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的單排削室鉆頭:材質選擇、下料、焊接、熱處理、外徑磨光、探傷檢測、精磨外徑、尺寸檢測、切割前刀面、前刀面打磨拋光、刃磨后角和峰角、檢驗、覆涂層;選用鎢鋼棒或高速工具高性能材質的合金作坯料,鉆柄用一般合金,刃體用高性能合金,兩部分焊接;將鉆柄直徑加粗,刃體與鉆柄之間設過渡圓錐體,刃體直徑約等于工件直徑,刃體磨掉三分之一,成半圓柱體;前角γ為0°;后角α是指主后面與切削平面之間的夾角,后角α10~15°;峰角ψ118°刃體部和鉆柄部的材質焊接和熱處理,外徑磨光探傷檢測,合格后精磨外徑,刃體部沿略高于軸線平面0.05進行慢走絲切割打磨拋光,刃磨后角和峰角。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加工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的單排削室鉆頭:材質選擇、下料、焊接、熱處理、外徑磨光、探傷檢測、精磨外徑、尺寸檢測、切割前刀面、前刀面打磨拋光、刃磨后角和峰角、檢驗、覆涂層;選用鎢鋼棒或高速工具高性能材質的合金作坯料,鉆柄用一般合金,刃體用高性能合金,兩部分焊接;將鉆柄直徑加粗,刃體與鉆柄之間設過渡圓錐體,刃體直徑約等于工件直徑,刃體磨掉三分之一,成半圓柱體;前角γ為0°;后角α是指主后面與切削平面之間的夾角,后角α10~15°;峰角ψ118°刃體部和鉆柄部的材質焊接和熱處理,外徑磨光探傷檢測,合格后精磨外徑,刃體部沿略高于軸線平面0.05進行慢走絲切割打磨拋光,刃磨后角和峰角。【專利說明】一種加工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的單排削室鉆頭
本專利技術涉及連接器制造
。尤其涉及加工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的單排削室鉆頭。
技術介紹
毛細管插孔是特種連接器上的關鍵部件之一,毛細管插孔的內孔直徑尺寸通常在Φ0.2mm?Φ0.3mm,單邊壁厚約0.05mm,這種結構的毛細管插孔在機械加工時不僅要有精密的車床,精密車床在高速轉動時主軸的要求跳動量< 0.005mm,同時還要求有與之相匹配的微型高強度和高性能鉆頭。麻花鉆結構是最典型的鉆頭結構,它的適用范圍最廣,其刃體上的雙面螺旋槽具有很好的排削作用,但在鉆頭刃徑不變的情況下,雙面螺旋槽的容削室占據了一定比例的鉆頭實體,范圍在0.55D?0.9D之間,這就導致了麻花鉆的鉆芯直徑只有0.1D?0.45D,對于一些超小直徑的鉆頭,如果仍然按照麻花鉆的結構進行設計,就會大大降低鉆頭的扭矩抗力和沖擊抗力,在加工工件時鉆頭刃體部分極易折斷,不能滿足批量加工的需求,特別是在鉆頭直徑小于Φ0.3mm時,鉆芯直徑最大只有Φ0.135mm,實踐表明,用麻花鉆加工特種連接器的毛細管插孔時,根本就無法加工。本專利技術針對在這種情況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抗扭矩力強,抗沖擊力高,且具有很好排削性能的單排削室鉆頭,并可使系統性地推廣應用到同類毛細管零件的加工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主要是針對傳統麻花鉆加工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存在的缺陷問題,提供一種新穎結構的單排削室鉆頭, 材質的選擇:鉆頭材質可根據工件材質的力學性能而定,但是對于銅合金類毛細管工件,由于銅合金的硬度不高,切削性能好,對刀具的材質要求不高,此時可以選用硬質合金作為坯料。