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主要由車體機構、拾球機構和折疊機構組成,車體機構是四輪小車,前輪轉動帶動拾球機構工作,拾球機構采用機械傳送帶方式,當拾球機前端的圈球桿碰到網球時,網球被趕到拾球皮帶下面,拾球皮帶壓住網球,并捻轉網球旋入網球入口,網球旋轉并逐漸頂開彈性壓板,進入到網球通道,再由拾球皮帶傳送網球上升到網球出口,最終進入到車箱體的空腔內;網球從接觸到拾球皮帶到滾進車箱體的空腔內的整個過程都處于擠壓的滾動狀態,以保證整個拾球動作的完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車輪為動力源,由人推車的簡單動作取代人工的不斷低頭彎腰集球、拾球,收球的復合動作,而且提高拾球效率。采用可折疊機構,能方便攜帶和存放。(*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網球訓練輔助器材,尤其是一種便于攜帶由滾筒轉動拾取網球的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
技術介紹
網球運動在我國越來越受到歡迎。參與網球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但訓練網球運動場地較大,滿場的的網球對拾球是件很困難的工作,每拾一球都需要人工低頭彎腰一次,而且體積龐大隨身攜帶不方便,急需能代替人工拾球還能便于攜帶的網球拾球設備,以滿足運動員和網球愛好者訓練的需要。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出現了幾種拾球機,但都只是將球集聚在一起,沒有解決完成拾球的工作,不方便攜帶。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該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不僅能代替人工拾球,而且便于攜帶,具有省力、高效的作用。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主要由車體機構、拾球機構和折疊機構組成,整個網球拾球機是左右對稱結構:形狀對稱,零件對稱,連接關系對稱。車體機構中:車箱體是前面和上面敞開的空腔六面體,呈“簸箕”狀,在車箱體內的兩側面板之間設有一水平圓柱凸臺,凸臺的中間是斷開的,凸臺分為左右兩段同軸的圓柱凸臺,在兩段圓柱凸臺內設有同軸的圓柱孔,圓柱孔內安裝有前輪軸,在伸出車箱體外的前輪軸兩端上各安裝有三個前輪軸承,其中外側的兩個前輪軸承固定連接前輪,內側的前輪軸承固定連接大帶輪,大帶輪和前輪由兩個大帶輪連接銷固定連接成一體;在車箱體的后底部固定安裝有后輪軸,在伸出車箱體外的后輪軸兩端各安裝有兩個后輪軸承,后輪軸承上固定連接后輪。拾球機構中:拾球架是拾球機構的主體支撐框架,拾球架是U形三面結構,兩側面形狀全等而對稱平行,另一面即為兩側面的連接面,設為底面,底面板的底面上設有一水平圓柱凸臺,凸臺的兩端是斷開的,圓柱凸臺內設有同軸的圓柱孔,圓柱凸臺和圓柱孔與車箱體上的圓柱凸臺和圓柱孔是同軸而且直徑對應相等,圓柱孔內安裝有前輪軸,拾球架能繞前輪軸轉動;在車箱體前底部的左右側面上各固定安裝有定位銷,定位銷是拾球架工作角度的定位件,即拾球架繞前輪軸轉動到拾球架兩側面板靠在定位銷上。