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它是一種帶卡口的長條形盒子,利用卡口處的凸筋卡在配用的精裝本的暗線上,使本子與盒子聯為一體,盒內可放置一支筆。其優點是使本子附帶一支筆,方便使用,特別適用于人們外出、旅游、或臨時需要記錄的場合。另外,它還能增加本子的美觀和款式。所配用的本子可以是記事本、電話本、筆記本或日記本等。(*該技術在200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現用的記事本、電話本、筆記本等都沒有任何放筆的裝置,在某些情況如外出、旅游、或臨時需要記錄時,人們往往會為有本子而找不到筆而煩惱,有時甚至會耽誤事情。雖然現用的一些筆有夾持裝置,但將筆卡在本子上卻極易脫落丟失,因此,人們仍感到不太方便。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使本子攜帶筆,方便使用的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措施來實現一種帶卡口的長條形盒子,與所配用的本子長度相同,厚度則以容納一支筆的厚度為準,卡口部分的寬度則與本子的厚度相同,其卡口設在盒子的長邊處,利用卡口對內凸起的筋條卡在本子的暗線上,使盒子安裝在本子的書脊上,盒子還可帶有盒蓋。所配用的本子必須是特制的精裝本,在靠近本子的書脊與封面交接處壓有二條凹陷的暗線,放筆裝置的卡口從靠邊的暗線插入使放筆裝置裝在本子的書脊上而使它們聯為一體。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圖2是圖1所示的放筆裝置的使用狀態圖;圖3是本技術的另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截面剖視圖;圖4是圖3所示的放筆裝置的使用狀態圖;圖5是本技術的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圖6是本技術的又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圖1和圖2所示的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1)是一個截面為“U”形的開口盒,長度、厚度與所配用的本子的長度、厚度一致,卡口(2)設在盒子的開口處,安裝時,通過其卡口(2)對內凸起的筋條(3)卡在本子(5)的暗線(6)上,與本子聯為一體,盒蓋(4)設在盒子的端部,采用拉閘式結構,(9)為筆。本子(6)是在現有精裝本子的基礎上,在書脊(7)處利用紙板或塑料塊(8)增加書脊厚度以增加一條暗線(6)。圖3和圖4所示的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是本技術的實施例之二,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放筆裝置(1)是一個封閉的盒子,長形的盒蓋(4)設在盒子的上表面上,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圖5所示的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是本技術的實施例之三,與實施例之一不同的是放筆裝置(1)的放筆部分高于卡口(2),適用于本子較薄的情況,盒體的圓弧部分即為盒蓋(4)。圖6所示的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是本技術的實施例之四,與實施例之二不同的是放筆裝置(1)省去盒蓋,盒體內的結構與所放置的筆(9)的外形近似,稍有一點卡位,使筆插入盒內即可固定。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的優點使本子與筆盒聯為一體,方便使用,同時又能起到美觀的效果,增加本子的款式,而它的結構簡單,易于實現,適用于記事本、電話本、筆記本或日記本等各種特制精裝本,還可制成精美禮品。權利要求1.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種帶卡口(2)的長條形盒子(1),長度與所配用的特制精裝本子長度相同,厚度則以容納一支筆的厚度為準,卡口設在盒子(1)的長邊處,利用卡口(2)對內凸起的筋條(3)卡在本子(5)的暗線(6)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放筆裝置(1)還可帶有盒蓋(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其特征在于放筆裝置(1)的盒體內結構與所放置的筆(9)的外形近似,并設有卡位。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它是一種帶卡口的長條形盒子,利用卡口處的凸筋卡在配用的精裝本的暗線上,使本子與盒子聯為一體,盒內可放置一支筆。其優點是使本子附帶一支筆,方便使用,特別適用于人們外出、旅游、或臨時需要記錄的場合。另外,它還能增加本子的美觀和款式。所配用的本子可以是記事本、電話本、筆記本或日記本等。文檔編號B42D3/00GK2099025SQ9120229公開日1992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1991年2月6日 優先權日1991年2月6日專利技術者楊國強 申請人:楊國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本盒一體的放筆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種帶卡口(2)的長條形盒子(1),長度與所配用的特制精裝本子長度相同,厚度則以容納一支筆的厚度為準,卡口設在盒子(1)的長邊處,利用卡口(2)對內凸起的筋條(3)卡在本子(5)的暗線(6)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國強,
申請(專利權)人:楊國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1[中國|廣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