對于碳鋼或硬度比較大的材質工件,可選用鎢鋼棒或高速工具高性能材質的合金作為坯料,將鉆柄和刃體部分分開,鉆柄部分采用一般合金,刃體部分采用高性能材質的合金,兩部分進行焊接連接。結構設計:為了提高鉆柄的強度,將鉆柄直徑加粗,常取直徑尺寸為(Mmm?Φ 2_,刃體與鉆柄之間以一過渡圓錐體相連接,過渡圓錐體的錐面對工件排除的鐵削有導向作用。刃體直徑約等于工件直徑,并將刃體部分磨掉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刃體大于半圓柱體。刃磨參數:前刀面A Y,即鐵削沿起排起的表面,本結構鉆頭由于基面與前刀面平行,因此,前角Y為O。;后角α是指主后面與切削平面之間的夾角,為了減少加工時過渡面與后面的摩擦阻力,后角α取10?15° ;峰角Ψ,兩主切削刃之間的夾角,通常Ψ取118° ,此時鉆尖部分的定心最好,強度最聞,提聞使用壽命。制造流程:I)、本制造流程適用兩段式材質加工,首先將刃體部分和鉆柄部分的材質進行焊接和熱處理,并將外徑磨光,然后進行探傷檢測,此環節是為了避免內部組織之間有損傷,探傷合格后進行精磨外徑,最后將刃體部分的外徑也磨至需求尺寸。2)、將刃體部分沿略高于軸線平面0.05進行慢走絲切割,切割后的平面需要進行打磨拋光,因為此面為前刀面A Y,且前角Y為O。,若前刀面光潔度差會導致排削摩擦阻力大,直接會將鉆頭折斷。3)、刃磨后角和峰角。4)、覆涂層(可選項)。流程匯總:材質選擇、下料、焊接、熱處理、外徑磨光、探傷檢測、精磨外徑、尺寸檢測、切割前刀面、前刀面打磨拋光、刃磨后角和峰角、檢驗、覆涂層。采用本技術方案不僅能提高鉆頭的排削性能,降低鐵削與工件孔壁的摩擦力,還能提高鉆頭的扭矩抗力和沖擊抗力,實現毛細管的同軸度好,內孔尺寸穩定和孔壁光潔度高,以此滿足特種連接器毛細管的大批量加工,并實現當鉆尖磨損后可進行再修磨和快速更換的要求,減少設備運行的系統維護時間,節約成本。【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典型結構圖。圖2 a、圖2b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加工毛細管插孔單排削室鉆頭結構圖。圖2中:1_鉆柄、2-刃體焊接為一體。圖3a、圖3b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加工毛細管插孔鉆頭鉆尖刃口參數示意圖。圖3a、圖3b中:3.0-峰角、3.1-前刀面、3.2~后刀面、3.3_后角、3.4_工件材質、3.5-鐵削。【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加工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的單排削室鉆頭,它的工藝加工流程:材質選擇、下料、焊接、熱處理、外徑磨光、探傷檢測、精磨外徑、尺寸檢測、切割前刀面、前刀面打磨拋光、刃磨后角和峰角、檢驗、覆涂層。1、材質的選擇:鉆頭材質根據工件材質的力學性能而定,對于銅合金類毛細管工件,由于銅合金的硬度不高,切削性能好,對刀具的材質要求不高,此時選用硬質合金作為坯料。對于碳鋼或硬度比較大的材質工件,可選用鎢鋼棒或高速工具高性能材質的合金作為坯料,也可以將鉆柄和刃體部分分開,鉆柄部分采用一般合金,刃體部分采用高性能材質的合金,兩部分進行焊接連接。2、結構設計:為了提高鉆柄的強度,將鉆柄直徑加粗,常取直徑尺寸為cMmm?Φ 2_,刃體與鉆柄之間以一過渡圓錐體相連接,過渡圓錐體的錐面對工件排除的鐵削有導向作用。