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池體上部中心位置內設置的無動力布水系統,池體底部設置的排泥系統和取樣口,池體中間排列設置的水解填料,水解填料部分與無動力補水系統之間設置有平衡出水系統及配套管線構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處理效率高、運行操作簡易、布水均勻、防堵塞、維修方便、排泥監測方便且無二次污染等問題,運行過程中不需要有人專門操作。(*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
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污水深度處理、環境保護
,是對污水處理工藝中水解酸化池的進一步改進,尤其涉及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
技術介紹
目前,水解酸化工藝已經在污水處理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有,尤其實在兩相厭氧的使用中,水解酸化得到了長足地發展,但隨著使用面的增大,發現傳統的水解酸化存在諸多的缺陷。傳統水解酸化系統難以保證均勻布水、污水與污泥的接觸時間短或不能夠很好的混合。一般采用穿孔管線來進行內部布水,存在內部堵塞難以發現的問題,容易出現死區造成系統運行差或運行癱瘓。大部分采用了潛水攪拌或動力推流的方式增強泥水混合狀態,動力消耗大,且維修較為困難。采用潛水攪拌或動力推流式時,混合流速難以控制,不僅對懸浮物沒有去除率,反而會產生部分酸化污泥外溢的現象。普通水解酸化的補水系統、混合系統、穩流系統都安置在水解酸化池內部,水解酸化池內部出現溝流、短流、死區時難以發現,而且維修較為困難,因為進入水解酸化池內進行設備維修出現的硫化氫、甲烷中毒甚至是死亡的報道經常出現。普通的水解酸化因為存在上述諸多問題,造成了其處理能力較差,變相的給予了水解酸化作用小面臨淘汰的信號。其實水解酸化作為厭氧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視,尤其是在分解大分子有機物或進一步分解大分子有機物為小分子有機物,便于后續工藝處理方面其作用至關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池體上部中心位置內設置的無動力布水系統,池體底部設置的排泥系統和取樣口,池體中間排列設置的水解填料,水解填料部分與無動力補水系統之間設置有平衡出水系統及配套管線構成。所述無動力補水系統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脈沖式布水器、布水盤、點面補水管線構成;脈沖布水器進口與來水管線相連通,出口與布水盤相連通,布水盤須安放在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的中心位置,布水盤出口與點面布水管線相連通,點面布水管線進口與布水盤相連通,點面布水管線出口安置固定在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底部,出口采用縮放式PP材質排水口,出水口出水方向與布水盤切線呈0-30度角固定。進一步地所述,脈沖式布水器內部設置有機械浮球自動開關裝置。所述平衡出水系統主要由出水堰和收集排水管組成;平衡出水系統的出水堰設置安放于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內壁四周,收集排水管與出水堰底部連通。所述水解填料采用半軟性或纖維填料。所述取樣口個數設置為4飛個,主要用于觀察污泥生長情況和污水層處理情況。本技術具備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本技術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處理效率高、運行操作簡易、布水均勻、防堵塞、維修方便、排泥監測方便且無二次污染等問題,運行過程中不需要有人專門操作。解決了傳統水解酸化池所存在的諸多問題。關鍵是,不需要潛水攪拌等機械攪拌方式,省卻了動能,不僅為企業處理好了污水,而且可以節省運行費用和維修養護費用,同時避免了因維修所帶來的硫化氫中毒等問題。節能高效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調試完成后,可以保證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安全可靠,卻不會對周圍環境空氣造成二次污染。【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技術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池體上部中心位置內設置的無動力布水系統(1),池體底部設置的排泥系統(2)和取樣口(5),池體中間排列設置的水解填料(3),水解填料(3)部分與無動力補水系統(I)之間設置有平衡出水系統(4)及配套管線構成。所述無動力補 水系統(I)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脈沖式布水器(1.1)、布水盤(1.2)、點面補水管線(1.3)構成;脈沖布水器(1.1)進口與來水管線相連通,出口與布水盤(1.2)相連通,布水盤(1.2)須安放在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的中心位置,布水盤(1.2)出口與點面布水管線(1.3)相連通,點面布水管線(1.3)進口與布水盤(1.2)相連通,點面布水管線(1.3)出口安置固定在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底部,出口采用縮放式PP材質排水口,出水口出水方向與布水盤(1.2)切線呈0-30度角固定。進一步地所述,脈沖式布水器(1.1)內部設置有機械浮球自動開關裝置(1.4)。所述平衡出水系統(4)主要由出水堰(4.1)和收集排水管(4.2)組成;平衡出水系統(4)的出水堰(4.1)設置安放于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內壁四周,收集排水管(4.2)與出水堰(4.1)底部連通。所述水解填料(3)采用半軟性或纖維填料。所述取樣口(5)個數設置為4飛個,主要用于觀察污泥生長情況和污水層處理情況。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池體上部中心位置內設置的無動力布水系統,池體底部設置的排泥系統和取樣口,池體中間排列設置的水解填料,水解填料部分與無動力補水系統之間設置有平衡出水系統及配套管線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池體上部中心位置內設置的無動力布水系統,池體底部設置的排泥系統和取樣口,池體中間排列設置的水解填料,水解填料部分與無動力補水系統之間設置有平衡出水系統及配套管線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無動力補水系統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脈沖式布水器、布水盤、點面補水管線構成;脈沖布水器進口與來水管線相連通,出口與布水盤相連通,布水盤須安放在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的中心位置,布水盤出口與點面布水管線相連通,點面布水管線進口與布水盤相連通,點面布水管線出口安置固定在生物選擇水解酸化反應器底部,出口采用縮放式PP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宏權,王金輝,薛嶸,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正清環??萍加邢薰?/a>,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