拾球架的兩側面板的上端固定連接上滾筒軸,兩側面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滑動軸承,滑動軸承內安裝下滾筒軸,下滾筒軸能在滑動軸承內轉動,下滾筒軸的兩端由小帶輪連接銷固定連接有小帶輪,小帶輪與大帶輪由動力皮帶連接形成帶傳動;在拾球架兩側面板內側的下滾筒軸和上滾筒軸上左右對稱安裝有滾筒帶輪,同軸的兩滾筒帶輪之間設有滾筒,分別是上滾筒和下滾筒,滾筒與滾筒帶輪由滾筒連接銷固定連接,下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與下滾筒軸是鍵連接,上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與上滾筒軸之間設有滾筒軸承,同側的上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與下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由滾筒皮帶連接,形成皮帶傳動;下滾筒和上滾筒由拾球皮帶6連接,形成皮帶傳動。拾球架的底面板下端由5個壓板螺釘固定連接彈性壓板,彈性壓板具有彈性,彈性壓板與拾球皮帶6的下端形成網球入口 ;拾球架的底面板與拾球皮帶6之間的空腔形成網球通道,網球通道內的拾球架底面板上粘貼有貼面,貼面具有彈性;網球通道上頂處留有開口,設為網球出口,設拾球皮帶6的最低點距離地面的高度略小于網球的直徑大小。折疊機構中:在車箱體兩側面板的前部各連接有圈球桿座,圈球桿座上設有兩個開口槽,前面的開口槽的底部設有開口,后面的開口槽的右側設有開口,后面的開口槽插入到車箱體側面板上的定位銷內,前面的開口槽內設有鎖緊旋鈕,鎖緊旋鈕與車箱體側面板是螺紋連接,由鎖緊旋鈕的端面將圈球桿座壓緊在車箱體側面板上。圈球桿座另一端設有豎直的光孔,圈球桿兩端設有豎直的螺紋孔,鎖緊螺釘穿過圈球桿座的光孔旋入到圈球桿的螺紋孔,實現鎖死圈球桿座與圈球桿的位置;同理,延長桿的一端設有豎直的光孔,由另一個鎖緊螺釘穿過延長桿的光孔旋入到圈球桿的螺紋孔,實現鎖死圈球桿與延長桿的位置。鎖緊螺釘沒有擰緊時,圈球桿和延長桿均可繞鎖緊螺釘旋轉;由左右兩側的圈球桿座、圈球桿、延長桿和鎖緊螺釘連接構成一個外大內小的扇形圈球區域。在車箱體兩側面板的后部各由支臂鎖緊螺釘鉸鏈連接有支桿,支桿與支撐臂由另一支臂鎖緊螺釘鉸鏈連接,左右兩個支撐臂上端固定連接有手推桿,支撐臂中部設有卡槽,支撐臂前端鉸接在上滾筒軸上;車箱體、拾球架、支撐臂和支桿構成四桿機構,支臂鎖緊螺釘擰緊后,拾球架、支撐臂和支桿相對車箱體位置固定,在車箱體和拾球架的兩側面板、支撐臂和支桿上安裝有柔性的紗網,紗網具有柔性和彈性并能折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車輪為動力源,通過將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傳動方式和機構巧妙的應用,實現了拾球工作的機械化和先進性,由人推車的簡單動作取代人工的不斷低頭彎腰集球、拾球,收球的復合動作,采用可折疊機構,能方便攜帶和存放。【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表達外形整體結構的正面立體圖。圖2是主視圖,表達本技術的正面形狀和主要外部構成。圖3是圖2的A — A剖視圖,采用半剖視畫法,是俯視圖的投影方向。圖4是左視圖,表達本技術的側形狀和主要外部構成。圖5是右視圖,表達本技術的側形狀和主要外部構成。圖6是圖4的B — B剖視圖,采用全剖視畫法,是主視圖的投影方向。圖7是圖4的C 一C剖視圖,采用全剖視畫法,是主視圖的投影方向。圖8是圖6的D — D剖視圖,采用斜剖視的旋轉畫法。圖9是圖7的E — E剖視圖,采用斜剖視的旋轉畫法。圖10是本技術拾球工作的實施例。圖11-圖18是本技術圈球桿座、圈球桿、延長桿折疊收起的實施例。圖19-圖20是本技術手推桿、支撐臂、支桿、拾球架折疊收起的實施例。圖21-圖22是本技術便攜的實施例。圖中1.手推桿,2.支撐臂,3.支臂鎖緊螺釘,4.拾球架,5.上滾筒軸,6.拾球皮帶,7.圈球桿座,8.圈球桿,9.鎖緊螺釘,10.延長桿,11.滑動軸承,12.下滾筒軸,13.動力皮帶,14.小帶輪,15.