刃體直徑約等于工件直徑,并將刃體部分磨掉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刃體大于半圓柱體。3、刃磨參數(圖3):前刀面Ay,即鐵削沿起排起的表面,本結構鉆頭由于基面與前刀面平行,因此,前角Y為0° ;后角α是指主后面與切削平面之間的夾角,為了減少加工時過渡面與后面的摩擦阻力,后角α 3.3取10?15° ;峰角Ψ3.0,兩主切削刃之間的夾角Ψ取118°,此時鉆尖部分的定心最好,強度最聞,提聞使用壽命。4、制造流程:1)、本制造流程適用兩段式材質加工,首先將刃體部分和鉆柄部分的材質進行焊接和熱處理,并將外徑磨光,然后進行探傷檢測,此環節是為了避免內部組織之間有損傷,探傷合格后進行精磨外徑,最后將刃體部分的外徑也磨至需求尺寸。2)、將刃體部分沿略高于軸線平面0.05進行慢走絲切割,切割后的平面需要進行打磨拋光,因為此面為前刀面Αgamma3.1,且前角Y為O。,若前刀面光潔度差會導致排削摩擦阻力大,直接會將鉆頭折斷。3)、刃磨后角和峰角。4)、覆涂層。【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的單排削室鉆頭,其特征在于:它的加工流程:材質選擇、下料、焊接、熱處理、外徑磨光、探傷檢測、精磨外徑、尺寸檢測、切割前刀面、前刀面打磨拋光、刃磨后角和峰角、檢驗、覆涂層; 材質選擇:鉆頭材質對于碳鋼或硬度比較大的材質工件,選用鎢鋼棒或高速工具高性能材質的合金作為坯料,將鉆柄和刃體部分分開,鉆柄部分采用一般合金,刃體部分采用高性能材質的合金,兩部分進行焊接連接; 結構組成:為提高鉆柄的強度,將鉆柄直徑加粗,取直徑尺寸為Φ--~Φ2πιπι,刃體與鉆柄之間設一過渡圓錐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工特種連接器毛細管插孔的單排削室鉆頭,其特征在于:它的加工流程:材質選擇、下料、焊接、熱處理、外徑磨光、探傷檢測、精磨外徑、尺寸檢測、切割前刀面、前刀面打磨拋光、刃磨后角和峰角、檢驗、覆涂層;材質選擇:鉆頭材質對于碳鋼或硬度比較大的材質工件,選用鎢鋼棒或高速工具高性能材質的合金作為坯料,將鉆柄和刃體部分分開,鉆柄部分采用一般合金,刃體部分采用高性能材質的合金,兩部分進行焊接連接;結構組成:為提高鉆柄的強度,將鉆柄直徑加粗,取直徑尺寸為φ1mm~φ2mm,刃體與鉆柄之間設一過渡圓錐體相連接,過渡圓錐體的錐面對工件排除的鐵削有導向作用,刃體直徑約等于工件直徑,并將刃體部分磨掉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刃體大于半圓柱體;?刃磨參數:前刀面Aγ(3.1),即鐵削沿起排起的表面,本結構鉆頭由于基面與前刀面平行,因此,前角γ為0°;后角α(3.3)是指主后面與切削平面之間的夾角,為了減少加工時過渡面與后面的摩擦阻力,后角α(3.3)取10~15°;峰角ψ(3.0)是兩主切削刃之間的夾角ψ取118°,此時鉆尖部分的定心最好,強度最高,提高使用壽命;1)、本制造流程適用兩段式材質加工,先將刃體部分和鉆柄部分的材質進行焊接和熱處理,將外徑磨光后探傷檢測,合格后精磨外徑,最后將刃體部分的外徑也磨至需求尺寸;2)、將刃體部分沿略高于軸線平面0.05進行慢走絲切割,切割后的平面需要進行打磨拋光,此面為前刀面Aγ(3.1),且前角γ為0°,若前刀面光潔度差會導致排削摩擦阻力大,會將鉆頭折斷;3)、刃磨后角和峰角;4)、覆涂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光權,白文沼,
申請(專利權)人:遵義精星航天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