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0340801 閱讀: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4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鉆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包括套管鉗和焊接于其后部下端的懸掛底座,懸掛底座下部鉸接有扭矩變送器,扭矩變送器內插接扭臂,所述懸掛底座為圓環腔體結構并且腔體上端部制有對稱的一組帶銷軸孔一固定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特點是這種套管鉗背鉗結構簡單,安裝、操作方便,能夠實現采集扭矩功能,避免作業過程中的傳感器的碰撞套管鉗的撞擊,減少鋼絲繩的使用,有效地保護了設備、人員安全。(*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
    本技術屬于鉆井
    ,涉及一種用于下套管過程中對扭矩進行采集的裝置。
    技術介紹
    在鉆井下套管作業過程中,因鉆井設計更改等原因,普遍開始下小尺寸油管,目前所使用的油管鉗不能在作業中采集扭矩。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套管鉗實現如油管鉗一樣的工作方式,并且可以采集扭矩。每一種油(套)管鉗均有自己的設計工作范圍,目前使用的部分油管鉗在設計時沒有提供扭矩采集功能,不利于現場下套管數據檢測,保證套管入井質量。然而現有的扭矩測量裝置產品對應的套管鉗原廠設計只適合中等尺寸(7寸,51/2寸套管,更小尺寸對于套管鉗來說,其轉速、扭力均大于油管鉗,由于現有測量時高速上扣過程中對小尺寸油套管沒有保護,下部備鉗不能使套管鉗在上扣過程中固定,也不能擺動對套管的損害,并且一般也不能通過下部采集壓力扭矩值不能提供圈數扭矩值,不能確保套管入井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以解決現在鉆井作業施工過程對管柱扭矩情況便捷監測,管柱安全性評估缺乏數據支持的困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包括套管鉗和焊接于其后部下端的懸掛底座,懸掛底座下部鉸接有扭矩變送器,扭矩變送器內插接扭臂,所述懸掛底座為圓環腔體結構、并且腔體上端部制有對稱的一組帶銷軸孔一的固定座;所述扭矩變送器為內外筒分體結構,包括扭矩變送器外筒的前后表面上看開設有對稱的窗口,扭矩變送器外筒的左右側面各設置有頂部開設銷軸孔二的承重肋,該承重肋沿扭矩變送器外筒的軸向延伸;所述扭矩變送器外筒具有筒底;筒底向上延伸的設有可供扭矩變送器內筒工作的前后對稱的窗口,上端口處設置有支撐桿一,該支撐桿一與扭矩變送器外筒的徑向中心相交;所述扭矩變送器外筒內同軸套有扭矩變送器內筒;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上端口處設置有與其徑向中心相交的支撐桿二;支撐桿二置于支撐桿一的正下方且彼此平行;所述支撐桿一與支撐桿二通過卡簧組連接;所述銷軸孔二與銷軸孔一匹配并插入有銷軸一;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一側向內靠近徑向中心處軸向制有容置槽;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徑向制有扭臂孔;所述容置槽右側面中部與扭臂孔左側相通交匯;所述扭臂孔插入扭臂;所述容置槽內嵌合扭矩傳感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這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本技術的特點是這種套管鉗背鉗結構簡單,安裝、操作方便,能夠實現采集扭矩功能,避免作業過程中的傳感器的碰撞套管鉗的撞擊,減少鋼絲繩的使用,有效地保護了設備、人員安全。對應的套管鉗原廠設計適合中等尺寸(7寸,5 1/2寸套管,更小尺寸對于套管鉗來說,其轉速、扭力均大于油管鉗,本產品提供高速上扣過程中對小尺寸油套管的保護,下部備鉗不僅可以使套管鉗在上扣過程中固定,減少擺動對套管的損害,更可以通過下部采集壓力扭矩值,還可提供圈數扭矩值,更加確保套管入井質量。【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扭矩變送器拆分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套管鉗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扭矩變送器內外筒套接狀態主視圖。圖4是圖1的扭矩變送器內外筒套接狀態側視圖。圖5是圖1的扭矩變送器內外筒套接狀態府視圖。圖6是扭矩變送器內筒局剖視圖。圖7是圖6的A-A向剖視圖。圖8是扭臂安裝示意圖。其中:1、套管鉗;2、懸掛底座;3、扭矩變送器;4、扭臂;5、固定座;6、銷軸孔一 ;7、扭矩變送器外筒;8、銷軸孔二;9、承重肋;10、支撐桿一;11、支撐桿二;12、扭矩變送器內筒;13、銷軸一;14、容置槽;15、扭臂孔;16、扭矩傳感器;17、固定孔;18、扭臂桿;19、右鄂板;2 O、左鄂板21、上筋板;22、下筋板;23、筋板;24、鏈一;25、鏈二;26、銷軸二 ;27、右鄂板固定孔;28左鄂板固定孔;C、支撐板;D、后板;E、撐板。【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圖1-8描述。一種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包括套管鉗I和焊接于其后部下端的懸掛底座2,懸掛底座2下部鉸接有扭矩變送器3,扭矩變送器3內插接扭臂4,所述懸掛底座2為圓環腔體結構、并且腔體上端部制有對稱的一組帶銷軸孔一 6的固定座5 ;所述扭矩變送器3為內外筒分體結構,包括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前后表面上看開設有對稱的窗口,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左右側面各設置有頂部開設銷軸孔二 8的承重肋9,該承重肋9沿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軸向延伸;所述扭矩變送器外筒7具有筒底;筒底向上延伸的設有可供扭矩變送器內筒12工作的前后窗口,上端口處設置有支撐桿一 10,該支撐桿一 10與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徑向中心相交;所述扭矩變送器外筒7內同軸套有扭矩變送器內筒12 ;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上端口處設置有與其徑向中心相交的支撐桿二 11 ;支撐桿二 11置于支撐桿一 10的正下方且彼此平行;所述支撐桿一 10與支撐桿二 11通過卡簧組12連接;所述銷軸孔二 8與銷軸孔一6匹配并插入有銷軸一 13 ;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 —側向內靠近徑向中心處軸向制有容置槽14 ;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徑向制有扭臂孔15 ;所述容置槽14右側面中部與扭臂孔15左側相通交匯;所述扭臂孔15插入扭臂4 ;所述容置槽14內嵌合扭矩傳感器16。