時,排廢門控制氣缸15不動作,印品成品從排廢門上表面通過,由第二輸送皮帶13送入成品收集皮帶21上進行堆疊收集。如圖2所示,在進行單張印品表面質量檢測時,將堆疊在輸紙臺I上的單張紙印品堆2,通過輸紙頭(上送紙)3 一張張送入加速部套。通過加速部套4,使單張印品達到與第一輸送皮帶6同樣的線速度。經加速以后印品進入檢測部套,在第一輸送皮帶6上方,安裝有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在第一輸送皮帶6下方有第一吸風盒9,當單張印品進入第一輸送皮帶6時,即被負壓吸附在第一輸送皮帶6上定位。印品經過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的表面質量檢驗以后,被送入輸送部套。在第二輸送皮帶13的下方,有第二吸風盒12,使單張印品被吸附在第二輸送皮帶13上。當單張印品到達排廢吹氣管18下方時,對于不符合設定的印品表面質量要求的單張印品,被排廢吹氣管18吹到第四輸送皮帶19上,并經廢品收集皮帶22輸送到廢品收集平臺進行堆疊收集,對于符合要求的成品單張印品,排廢吹氣管18不吹氣,成品單張印品被送入成品收集平臺的成品收集皮帶21上進行堆疊收集。上述噴碼及品級檢測裝置和質量檢測裝置的缺點是:I)在對單張印品噴碼時,只有噴碼品級的檢測功能或印品表面圖像質量檢測功,需要使用不同的機器(兩臺機器)、進行至少兩次的檢測才能完成對印品噴碼檢測和印品表面質量檢測,使印品成品表面被劃傷、邊緣被損壞等造成表面傷害的概率增加,造成浪費;2)在對單張印品表面質量檢測時,沒有噴碼和噴碼品級的檢驗功能。造成噴碼及品級檢測和質量檢測要分別進行,生產工序復雜,設備占用空間大,不利于設備管理維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單張紙品能避免噴碼錯誤的廢品和印品表面質量錯誤的廢品被混合在一起排入廢品箱具有雙排廢功能的嗔碼檢品一體機,將單張印品噴碼、噴碼品級檢測及印品表面質量檢測功能結合在一起,具有兩個排廢單元能分別收集不符合噴碼質量要求的廢品和不符合印品表面質量要求的廢品。本技術要解決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成工序簡單,占用空間小具有噴碼、噴碼品級檢測和印品表面質量檢測的具有雙排廢功能的噴碼檢品一體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雙排廢噴碼檢品一體機,包括:輸紙臺I通過位于輸紙臺上方的輸紙頭3,將單張印品2送入加速部套4,加速部套4將印品2加速到與第一輸送皮帶6同樣的線速度后輸送至于糾偏部套5,經糾偏后的印品2被送至第一輸送皮帶6,噴碼裝置7、噴碼品級檢測裝置8和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順序設置于第一輸送皮帶6上方,第一輸送皮帶6下方設有第一吸風盒9,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后設置有固化干燥裝置11,固化干燥裝置11位于第二輸送皮帶13上方,在第二輸送皮帶13的下方,設置有第二吸風盒12,在第二輸送皮帶13后設置有第三輸送皮帶16,排廢門控制氣缸15設置于第三輸送皮帶16靠近第二輸送皮帶13 —端的上方,排廢門控制氣缸15驅動(控制)排廢門14打開或關閉,排廢門14下方設置有廢品收集箱17 (收集噴碼檢測不合格的廢品),第四輸送皮帶19和第五輸送皮帶20設置于第三輸送皮帶16后,第四輸送皮帶19設置于廢品收集皮帶22 (收集印品表面質量不合格的廢品)和第三輸送皮帶16之間,第五輸送皮帶20設置于成品收集皮帶21第三輸送皮帶16之間,排廢吹氣管18設置于第五輸送皮帶20靠近第三輸送皮帶16的一端。噴碼不合格的廢品是最終的廢品,而印品表面質量不合格的廢品還可以用機器復檢或經過人工判斷從中檢出尚可使用的輕微殘次品,進行回收利用。一種能用于單張紙品的雙排廢噴碼檢品一體機,包括:輸紙臺I通過位于輸紙臺上方的輸紙頭3,將單張印品2送入加速部套4,加速部套4將印品2加速到與第一輸送皮帶6同樣的線速度后輸送至于糾偏部套5,經糾偏后的印品2被送至第一輸送皮帶6,噴碼裝置7、固化干燥裝置11、噴碼品級檢測裝置8和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順序設置于第一輸送皮帶6上方,第一輸送皮帶6下方設有第一吸風盒9,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后設置有第二輸送皮帶13,第二吸風盒12設置于第二輸送皮帶13下方,第二輸送皮帶13后設置有第三輸送皮帶16,排廢門控制氣缸15設置于第三輸送皮帶16靠近第二輸送皮帶13—端的上方,排廢門控制氣缸15驅動(控制)排廢門14打開或關閉,排廢門14下方設置有廢品收集箱17 (收集噴碼檢測不合格的廢品),第四輸送皮帶19和第五輸送皮帶20設置于第三輸送皮帶16后,第四輸送皮帶19設置于廢品收集皮帶22 (收集印品表面質量不合格的廢品)和第三輸送皮帶16之間,第五輸送皮帶20設置于成品收集皮帶21第三輸送皮帶16之間,排廢吹氣管18設置于第五輸送皮帶20靠近第三輸送皮帶16的一端。