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裝置,主要由進水管道、污泥池、重介質混凝反應池、重介質回收裝置、污泥管、快速沉淀池、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NaCl廢溶液儲槽、樹脂再生反應器、NaCl再生溶液管路、殺菌系統、出水管路組成。所述重介質混凝反應池包括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熟化池三部分。所述重介質回裝置統由高速解絮機、水力旋流器或/和磁分離機構成。所述樹脂再生反應為高湍動NaCl溶液氛圍中的離子交換過程。該工藝流程短,處理迅速,出水達標(GB5749-2006)。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節約土地使用面積和土建成本,水處理效果的穩定性更強,重介質和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可循環利用等特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系統
本技術涉及水處理
,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伴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城市人口數量激增,水環境污染加劇,飲用水水質標準的不斷提高,保量保質已然成為當前城市供水面臨的雙重挑戰。大量城市供水設施的擴建和改造將勢在必行。為此,新型緊湊高效水處理工藝的開發顯然迫在眉睫。重介質混凝沉淀技術通過在水體中加入密度較大的絮體內核從而達到快速沉淀的目的。該方法快速高效,針對水體中SS和TP的去除效果穩定出色,但對水體中的溶解性有機物(D0C)、金屬離子、酸根離子等去除率并不理想。1999年,法國水務曾于梅里奧賽水廠(Mery-sur-Oise)針對水中存在的金屬離子和殺蟲劑等小分子有機物采用了納濾膜(NF)技術并收到良好的處理效果,但對我國城市供水行業而言,使用NF膜技術的附加成本還過高,約0.12 €/t(Claire V., Vakrie G., etal.Desalination, 2000, 13: 1-16.)。磁性離子交換樹脂近年來在論文研究(Shuang C.D., Pan F.,Li A.M., etal.1&ECresearch, 2012, 51: 4380-4387.)和城市供水項目上(MIEX?樹脂)的應用均表明,該方法同樣快速高效,尤其針對DOC的去除效果優異(40%-90%),并能較好的去除金屬離子、色度等。國內專利已有針對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制備和應用的描述,如南京大學李愛民團隊的CN102249452, CN103159891等。但是,有關重介質混凝沉淀與磁性離子交換樹脂耦合工藝裝置在供水處理上的應用還未見報道。因此,結合重介質混凝沉淀和磁性離子交換樹脂的各自優勢而開發出的一種全新的高效緊湊型耦合工藝將是明智之選。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水處理效率高的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系統,包括進水系統、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消毒系統和出水管路,其創新點在于:還包括重介質絮凝系統,分別與進水系統和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連接;所述重介質絮凝系統包括污泥池、重介質混凝反應池、重介質回收裝置、污泥泵、污泥管、快速沉淀池;所述重介質混凝反應池的入水口與原水池連接,出水口與快速沉淀池連接;所述快速沉淀池下端的污泥口連接污泥管,污泥管通過污泥泵連接重介質回收裝置;重介質回收裝置分別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和污泥池連接;所述重介質絮凝系統還包括PAM儲槽和PAM加藥泵,所述PAM儲槽通過PAM加藥泵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進一步的,所述重介質混凝反應池設置有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和熟化池三個池,每個池內均設置有攪拌器A,每個池底部均設置有放空管;所述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和熟化池按水流方向從前至后依次設置;所述熟化池連接PAM儲槽。進一步的,所述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包括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NaCl再生液儲槽、樹脂再生反應器、NaCl廢溶液儲槽;所述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的底部連接快速沉淀池,頂部連接消毒系統,所述消毒系統連接出水管路;所述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內設置攪拌器B的底部還連接樹脂再生反應器;所述樹脂再生反應器的頂部和底部均與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的底部連接;所述樹脂再生反應器的頂部和底部還分別連接NaCl再生液儲槽和NaCl廢溶液儲槽。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系統包括潛水泵、原水池、管道混合器;所述原水池內設置潛水泵,潛水泵通過管道混合器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的入水口連接;所述進水系統還包括PAC儲槽和PAC加藥泵,PAC儲槽通過PAC加藥泵連接管道混合器。進一步的,所述的快速沉淀池為單層斜板或單層斜管或雙層斜板或雙層斜管沉淀池。進一步的,所述的快速沉淀池還可視處理水質和規模設置刮泥機或吸泥機。進一步的,所述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還設置有斜板或斜管。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技術的水處理裝置緊湊化(占地約為常規裝置50%),土建成本降低。小型化使工藝設備的模塊化建設/生產成為可能,從而縮短建設周期。2、本技術的水處理系統水處理效果的穩定性將更強,面對季節性水質變化和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可做到快速處理,緩解供水帶來的恐慌。3、本技術的水處理系統明顯減少絮凝劑和殺菌劑的投加量,從而,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有助于減少消毒副產物(DBP )。