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具有對待煲食料進行冷藏保鮮且該待煲食料與烹飪用水分離設置的具有保鮮食料功能的智能電煲。其是在外殼內壁與內膽外壁之間設可通過循環管道定時向內膽吹入冷氣的制冷循環裝置,在外殼上設有與外供水管或儲水瓶相接的定時定量向內膽腔內注水的供水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在啟動烹飪前使放置在該內膽中的食料始終處于冷藏保鮮狀態,當需要烹飪時,將用水定量自動注入鍋中,實現主人下班到家即刻能享用剛烹制好的既新鮮又美味的佳肴。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包括手動、預約和無線實時控制電路的智能控制電路,其可根據需求更新烹飪程序實現真正的智能化,由此,使人們既可從煩瑣的烹飪家務中解脫出來,又無須擔心吃到不新鮮食料烹制出來的菜湯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具有保鮮食料功能的智能電煲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電子煲,特別涉及一種對待煲食料具有保鮮作用并能進行實時控制及預約定時控制的智能電子煲。
技術介紹
隨著上班族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現今很多人用于一日三餐的烹飪時間越來越少,因而,越來越多的智能烹具應運而生,諸如自動炒菜機、自動煲湯煲飯機、自動榨水果、蔬菜機和糕點制作機。但上述產品或多或少存在如下不足:I)將食料(米、面、菜、肉類或調配料)放入烹具中,需人工啟動烹飪。2)若上述烹具帶有定時啟動功能時,準備好并已投入烹具中的食料,在自動啟動烹飪前處于浸泡放置狀態,由此使由冰冷狀態的肉類會因浸泡在環境溫度的水中時間較久而變質和使浸泡在水中的米因浸泡時間較長導致做熟后的米飯失去香味,或者,使已烹好的食物置于烹具中保溫至到人們下班回到家中,由于烹好后的食物放置久了,其香味也會大打折扣。3)缺少自動向烹具中注水的功能。4)缺少遠程實時啟動或關閉的控制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對待煲食料進行冷藏保鮮且該待煲食料與烹飪用水分離設置的具有保鮮食料功能的智能電煲。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專利技術的具有保鮮食料功能的智能電煲,包括外殼、置于外殼里的內膽(4)、設置于內膽底部的加熱裝置和智能控制電路,在外殼內壁與內膽外壁之間設有可通過循環管道定時向內膽吹入冷氣的制冷循環裝置,該制冷循環裝置由密閉腔室、半導體制冷器、送風管、回風管、送風風扇和散熱風扇構成,所述半導體制冷器制冷側板為所述密閉腔室的一側壁,所述送風風扇置于該密閉腔室內,所述半導體制冷器散熱側板正對安裝在外殼壁上的散熱風扇;所述送風管的冷氣入口密封連接在該密閉腔室的一側,送風管的冷氣出口設置在所述內膽上方的鍋蓋上;所述回風管的回風入口設置在所述鍋蓋上所述冷氣出口的旁偵牝回風管的回風出口密封連接在所述密閉腔室上與所述冷氣入口相對的另一側,當所述鍋蓋密封罩扣在內膽上時,所述冷氣出口和回風入口正對所述內膽腔內;在所述送風管和回風管上設有單向閥;在該外殼上設有與外供水管或儲水瓶相接的進水口,在進水口與設于所述鍋蓋上的出水口之間還設有定時定量向內膽腔內注水的供水裝置。所述密閉腔室、半導體制冷器、送風風扇和散熱風扇置于外殼前部里側,所述供水裝置置于外殼后部;所述送風管和回風管均由盤繞于外殼與內膽之間的繞管和嵌于鍋蓋中的內置通道組成,所述繞管與內置通道相接處位于所述鍋蓋開啟閉合樞紐連接處。所述繞管為隔熱耐高溫的塑膠管或者由外壁纏繞保溫層的金屬管。所述冷氣出口與回風入口之間距離為50mm — 300mm。在所述密閉腔室與內膽外壁均設有保溫層。與所述智能控制電路相接的控制面板設置在外殼前部外側面上,所述智能控制電路包括手動控制電路、預約控制電路和無線實時控制電路。