本技術使單張印品在一次輸送過程中,完成印品的噴碼、噴碼品級檢測和印品表面質量檢測,提高了輸送平臺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同時由于設計了兩個排廢收集單兀,可對嗔碼廢品和表面質量缺陷廢品分別收集,能避免嗔碼錯誤的廢品和印品表面質量錯誤的廢品被混合在一起排入廢品箱,皮帶式廢品收集能避免表面質量合格的印品被錯誤的丟棄,造成資源浪費;本技術能將印品表面質量錯誤的廢品單獨收集進行二次檢驗(關掉本技術的噴碼功能,只用檢品功能),從而減少錯檢率?!靖綀D說明】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一種現有單張印品噴碼及品級檢測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一種現有單張印品表面質量檢測機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包括:輸紙部套位于機器的最前端,由輸紙臺1、輸紙頭2組成,輸紙臺I上堆疊有需要噴碼和表面質量檢測的單張紙印品2,通過位于輸紙臺上方的輸紙頭3,將單張印品2送入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能用于單張紙品的雙排廢噴碼檢品一體機,其特征是,包括:輸紙臺(1)通過位于輸紙臺上方的輸紙頭(3),將單張印品(2)送入加速部套(4),加速部套(4)將印品(2)加速到與第一輸送皮帶(6)同樣的線速度后輸送至于糾偏部套(5),經糾偏后的印品(2)被送至第一輸送皮帶(6),噴碼裝置(7)、噴碼品級檢測裝置(8)和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順序設置于第一輸送皮帶(6)上方,第一輸送皮帶(6)下方設有第一吸風盒(9),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后設置有固化干燥裝置(11),固化干燥裝置(11)位于第二輸送皮帶(13)上方,在第二輸送皮帶(13)的下方,設置有第二吸風盒(12),在第二輸送皮帶(13)后設置有第三輸送皮帶(16),排廢門控制氣缸(15)設置于第三輸送皮帶(16)靠近第二輸送皮帶(13)一端的上方,排廢門控制氣缸(15)驅動排廢門(14)打開或關閉,排廢門(14)下方設置有廢品收集箱(17),第四輸送皮帶(19)和第五輸送皮帶(20)設置于第三輸送皮帶(16)后,第四輸送皮帶(19)設置于廢品收集皮帶(22)和第三輸送皮帶(16)之間,第五輸送皮帶(20)設置于成品收集皮帶(21)第三輸送皮帶(16)之間,排廢吹氣管(18)設置于第五輸送皮帶(20)靠近第三輸送皮帶(16)的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能用于單張紙品的雙排廢噴碼檢品一體機,其特征是,包括:輸紙臺(I)通過位于輸紙臺上方的輸紙頭(3),將單張印品(2)送入加速部套(4),加速部套(4)將印品(2)加速到與第一輸送皮帶(6)同樣的線速度后輸送至于糾偏部套(5),經糾偏后的印品(2)被送至第一輸送皮帶(6),噴碼裝置(7)、噴碼品級檢測裝置(8)和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順序設置于第一輸送皮帶(6)上方,第一輸送皮帶(6)下方設有第一吸風盒(9),視覺圖像檢測裝置(10)后設置有固化干燥裝置(11),固化干燥裝置(11)位于第二輸送皮帶(13)上方,在第二輸送皮帶(13)的下方,設置有第二吸風盒(12),在第二輸送皮帶(13)后設置有第三輸送皮帶(16),排廢門控制氣缸(15)設置于第三輸送皮帶(16)靠近第二輸送皮帶(13) —端的上方,排廢門控制氣缸(15)驅動排廢門(14)打開或關閉,排廢門(14)下方設置有廢品收集箱(17),第四輸送皮帶(19)和第五輸送皮帶(20)設置于第三輸送皮帶(16)后,第四輸送皮帶(19)設置于廢品收集皮帶(22)和第三輸送皮帶(16)之間,第五輸送皮帶(20)設置于成品收集皮帶(21)第三輸送皮帶(16)之間,排廢吹氣管(18)設置于第五輸送皮帶(20)靠近第三輸送皮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寧,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耀科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