4、增加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可有效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機物(D0C),神和重金屬尚子等,提聞了供水水質。5、利用本技術的裝置重介質粉和磁性離子交換樹循環利用,連續穩定高效運行,經濟性良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詳細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詳細說明。參照圖1,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裝置,由進水系統、重介質絮凝系統、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消毒系統和出水管路組成,包括:潛水泵1、原水池2、管道混合器3、污泥池4、攪拌器A 51、攪拌器B 52、重介質混凝反應池6、放空管7、PAC加藥泵8、PAC儲槽9、重介質回收裝置10、PAM加藥泵11、PAM儲槽12、污泥泵13、污泥管14、快速沉淀池15、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16、NaCl再生液儲槽17、樹脂再生反應器18、NaCl廢溶液儲槽19、消毒系統20和出水管路21。進水系統包括潛水泵1、原水池2、管道混合器3 ;原水池2內設置潛水泵1,潛水泵I通過管道混合器3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6的入水口連接;進水系統還包括PAC儲槽9和PAC加藥泵8,PAC儲槽9通過PAC加藥泵8連接管道混合器3。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包括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16、NaCl再生液儲槽17、樹脂再生反應器18、NaCl廢溶液儲槽19 ;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16的底部連接快速沉淀池15,頂部連接消毒系統20,消毒系統20連接出水管路21 ;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16內設置攪拌器B52,底部還連接樹脂再生反應器18 ;樹脂再生反應器18的頂部和底部均與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反應池16的底部連接;樹脂再生反應器18的頂部和底部還分別連接NaCl再生液儲槽17和NaCl廢溶液儲槽19。重介質絮凝系統包括污泥池4、重介質混凝反應池6、重介質回收裝置10、污泥泵13、污泥管14、快速沉淀池15 ;重介質混凝反應池6的入水口與原水池2連接,出水口與快速沉淀池15連接;快速沉淀池15下端的污泥口連接污泥管14,污泥管14通過污泥泵13連接重介質回收裝置10 ;重介質回收裝置10分別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6和污泥池4連接;重介質絮凝系統還包括PAM儲槽12和PAM加藥泵11,PAM儲槽12通過PAM加藥泵11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6。重介質混凝反應池6設置有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和熟化池三個池,每個池內均設置有攪拌器A 51,每個池底部均設置有放空管7 ;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和熟化池按照水流方向從前之后依次設置;所述熟化池連接PAM儲槽11。所述重介質回收裝置10主要由高速解絮機、水力旋流器或/和磁分離機構成。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系統,包括進水系統、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消毒系統和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重介質絮凝系統,分別與進水系統和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連接;所述重介質絮凝系統包括污泥池、重介質混凝反應池、重介質回收裝置、污泥泵、污泥管、快速沉淀池;所述重介質混凝反應池的入水口與原水池連接,出水口與快速沉淀池連接;所述快速沉淀池下端的污泥口連接污泥管,污泥管通過污泥泵連接重介質回收裝置;重介質回收裝置分別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和污泥池連接;所述重介質絮凝系統還包括PAM儲槽和PAM加藥泵,所述PAM儲槽通過PAM加藥泵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系統,包括進水系統、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消毒系統和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重介質絮凝系統,分別與進水系統和磁性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系統連接; 所述重介質絮凝系統包括污泥池、重介質混凝反應池、重介質回收裝置、污泥泵、污泥管、快速沉淀池;所述重介質混凝反應池的入水口與原水池連接,出水口與快速沉淀池連接;所述快速沉淀池下端的污泥口連接污泥管,污泥管通過污泥泵連接重介質回收裝置;重介質回收裝置分別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和污泥池連接; 所述重介質絮凝系統還包括PAM儲槽和PAM加藥泵,所述PAM儲槽通過PAM加藥泵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質混凝反應池設置有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和熟化池三個池,每個池內均設置有攪拌器A,每個池底部均設置有放空管;所述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和熟化池按水流方向從前至后依次設置;所述熟化池連接PAM儲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質回收裝置主要由高速解絮機、水力旋流器或/和磁分離機構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緊湊型耦合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志宏,范青如,賈伯林,達云祥,金建新,薛開泉,房燕,施東海,邢巖,徐爾東,周圓圓,殷亞東,
申請(專利權)人:太平洋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