開口槽,16.鎖緊旋鈕,17.前輪軸,18.前輪,19.車箱體,20.后輪軸,21.后輪,22.支桿,23.卡槽,24.彈性壓板,25.前輪軸承,26.后輪軸承,27.上滾筒,28.滾筒連接銷,29.下滾筒,30.定位銷,31.壓板螺釘,32.網球通道,33.大帶輪,34.網球,35.滾筒帶輪,36.滾筒皮帶,37.滾筒軸承,38.大帶輪連接銷,39.小帶輪連接銷,40.貼面?!揪唧w實施方式】在圖1至圖9中,表示本技術的構造組成和零部件的連接和位置關系,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主要由車體機構、拾球機構和折疊機構組成,車體機構包括兩個前輪18、兩個后輪21、一個前輪軸17、一個后輪軸20、一個車箱體19、三對前輪軸承25、兩對后輪軸承26、兩個大帶輪33、四個大帶輪連接銷38 ;拾球機構主要包括一個拾球架4、一個上滾筒27、一個下滾筒29、一個上滾筒軸5、一個下滾筒軸12、兩個小帶輪14、四個滾筒帶輪35、一條拾球皮帶6、兩條動力皮帶13、兩條滾筒皮帶36、兩個滑動軸承11、兩個滾筒軸承37、兩個小帶輪連接銷39、八個滾筒連接銷28、兩個定位銷30、一個彈性壓板24、五個壓板螺釘31、一個貼面40 ;折疊機構主要包括一個手推桿1、兩個支撐臂2、四個支臂鎖緊螺釘3、兩個圈球桿8、兩個支桿22、兩個圈球桿座7、四個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主要由車體機構、拾球機構和折疊機構組成,其特征是:整個網球拾球機是左右對稱結構:形狀對稱,零件對稱,連接關系對稱;車體機構中:車箱體是前面和上面敞開的空腔六面體,呈“簸箕”狀,在車箱體內的兩側面板之間設有一水平圓柱凸臺,凸臺的中間是斷開的,凸臺分為左右兩段同軸的圓柱凸臺,在兩段圓柱凸臺內設有同軸的圓柱孔,圓柱孔內安裝有前輪軸,在伸出車箱體外的前輪軸兩端上各安裝有三個前輪軸承,其中外側的兩個前輪軸承固定連接前輪,內側的前輪軸承固定連接大帶輪,大帶輪和前輪由兩個大帶輪連接銷固定連接成一體;在車箱體的后底部固定安裝有后輪軸,在伸出車箱體外的后輪軸兩端各安裝有兩個后輪軸承,后輪軸承上固定連接后輪;拾球機構中:拾球架是拾球機構的主體支撐框架,拾球架是U形三面結構,兩側面形狀全等而對稱平行,另一面即為兩側面的連接面,設為底面,底面板的底面上設有一水平圓柱凸臺,凸臺的兩端是斷開的,圓柱凸臺內設有同軸的圓柱孔,圓柱凸臺和圓柱孔與車箱體上的圓柱凸臺和圓柱孔是同軸而且直徑對應相等,圓柱孔內安裝有前輪軸,拾球架能繞前輪軸轉動;在車箱體前底部的左右側面上各固定安裝有定位銷,定位銷是拾球架工作角度的定位件,即拾球架繞前輪軸轉動到拾球架兩側面板靠在定位銷上;拾球架的兩側面板的上端固定連接上滾筒軸,兩側面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滑動軸承,滑動軸承內安裝下滾筒軸,下滾筒軸能在滑動軸承內轉動,下滾筒軸的兩端由小帶輪連接銷固定連接有小帶輪,小帶輪與大帶輪由動力皮帶連接形成帶傳動;在拾球架兩側面板內側的下滾筒軸和上滾筒軸上左右對稱安裝有滾筒帶輪,同軸的兩滾筒帶輪之間設有滾筒,分別是上滾筒和下滾筒,滾筒與滾筒帶輪由滾筒連接銷固定連接,下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與下滾筒軸是鍵連接,上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與上滾筒軸之間設有滾筒軸承,同側的上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與下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由滾筒皮帶連接,形成皮帶傳動;下滾筒和上滾筒由拾球皮帶連接,形成皮帶傳動;拾球架的底面板下端由5個壓板螺釘固定連接彈性壓板,彈性壓板具有彈性,彈性壓板與拾球皮帶的下端形成網球入口;拾球架的底面板與拾球皮帶之間的空腔形成網球通道,網球通道內的拾球架底面板上粘貼有貼面,貼面具有彈性;網球通道上頂處留有開口,設為網球出口,設拾球皮帶的最低點距離地面的高度略小于網球的直徑大?。