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主要由本體、上蓋、下蓋所組成,其特征在于:該本體的兩側邊各具有一耳掛片,藉由該耳掛片的設計,可使本體可輕易地掛置于下蓋的開口端部,進而可使本體懸掛在下蓋的凹槽上方適當處,還可依需求堆棧二個以上的本體,除可使個別食材和米飯分隔開外,而不會使米飯被食材的湯汁沾染到,方便食用者選取食用食材,也可使食用者輕易地、方便地移動和拿取該本體。(*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
本技術主要提供一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尤指便當盒內具有一個以上的本體,在該本體的壁片上具有可掛置于下蓋的開口端部,以使該本體可輕易地懸空在下蓋的凹槽上方適當處,進而可輕易分隔食材和米飯,以及便于食用者可輕易地、方便地挑選和拿取該本體,實為一獨特、具經濟效益的技術。
技術介紹
請參閱圖9、圖10所示,按,一般民間傳統使用的便當盒7,主要是一體成形,并于一側邊具有一上蓋702和一可裝置食材8和米飯9的盛物區701,而該盛物區701統一先放置米飯9后,在于該米飯9上再放置食材8,然,類此結構在使用上仍有下列所述的缺點:1.由于該現有的便當盒7結構,將食材8和米飯9混合裝置于盛物區701,會使米飯9沾混到食材8的湯汁。2.因食材8和米飯9混合裝置于盛物區701內,進而當使用者欲食用時,常需將食材8撥開以夾取所需的食材8種類,但是若食材8多時,并沒有足夠空間置放食材8或行撥開食材8,如此則容易造成食用者的不便和麻煩。3.因食材8和米飯9混合裝置于盛物區701內,進而當使用者欲食用時,若因食材8種類多時,有時習慣常將食材8置放于上蓋702平面處7021,但是,當置放于上蓋702的平面處7021上,則因上蓋702的外圍片體7022并非為一固定狀的形態,所以非常容易使食材8不小心滑落于便當盒外,造成食材的污染、浪費和衛生問題。4.因為該便當盒7將食材8和米飯9混合裝置于盛物區701內,所以當需要盛裝多種不同的食材8時,往往需另外拿一塑料袋或紙盒裝取,在食用或運送時較為不便和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使得可輕易地將食材和米飯分開置放外,還可將食材所產生的湯汁集中聚集在本體的凹槽內,以避免發生米飯沾混到食材湯汁的特點。本技術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使得可單獨置放食材的本體因具有耳掛片的設計,而可使本體輕易地置放掛置于下蓋的開口端部302。本技術的再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使得該置放食材的分隔層,因具有耳掛片的設計,且掛置后可使被掛體的端部卡固在耳掛片的圓弧孔中,不僅可穩固地掛置,且也只需雙手的姆指和食指拉取該耳掛片的片體,就可使使用者輕易地將裝置有食材的本體和下蓋分開,且不會使使用者不小心沾染食材湯汁。該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主要由本體、上蓋、下蓋所組成,其特征在于:該本體,呈錐形狀,其四周的壁片形成一底窄口寬的錐形體外形,進而使得其內的凹槽也呈底窄口寬的形狀,且其凹槽因壁片的高度較高的緣故,而使該凹槽呈現較深的形狀;另在該壁片的一側處,則黏固有一耳掛片,該耳掛片具有二個耳部,該耳部黏固在壁片上,連接該耳部處則具有一圓弧孔,并由該圓弧孔向外延伸有一片體;通過上述的結構,只需先將本體的耳掛片所具有的片體向外折起或拉開后,再將該片體掛置于另一本體的凹槽的開口端部,并使耳掛的圓弧孔嵌固掛置在下一個本體的凹槽的開口端部,如此即可使上方的本體懸空掛在下方本體凹槽的上方適當處,所以要堆棧掛數量較多的本體時,只需重復上述的步驟即可。優選地,所述本體的耳掛片可為形成另一種型式,即在該本體的壁片的一側處,則相對各具有一凸出而呈一體成形狀的耳掛凸片,該耳掛凸片的中央處則具有一片體,而片體的兩側下方適當處則分別各具有一圓弧孔。優選地,所述本體于使用前,則必需先完成本體的耳掛凸片的彎折黏貼成型,即先將耳掛凸片向外翻折而使翻折后的耳掛凸的折痕處和其它邊的開口端部切齊,并黏固在壁片上,此時耳掛凸片上的片體則呈開啟懸空狀態而不黏固在壁片上,如此,則完成本體的耳掛凸片的彎折黏貼成型。更優選地,所述本體的耳掛凸片603的彎折黏貼成型,亦可利用加工器械,自動加工彎折黏貼。由于現有的結構在使用上仍存有上述的諸多缺點,遂本專利技術人針對于此,費盡心思并集多年之經驗而有本技術之產生,是以解決上述各項缺點,并增進其所未有的進步性與實用性,然,就如何以本技術來解決現有的困難點的技術手段如下:1.