該方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測量較大范圍的扭矩,優選的可拆卸結構使得測量和組裝拆卸及維修都很方便。實施例二,結合附圖1-8描述。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所述扭臂4由扭臂桿18、右鄂板19和左鄂板20連接構成的分體式結構,其中:扭臂桿18的一端設置有一銷孔17,另一端設置有右鄂板固定孔27和左鄂板固定孔28。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內上下制有與容置槽14左側臂連接的上筋板21和下筋板22 ;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內制有與扭臂孔15右側連接的筋板23。所述容置槽14整體呈矩形并且一端為盲孔;所述扭臂孔15整體呈矩形,其內插有扭臂桿18;扭臂桿18呈矩形。所述承重肋9鉸接有通過鏈一 24連接的銷軸13。所述扭臂桿18右端設置有的固定孔17通過帶有鏈二 25的銷軸二 26與扭矩變送器外筒7底部連接。工作時,左右鄂板卡住油管節箍處,左鄂板在右鄂板的作用下,被以一定的壓力鎖緊在油管上,該壓力可保證扭臂始終牢靠固定在油管外壁,不能隨意活動。當進行上扣作業時,套管鉗咬緊油管單根進行旋轉,隨著油管扣逐漸上緊套管鉗帶動扭矩變送器外筒向下移動,由于扭臂固定于扭矩變送器內筒上行,遇外筒上臺肩時,內筒停止上行。支座內筒的運行范圍在一根套管單根上扣運行活動范圍之內,一般不與上部下部臺階接觸。當上扣作業進行到最后時,套管鉗帶動扭矩變送器外筒進行動作,隨著扭矩增大,與扭臂之間會產生扭力,扭力通過扭臂桿作用于與之相連接的壓力傳感器,隨之產生扭矩,在扭矩儀器上進行顯示。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技術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的限制,凡是與本技術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包括套管鉗(1)和焊接于其后部下端的懸掛底座(2),懸掛底座(2)下部鉸接有扭矩變送器(3),扭矩變送器(3)內插接扭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底座(2)為圓環腔體結構、并且腔體上端部制有對稱的一組帶銷軸孔一(6)的固定座(5);所述扭矩變送器(3)為內外筒分體結構,包括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前后表面上看開設有對稱的窗口,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左右側面各設置有頂部開設銷軸孔二(8)的承重肋(9),該承重肋(9)沿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軸向延伸;所述扭矩變送器外筒(7)具有筒底;筒底向上延伸的設有可供扭矩變送器內筒(12)工作的前后窗口,上端口處設置有支撐桿一(10),該支撐桿一(10)與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徑向中心相交;所述扭矩變送器外筒(7)內同軸套有扭矩變送器內筒(12);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上端口處設置有與其徑向中心相交的支撐桿二(11);支撐桿二(11)置于支撐桿一(10)的正下方且彼此平行;所述支撐桿一(10)與支撐桿二(11)通過卡簧組(12)連接;所述銷軸孔二(8)與銷軸孔一(6)匹配并插入有銷軸一(13);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一側向內靠近徑向中心處軸向制有容置槽(14);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徑向制有扭臂孔(15);所述容置槽(14)右側面中部與扭臂孔(15)左側相通交匯;所述扭臂孔(15)插入扭臂(4);所述容置槽(14)內嵌合扭矩傳感器(1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套管鉗背鉗扭矩測量裝置,包括套管鉗(I)和焊接于其后部下端的懸掛底座(2),懸掛底座(2)下部鉸接有扭矩變送器(3),扭矩變送器(3)內插接扭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底座(2)為圓環腔體結構、并且腔體上端部制有對稱的一組帶銷軸孔一(6)的固定座(5);所述扭矩變送器(3)為內外筒分體結構,包括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前后表面上看開設有對稱的窗口,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左右側面各設置有頂部開設銷軸孔二(8)的承重肋(9),該承重肋(9)沿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軸向延伸; 所述扭矩變送器外筒(7 )具有筒底;筒底向上延伸的設有可供扭矩變送器內筒(12 )工作的前后窗口,上端口處設置有支撐桿一(10),該支撐桿一(10)與扭矩變送器外筒(7)的徑向中心相交;所述扭矩變送器外筒(7)內同軸套有扭矩變送器內筒(12);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 )上端口處設置有與其徑向中心相交的支撐桿二(11); 支撐桿二(11)置于支撐桿一(10)的正下方且彼此平行; 所述支撐桿一(10)與支撐桿二(11)通過卡簧組(12)連接;所述銷軸孔二(8)與銷軸孔一(6)匹配并插入有銷軸一(13); 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側向內靠近徑向中心處軸向制有容置槽(14);所述扭矩變送器內筒(12)徑向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司文鵬劉建龍楊巍巍李欣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鉆井總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无码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 狠狠爱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 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电影在线播放无码| 特级无码a级毛片特黄|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