所述無線實時控制電路為遠程遙控裝置,其包括無線遙控發射機、無線遙控接收機和開關控制裝置,無線遙控發射機可為手機或網絡終端,無線接收機為手機芯片或網絡終端接口上的信號接收電路,手機芯片上的信號提示終端電路外接口與繼電開關控制裝置的外接電路聯接,繼電開關控制裝置的電路與所述智能控制電路相接。所述內膽為合金鍋、不銹鋼鍋或砂鍋。所述供水裝置包括供水管、單向閥和抽水泵,所述供水管由置于外殼后部的軟管和嵌入鍋蓋里的內置注水管組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將半導體制冷器應用于電煲中并且將其制冷端產生的冷氣通過保溫管道送入電煲的內鍋(即本專利技術的內膽中)中,使其具有在啟動烹飪前放置在該內鍋中的食料始終處于冷藏保鮮狀態,當到達設定的啟動烹飪時間或通過網絡遠程實時控制啟動烹飪時,再通過其上設置的供水裝置將儲存于該電煲外的用水定量自動注入所述內鍋中對食料開始烹制,由此實現主人下班到家即刻能夠享用上剛烹制好的既新鮮又美味的佳肴。本專利技術采用包括手動控制電路、預約控制電路和無線實時控制電路的智能控制電路,該智能控制電路可為用戶提供編程語言,用戶可根據需求更新烹飪程序(即可從網上下載新的煲湯、煮菜或煮飯程序),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變更啟動、慢火、大火、保溫時間來實現用戶確定的烹制程序,使該電煲完全實現真正的智能化,由此,使人們(尤其是上班一族)既可從煩瑣的烹飪家務中解脫出來,又無須擔心吃到不新鮮食料烹制出來的菜肴、煲湯或煮飯。【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平面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圖1的俯視力。附圖標記如下:外殼1、控制面板11、智能控制電路2、鍋蓋3、內膽4、制冷循環裝置5、半導體制冷器51、送風管52、回風管53、冷氣管54、回流管55、冷氣出口 56、回風入口 57、加熱裝置6、散熱風扇61、散熱孔62、供水裝置7、注水管71、抽水泵72、進水口 73、出水口 74、單向閥8。【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具有保鮮食料功能的智能電煲,是由外殼1、內膽4(即通俗稱呼的內鍋)、外殼I前側板上的控制面板11、制冷循環裝置5、供水裝置7、鍋蓋3、設于外殼I內的智能控制電路2和加熱裝置6構成。所述外殼I由現有技術中本領域常用的材料制作,其形狀可以是圓柱形桶,也可以是由圓柱形桶與帶斜面的圓臺形桶組合形(如圖1所示),所述控制面板11安裝在外殼I的前部,用戶可以通過對控制面板11上的按鈕設定烹飪程序。所述內膽4為合金鍋、不銹鋼鍋或砂鍋,其置于外殼I內按照常規設計確定的位置,所述加熱裝置6安裝在內膽4底部下方的支架墊上,在外殼I底部設有將加熱裝置6 —部分熱量散發于殼外空間的散熱孔62,圍繞內膽4外周壁設有由石棉材料制成的保溫層。所述制冷循環裝置5由密閉腔室(圖中未示出)、半導體制冷器51、送風管52、回風管53、送風風扇(圖中未示出)和散熱風扇61構成。密閉腔室安裝于外殼I前部,所述半導體制冷器51為市售產品,該半導體制冷器51制冷端溫度可降至(TC?一 10°C之間,該半導體制冷器51制冷側板可作為該密閉腔室的一個側壁,所述送風風扇置于該密閉腔室內,所述散熱風扇61置于外殼I前部里側(也可采用領市售的帶有散熱組件和送風組件的半導體制冷器51總成)。在該密閉腔室的相對兩側面上設有安裝將冷氣送往所述內膽4的送風管52和由內膽4回流循環空氣的回風管53,送風管52的冷氣入口與該密閉腔室相通,其間密封連接,回風管53的回風出口也與該密閉腔室相通,其間密封連接。所述送風管52和回風管53均由至少二段連接而成,一段為盤繞在外殼I與內膽4之間的繞管,另一段為嵌于鍋蓋3中的內置通道,所述繞管的始端連接在所述密封腔室上,其末端設于鍋蓋3與外殼I連接樞紐處并與內置通道相連接。所述繞管為隔熱耐高溫的塑膠管或者由外壁纏繞保溫層的金屬管。所述鍋蓋3的形狀、材質及扣在內膽4上與內膽4鍋口之間形成密封的連接結構和安全閥的設置,可按照現有技術中本領域常規技術設計。