請配合參閱第I圖和第2圖所示,由于本技術在便當盒9內設計有一本體I的結構,而該本體I的結構系專用于置放食材8,并可因具有耳掛片4的結構設計,故可輕易地將食材8和米飯9分開置放外,還可將食材8所產生的湯汁集中聚集在本體I的凹槽101內,以避免發生米飯9沾混到食材8的湯汁的特點,進而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2.請參閱第I圖和第2圖所示,因本技術本體I的結構設計,而具有可將食材8置放于本體I的凹槽101內,而該本體I的凹槽101內系采開放無分隔且底窄口寬的錐形設計,至使空間較寬大,放置食材8較容易,也因有較大的空間置放食材8以及便于食材8的挑選,如此即可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3.請參閱第I圖所示,因本技術的本體I結構內系將四片壁片102設計成一底窄口寬的錐形設計,進而使該凹槽101呈現出底窄口寬的設計特點,所以當要置放食材8時,因口寬就可以很輕易地、穩固地擺放,且因該凹槽101的深度較深,固也不會發生食材8向凹槽101外滑落,如此即可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4.請參閱第5圖所示,由于要增加食材8種類眾多的情形時,此時只要適當拿取所需的本體1,并利用各本體I上所有的耳掛片4,即可輕易地將各種不同食材8分門別類置放于不同的本體I上,最后還可將各個本體I全部推迭于一體,進而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3A為本技術的分解作動示意圖(一);圖3B為本技術的分解作動示意圖(二);圖4為圖3 B的組合剖視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本體堆棧數量較多時的組合剖視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圖7A為本技術的耳掛凸片結合成型作動圖(一);圖7B為本技術的耳掛凸片結合成型作動圖(二);圖8為圖7 B所示的本體堆棧示意圖;圖9為現有技術中的立體狀態示意圖;圖10為現有技術中的使用狀態示意圖。零件符號說明I 本體 101 凹槽102 壁片 103 開口端部2 上蓋3 下蓋 301 凹槽302 開 口端部4 耳掛片 401 片體402 耳部 403 圓弧孔5 束帶6 本體 601 凹槽602 壁片 603 耳掛凸片604 片體 605 圓弧孔606 開 口端部7 便當盒 701 盛物區702 上蓋 7021平面處7022 片體8 食材 9 米飯【具體實施方式】為期使對于本技術的目的、功效以及構造特征能有更詳細明確的了解,茲舉出如下述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說明如后。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主要提供一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主要由主要由本體1、上蓋2、下蓋3所組成,其中:該本體1,呈錐形狀,其四周的壁片102形成一底窄口寬的錐形體外觀,進而使得其內的凹槽101也呈底窄口寬的設計特點,且其凹槽101因壁片102的高度較高的緣故,而使該凹槽101呈現較深的特點。另在該壁片102的一側處,則相對各黏固有一耳掛片4,該耳掛片4具有二個耳部402,該耳部402黏固在壁片102上,連接該耳部402處則具有一圓弧孔403,并由該圓弧孔403向外延伸有一片體401。上蓋2,和本體一呈現相同的錐形外觀,僅是為一相反的設置,而該上蓋2的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主要由本體、上蓋、下蓋所組成,其特征在于:?該本體,呈錐形狀,其四周的壁片形成一底窄口寬的錐形體外形,進而使得其內的凹槽也呈底窄口寬的形狀,且其凹槽因壁片的高度較高的緣故,而使該凹槽呈現較深的形狀;另在該壁片的一側處,則黏固有一耳掛片,該耳掛片具有二個耳部,該耳部黏固在壁片上,連接該耳部處則具有一圓弧孔,并由該圓弧孔向外延伸有一片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堆棧式的便當盒改良結構,主要由本體、上蓋、下蓋所組成,其特征在于: 該本體,呈錐形狀,其四周的壁片形成一底窄口寬的錐形體外形,進而使得其內的凹槽也呈底窄口寬的形狀,且其凹槽因壁片的高度較高的緣故,而使該凹槽呈現較深的形狀?’另在該壁片的一側處,則黏固有一耳掛片,該耳掛片具有二個耳部,該耳部黏固在壁片上,連接該耳部處則具有一圓弧孔,并由該圓弧孔向外延伸有一片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威達,
申請(專利權)人:林威達,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