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照明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有效匯聚光線、光損失較小、照射距離較長、同時有效降低發光裝置功率;包括引光罩、反光罩和發光裝置,引光罩為簡狀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引光罩,反光罩為半球面型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反光罩;引光罩上垂直插入有環狀的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聚光鏡和第二聚光鏡;發光裝置包括支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支桿貫穿固定在反光罩上、并且支桿與引光罩的軸向垂直,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對稱設置在支桿的一端、并且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位于引光罩軸心的軸向上,第一光源為短波光源,第二光源為長波光源。(*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照明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本技術的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有效匯聚光線、光損失較小、照射距離較長、同時有效降低發光裝置功率;包括引光罩、反光罩和發光裝置,引光罩為簡狀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引光罩,反光罩為半球面型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反光罩;引光罩上垂直插入有環狀的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聚光鏡和第二聚光鏡;發光裝置包括支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支桿貫穿固定在反光罩上、并且支桿與引光罩的軸向垂直,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對稱設置在支桿的一端、并且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位于引光罩軸心的軸向上,第一光源為短波光源,第二光源為長波光源。【專利說明】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
本技術涉及照明裝置
,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遠程照明燈是一種用于提供長距離照明工作的燈具,因其具有優異的聚光性能,而廣泛應用于建筑物、安全防護、演藝演出等行業中;現有技術的遠程照明燈,通常包括燈罩以及設置在燈罩中的發光裝置,燈罩的內側通常為半球面型、并且還貼附有反光材料,然而這種遠程照射燈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光線平行效果較差,難以被有效匯聚,同時燈罩內光損失較多的問題,進而導致照射距離較短,為了提高照射距離,不得不增大發光裝置的功率,這樣卻又導致了資源浪費同時也提高了遠程照明燈的發熱量。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有效匯聚光線、光損失較小、照射距離較長、同時有效降低發光裝置功率的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本技術的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包括引光罩、反光罩和發光裝置,所述引光罩為筒狀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引光罩,所述反光罩為半球面型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反光罩,所述引光罩和反光罩的反光面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光罩的環形內側面以及所述反光罩的內側半球面上,所述反 光罩密封在所述引光罩的一端、并且所述反光罩與所述引光罩的內徑相等;所述引光罩上垂直插入有環狀的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所述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聚光鏡和第二聚光鏡,所述第一聚光鏡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聚光鏡的焦距;所述發光裝置包括支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支桿貫穿固定在所述反光罩上、并且所述支桿與所述引光罩的軸向垂直,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對稱設置在所述支桿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位于所述引光罩軸心的軸向上,所述第一光源為短波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為長波光源。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均在一側設置有手柄,所述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上具有手柄的一側為尾側、并且另一側為頂側,所述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的尾側的厚度大于頂側的厚度,所述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的尾側還均設置有引導斜面,所述引光罩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頂側相插接的卡槽。進一步的,所述反光罩的端部固定有環狀的安裝底座,所述安裝底座螺紋安裝在所述引光罩上。進一步的,所述引光罩的端部通過轉軸連接有濾光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常反光罩內以鋁板作為反光材質,而本技術采用鋼化反光玻璃作為反光材質,一方面無需在外側安裝其他金屬材質作為保護罩,結構簡單,另一方面玻璃的反光效果較鋁板好,光損失少,使得反光罩使用時不會產生大量熱量,相同照射照射強度下,光源所需功率減小,而引光罩也使光線在引光罩內匯聚,減少光損失;第一聚光鏡具有將光源散射的光線匯聚成束的作用,第二聚光鏡則進一步將匯聚成束的光線調整為平行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采用不同波長的光,可以在不同環境狀況下開啟不同的光源,或是同時開啟以達到最大照射距離,例如霧天開啟長波光源以保證照射質量,晴天時開啟短波以達到最大照射距離。【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包括引光罩1、反光罩2和發光裝置3,引光罩I為筒狀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引光罩,反光罩2為半球面型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反光罩,引光罩I和反光罩2的反光面分別設置在引光罩的環形內側面以及反光罩的內側半球面上,反光罩2密封在引光罩I的一端、并且反光罩2與引光罩I的內徑相等;弓丨光罩I上垂直插入有環狀的第一聚光鏡座11和第二聚光鏡座12,第一聚光鏡座11和第二聚光鏡座12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聚光鏡13和第二聚光鏡14,第一聚光鏡13的焦距小于第二聚光鏡14的焦距;發光裝置3包括支桿31、第一光源32和第二光源33,支桿31貫穿固定在反光罩2上、并且支桿31與引光罩I的軸向垂直,第一光源32和第二光源33對稱設置在支桿31的一端、并且第一光源32和第二光源33均位于引光罩軸心的軸向上,第一光源32為短波光源,第二光源33為長波光源;支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控制開關;通常反光罩內以鋁板作為反光材質,而本技術采用鋼化反光玻璃作為反光材質,一方面無需在外側安裝其他金屬材質作為保護罩,結構簡單,另一方面玻璃的反光效果較鋁板好,光損失少,使得反光罩使用時不會產生大量熱量,相同照射照射強度下,光源所需功率減小,而引光罩也使光線在引光罩內匯聚,減少光損失;第一聚光鏡具有將光源散射的光線匯聚成束的作用,第二聚光鏡則進一步將匯聚成束的光線調整為平行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采用不同波長的光,可以在不同環境狀況下開啟不同的光源,或是同時開啟以達到最大照射距離,例如霧天開啟長波光源以保證照射質量,晴天時開啟短波以達到最大照射距離。為了保證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插接位置的準確性,同時方便臨時替換聚光鏡,本技術的新型遠程照明裝置,第一聚光鏡座11和第二聚光鏡座12均在一側設置有手柄,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上具有手柄的一側為尾側、并且另一側為頂側,第一聚光鏡座11和第二聚光鏡座12的尾側的厚度大于頂側的厚度,第一聚光鏡座11和第二聚光鏡座12的尾側還均設置有引導斜面,引光罩的內側設置有與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頂側相插接的卡槽,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與引光罩之間可設置有相互卡接固定的夾具。本技術的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反光罩2的端部固定有環狀的安裝底座21,安裝底座21螺紋安裝在引光罩上。本技術的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引光罩I的端部通過轉軸連接有濾光鏡15 ;這樣,可以通過濾光鏡來變更照射光線的顏色或強度,以滿足不同需求。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光罩、反光罩和發光裝置,所述引光罩為筒狀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引光罩,所述反光罩為半球面型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反光罩,所述引光罩和反光罩的反光面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光罩的環形內側面以及所述反光罩的內側半球面上,所述反光罩密封在所述引光罩的一端、并且所述反光罩與所述引光罩的內徑相等;所述引光罩上垂直插入有環狀的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所述第一聚光鏡座和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遠程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光罩、反光罩和發光裝置,所述引光罩為筒狀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引光罩,所述反光罩為半球面型結構的鋼化反光玻璃反光罩,所述引光罩和反光罩的反光面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光罩的環形內側面以及所述反光罩的內側半球面上,所述反光罩密封在所述引光罩的一端、并且所述反光罩與所述引光罩的內徑相等;所述引光罩上垂直插入有環狀的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所述第一聚光鏡座和第二聚光鏡座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聚光鏡和第二聚光鏡,所述第一聚光鏡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聚光鏡的焦距;所述發光裝置包括支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支桿貫穿固定在所述反光罩上、并且所述支桿與所述引光罩的軸向垂直,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對稱設置在所述支桿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位于所述引光罩軸心的軸向上,所述第一光源為短波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為長波光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談立云,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古鎮冉冉燈飾廠,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