其不同之處在于,在鍋蓋3里設有所述內置通道,該內置通道分別為向內膽4鍋內輸入冷氣的冷氣管54、使送入內膽4鍋內的冷氣經與內膽4鍋內食料交換溫度后的多余空氣由內膽4鍋內排出的回流管55和向內膽4鍋內加水的注水管71。冷氣管54的冷氣出口 56、回流管55的回風入口 57和注水管71的出水口 74均設于鍋蓋3上正對所述內膽4鍋內的位置。冷氣管54、回流管55和注水管71可以是金屬管、塑膠管或與鍋蓋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保鮮食料功能的智能電煲,包括外殼(1)、置于外殼(1)里的內膽(4)、設置于內膽(4)底部的加熱裝置(6)和智能控制電路(2),其特征在于:在外殼(1)內壁與內膽(4)外壁之間設有可通過循環管道定時向內膽(4)吹入冷氣的制冷循環裝置(5),該制冷循環裝置(5)由密閉腔室、半導體制冷器(51)、送風管(52)、回風管(53)、送風風扇和散熱風扇(61)構成,所述半導體制冷器(51)制冷側板為所述密閉腔室的一側壁,所述送風風扇置于該密閉腔室內,所述半導體制冷器(51)散熱側板正對安裝在外殼(1)壁上的散熱風扇(61);所述送風管(52)的冷氣入口密封連接在該密閉腔室的一側,送風管(52)的冷氣出口(56)設置在所述內膽(4)上方的鍋蓋(3)上;所述回風管(53)的回風入口(57)設置在所述鍋蓋(3)上所述冷氣出口(56)的旁側,回風管(53)的回風出口密封連接在所述密閉腔室上與所述冷氣入口相對的另一側,當所述鍋蓋(3)密封罩扣在內膽(4)上時,所述冷氣出口(56)和回風入口(57)正對所述內膽(4)腔內;在所述送風管(52)和回風管(53)上設有單向閥(8);在該外殼(1)上設有與外供水管或儲水瓶相接的進水口(73),在進水口(73)與設于所述鍋蓋(3)上的出水口(74)之間還設有定時定量向內膽(4)腔內注水的供水裝置(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保鮮食料功能的智能電煲,包括外殼(I)、置于外殼(I)里的內膽(4)、設置于內膽(4)底部的加熱裝置(6)和智能控制電路(2),其特征在于:在外殼(I)內壁與內膽(4)外壁之間設有可通過循環管道定時向內膽(4)吹入冷氣的制冷循環裝置(5),該制冷循環裝置(5)由密閉腔室、半導體制冷器(51)、送風管(52)、回風管(53)、送風風扇和散熱風扇(61)構成,所述半導體制冷器(51)制冷側板為所述密閉腔室的一側壁,所述送風風扇置于該密閉腔室內,所述半導體制冷器(51)散熱側板正對安裝在外殼(I)壁上的散熱風扇(61);所述送風管(52)的冷氣入口密封連接在該密閉腔室的一側,送風管(52)的冷氣出口(56)設置在所述內膽(4)上方的鍋蓋(3)上;所述回風管(53)的回風入口(57)設置在所述鍋蓋(3)上所述冷氣出口(56)的旁側,回風管(53)的回風出口密封連接在所述密閉腔室上與所述冷氣入口相對的另一側,當所述鍋蓋(3)密封罩扣在內膽(4)上時,所述冷氣出口(56)和回風入口(57)正對所述內膽(4)腔內;在所述送風管(52)和回風管(53)上設有單向閥(8);在該外殼(I)上設有與外供水管或儲水瓶相接的進水口(73),在進水口(73)與設于所述鍋蓋(3)上的出水口(74)之間還設有定時定量向內膽(4)腔內注水的供水裝置(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鮮食料功能的智能電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閉腔室、半導體制冷器(51)、送風風扇和散熱風扇(61)置于外殼(I)前部里側,所述供水裝置(7)置于外殼⑴后部;所述送風管(52)和回風管(53)均由盤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光,張海洋,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創新先進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