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太陽光模擬器,包含:一長型燈管、一燈罩,以及一均光單元。該燈罩朝向該長型燈管彎曲形成二維的C型拋物面,該燈罩限定一焦距線,該長型燈管沿該焦距線設置,該C型拋物面具有一開口,該長型燈管被該燈罩圍繞于該開口內,由該長型燈管朝向該開口限定一光軸,該光軸與該焦距線垂直。該均光單元設置在該光軸上,使該長型燈管所發出的光線及受該燈罩反射的光線通過,而將光線均勻化地投射。藉由上述創新結構,該燈罩為二維的C型拋物面,且其延伸范圍可涵蓋該長型燈管周圍的大部分面積,能有效地將該長型燈管的光線向前反射。而且該燈罩設計能簡化元件數量,要進行光學曲率調整設計時也較為容易,可達到最佳化的反射光線效果,使光線均勻投射。(*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太陽光模擬器,包含:一長型燈管、一燈罩,以及一均光單元。該燈罩朝向該長型燈管彎曲形成二維的C型拋物面,該燈罩限定一焦距線,該長型燈管沿該焦距線設置,該C型拋物面具有一開口,該長型燈管被該燈罩圍繞于該開口內,由該長型燈管朝向該開口限定一光軸,該光軸與該焦距線垂直。該均光單元設置在該光軸上,使該長型燈管所發出的光線及受該燈罩反射的光線通過,而將光線均勻化地投射。藉由上述創新結構,該燈罩為二維的C型拋物面,且其延伸范圍可涵蓋該長型燈管周圍的大部分面積,能有效地將該長型燈管的光線向前反射。而且該燈罩設計能簡化元件數量,要進行光學曲率調整設計時也較為容易,可達到最佳化的反射光線效果,使光線均勻投射。【專利說明】太陽光模擬器
本技術是有關于一種光線的模擬器,特別是指一種能發出太陽光光譜的太陽光模擬器。技術背景已知太陽光模擬器可仿真發射出接近太陽光光譜的光線,可應用于太陽能電池的電性及轉換效率的檢測。參閱圖1,為一種已知太陽光模擬器,主要包含一光源11、一燈罩12,以及一圖未示且用于使光線均勻的均光單元。該光源11為燈泡式并且為點光源,該燈罩12則為三維立體形狀的非球面鏡,圍繞在該光源11的上下左右周圍,以將該光源11的光線朝前反射。除了采用上述燈泡式光源之外,另外一種已知太陽光模擬器的光源則采用長型燈管,例如圖2所示的美國專利US6548819號專利案,其結構主要包含:數個光源13、數個平面鏡14,以及數個光譜過濾片15。該等光源13分別為一長型燈管,并藉由該等平面鏡14反射光線。但由于設置數個平面鏡14時,各平面鏡14之間的夾角必須配合才能達到最佳化反射光線效果,造成在調整上較麻煩,如此亦導致照射面上的光均勻度較不易調整,容易使照射面的光均勻度不佳;此外,設置數個平面鏡14還使元件數量不夠精簡。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結構創新、光均勻度佳、元件精簡的太陽光模擬器。于是,本技術太陽光模擬器,包含:一長型燈管、一燈罩,以及一均光單兀。該燈罩朝向該長型燈管彎曲形成二維的C型拋物面,該燈罩限定一焦距線,該長型燈管沿該焦距線設置,該C型拋物面具有一開口,該長型燈管被該燈罩圍繞于該開口內,由該長型燈管朝向該開口限定一光軸,該光軸與該焦距線垂直。該均光單元設置在該光軸上,使該長型燈管所發出的光線及受該燈罩反射的光線通過,而將光線均勻化地投射。本技術的功效:藉由上述創新結構,該燈罩為二維的C型拋物面,且其延伸范圍可涵蓋該長型燈管周圍的大部分面積,能有效地將該長型燈管的光線向前反射。而且該燈罩設計能簡化元件數量,要進行光學曲率調整設計時也較為容易,可達到最佳化的反射光線效果,使光線均勻投射。【專利附圖】【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其它的特征及功效,將于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種已知太陽光模擬器的部分元件的立體圖;圖2是另一種已知太陽光模擬器的側視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太陽光模擬器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后視立體分解圖;圖4是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及圖5是本技術太陽光模擬器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附圖符號說明】2............長型燈管3............燈罩30..........開口31..........第一罩部32..........