徽郫B機構中:在車箱體兩側面板的前部各連接有圈球桿座,圈球桿座上設有兩個開口槽,前面的開口槽的底部設有開口,后面的開口槽的右側設有開口,后面的開口槽插入到車箱體側面板上的定位銷內,前面的開口槽內設有鎖緊旋鈕,鎖緊旋鈕與車箱體側面板是螺紋連接,由鎖緊旋鈕的端面將圈球桿座壓緊在車箱體側面板上;圈球桿座另一端設有豎直的光孔,圈球桿兩端設有豎直的螺紋孔,鎖緊螺釘穿過圈球桿座的光孔旋入到圈球桿的螺紋孔,實現鎖死圈球桿座與圈球桿的位置;同理,延長桿的一端設有豎直的光孔,由另一個鎖緊螺釘穿過延長桿的光孔旋入到圈球桿的螺紋孔,實現鎖死圈球桿與延長桿的位置;鎖緊螺釘沒有擰緊時,圈球桿和延長桿均可繞鎖緊螺釘旋轉;由左右兩側的圈球桿座、圈球桿、延長桿和鎖緊螺釘連接構成一個外大內小的扇形圈球區域;在車箱體兩側面板的后部各由支臂鎖緊螺釘鉸鏈連接有支桿,支桿與支撐臂由另一支臂鎖緊螺釘鉸鏈連接,左右兩個支撐臂上端固定連接有手推桿,支撐臂中部設有卡槽,支撐臂前端鉸接在上滾筒軸上;車箱體、拾球架、支撐臂和支桿構成四桿機構,支臂鎖緊螺釘擰緊后,拾球架、支撐臂和支桿相對車箱體位置固定,在車箱體和拾球架的兩側面板、支撐臂和支桿上安裝有柔性的紗網,紗網具有柔性和彈性并能折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推便攜式網球拾球機,主要由車體機構、拾球機構和折疊機構組成,其特征是:整個網球拾球機是左右對稱結構:形狀對稱,零件對稱,連接關系對稱;車體機構中:車箱體是前面和上面敞開的空腔六面體,呈“簸箕”狀,在車箱體內的兩側面板之間設有一水平圓柱凸臺,凸臺的中間是斷開的,凸臺分為左右兩段同軸的圓柱凸臺,在兩段圓柱凸臺內設有同軸的圓柱孔,圓柱孔內安裝有前輪軸,在伸出車箱體外的前輪軸兩端上各安裝有三個前輪軸承,其中外側的兩個前輪軸承固定連接前輪,內側的前輪軸承固定連接大帶輪,大帶輪和前輪由兩個大帶輪連接銷固定連接成一體;在車箱體的后底部固定安裝有后輪軸,在伸出車箱體外的后輪軸兩端各安裝有兩個后輪軸承,后輪軸承上固定連接后輪;拾球機構中:拾球架是拾球機構的主體支撐框架,拾球架是U形三面結構,兩側面形狀全等而對稱平行,另一面即為兩側面的連接面,設為底面,底面板的底面上設有一水平圓柱凸臺,凸臺的兩端是斷開的,圓柱凸臺內設有同軸的圓柱孔,圓柱凸臺和圓柱孔與車箱體上的圓柱凸臺和圓柱孔是同軸而且直徑對應相等,圓柱孔內安裝有前輪軸,拾球架能繞前輪軸轉動;在車箱體前底部的左右側面上各固定安裝有定位銷,定位銷是拾球架工作角度的定位件,即拾球架繞前輪軸轉動到拾球架兩側面板靠在定位銷上;拾球架的兩側面板的上端固定連接上滾筒軸,兩側面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滑動軸承,滑動軸承內安裝下滾筒軸,下滾筒軸能在滑動軸承內轉動,下滾筒軸的兩端由小帶輪連接銷固定連接有小帶輪,小帶輪與大帶輪由動力皮帶連接形成帶傳動;在拾球架兩側面板內側的下滾筒軸和上滾筒軸上左右對稱安裝有滾筒帶輪,同軸的兩滾筒帶輪之間設有滾筒,分別是上滾筒和下滾筒,滾筒與滾筒帶輪由滾筒連接銷固定連接,下滾筒軸上的滾筒帶輪與下滾筒軸是鍵連接,上滾筒軸上的滾筒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宇,劉曉來,劉斐,孫學雁,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工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