第二罩部33..........反射面34..........連接部位4............均光單元41..........蒼蠅眼透鏡411........透鏡單元 5............調整板51..........板本體52..........遮蔽部521........格點6............聚光透鏡7............調整膜71..........膜本體72..........遮蔽部721........格點81..........焦距線L............光軸。【具體實施方式】在本技術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不。參閱圖3、4,本技術太陽光模擬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長型燈管2、一燈罩3、一均光單兀4、一調整板5,以及一聚光透鏡6。在以下說明內容中,以該長型燈管2往該調整板5的方向為前方,亦即,整體光線的前進方向為前方。該長型燈管2軸向延伸呈長管狀,其為一種弧光燈,主要是藉由電力在氬或氖氣中激發水銀蒸氣,以產生電漿并發出短波紫外線,紫外線被燈管內的磷吸收后即發出可見光以照明。該長型燈管2內設有圖未示的安定器與啟動器,能配合產生瞬間高壓而將氣體電離,藉由此瞬時高能量能使該長型燈管2快速點亮發光。該長型燈管2的燈弧(Lamp Arc,指燈管正、負極距離)長度大于20mm,較佳地可為50mnT2000mm。該燈罩3為一體成型,朝向該長型燈管2彎曲形成二維的C型拋物面,且該C型拋物面具有一開口 30。該燈罩3限定一焦距線81,該焦距線81的延伸方向平行該長型燈管2的延伸方向。該長型燈管2被該燈罩3圍繞于該開口 30內,并且沿該焦距線81設置,如此使該長型燈管2發出且被該燈罩3反射的光線,可呈平行光線射出。由該長型燈管2朝向該開口 30限定一光軸L,該光軸L與該焦距線81垂直,該光軸L即為本技術該太陽光模擬器整個光學系統的光軸。而該焦距線81為該燈罩3的C型拋物面的數個焦點的聯機。該燈罩3包括一延伸于該長型燈管2上方的第一罩部31,以及一與該第一罩部31 —體連接且延伸于該長型燈管2下方的第二罩部32。該第二罩部32與該第一罩部31的一連接部位34位于該長型燈管2相反于該開口 30的一側。該第一罩部31與該第二罩部32共同界定一可反射該長型燈管2的光線且呈拋物面的反射面33,此與傳統的三維立體式燈罩(如圖1的燈罩12)不同。該均光單元4沿該光軸L而間隔設置在該長型燈管2前側,能使該長型燈管2所發出的光線及受該燈罩3反射的光線通過,而將光線均勻化地投射。該均光單元4包括二前后設置且可供該長型燈管2的光線通過的蒼蠅眼透鏡(Fly-Eye Lens) 41,每一蒼蠅眼透鏡41具有數個呈數組式排列的透鏡單元411,每一透鏡單元411即相當于一個小透鏡,因此每一蒼蠅眼透鏡41實際上是由數個數組式排列的小透鏡所組成。在此將較靠近該長型燈管2的該蒼蠅眼透鏡41稱為第一個蒼蠅眼透鏡41,而較遠離該長型燈管2的該蒼蠅眼透鏡41稱為第二個蒼蠅眼透鏡41。當該長型燈管2的光線通過該均光單元4時,該第一個蒼蠅眼透鏡41可藉由其數個透鏡單元411將光源的整個寬光束光線分為數個細光束光線,且每一細光束光線可受到與其位置對稱的其它細光束光線補償,從而可提高光均勻度;接著光線再受到該第二個蒼蠅眼透鏡41的修正與補償后通過該聚光透鏡6。因此,該均光單元4整體而言,可使通過光線形成數個細光束光線,并藉由對稱性地重迭與光線補償,達到提升光均勻度與亮度的功效。本技術該均光單元4的結構不限于本實施例的舉例,因為只要能將光線均勻投射的其它等效結構,皆可作為該均光單元4。補充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每一蒼蠅眼透鏡41的前表面與后表面都具有曲度,亦即為雙面曲率。但實施時每一蒼蠅眼透鏡41也可以為單面曲率,亦即,每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光模擬器,包含:一長型燈管;一燈罩,朝向該長型燈管彎曲形成二維的C型拋物面,該燈罩限定一焦距線,該長型燈管沿該焦距線設置,該C型拋物面具有一開口,該長型燈管被該燈罩圍繞于該開口內,由該長型燈管朝向該開口限定一光軸,該光軸與該焦距線垂直;及一均光單元,設置在該光軸上,使該長型燈管所發出的光線及受該燈罩反射的光線通過,而將光線均勻化地投射。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松楠,
申請(專利權)人:日測光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