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光誘廣譜多層電網高效殺蟲燈
:本技術涉及燈光引蟲殺蟲
,尤其涉及一種殺蟲燈。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物理殺蟲,用物理殺蟲取代化學殺蟲是今后的發展方向,燈光誘殺害蟲是害蟲物理綜合防治的重要技術手段。近幾年來,由于人們只注重植物產量和外觀品質,在種植過程中必須大計量使用化學農藥,雖然植物的產量和外觀品質得到提高,但對土壤、水系等環境要素都會產生嚴重的破壞,在所獲得的植物中,化學殘留含量超標將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在物質條件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不僅僅滿足對食品的需求,更關注食品的安全問題,物理防蟲治蟲技術是現代種植業優先選用的技術。傳統的殺蟲燈,它由燈帽、熒光燈管、集蟲殼體、底座板、單層電網、連接柱,在燈帽的下端設有用于安裝控制電路、升壓器的密閉盒體,底座板固定在集蟲殼體的上方,底座板和集蟲殼體的結合體通過連接柱與燈帽連成一個框體,熒光燈管安裝在底座板與燈帽下端之間,單層電網圍合在熒光燈管的四周,在集蟲殼體的下方設有集蟲盒。這種殺蟲燈的弓I蟲光源為白熾燈或熒光燈,殺蟲方法為電網擊殺,這類殺蟲燈只能殺滅部分害蟲,殺蟲效果并不理想,根據害蟲的趨光性最新研究成果, 申請人:認真研究和分析了現有殺蟲燈,認為現有殺蟲燈主要存在如下缺點:第一,引蟲光源的光譜不合理,光源光譜對害蟲引聚缺乏針對性,對害蟲的引聚力不強,同時由于不同植物引發的害蟲種類不同,在不同時期的害蟲類型也不完全相同,而不同的害蟲只對相應光譜具有聚集性,千篇一律的引蟲光源不能對所有害蟲產生引聚,這是殺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由于現有殺蟲燈上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誘廣譜多層電網高效殺蟲燈,包括燈帽(1)、變光引蟲燈(2)、集蟲殼體(3)、底座板(4)、殺蟲電網圈(5)和連接柱(6),在燈帽(1)的下端設有密閉盒體用于安裝控制電路板,以防淋雨短路燒毀,底座板(4)固定在集蟲殼體(3)的上方,底座板(4)和集蟲殼體(3)的結合體通過連接柱(6)與燈帽(1)連接成一個框架,變光引蟲燈(2)安裝在底座板(4)與燈帽(1)下端之間,殺蟲電網圈(5)設置在底座板(4)與燈帽(1)下端面之間,變光引蟲燈(2)位于殺蟲電網圈(5)內,其特征是:所述殺蟲電網圈(5)是圍合變光引蟲燈(2)的多層間隔分布結構,其分布層數大于等于2,所有殺蟲電網圈(5)以變光引蟲燈(2)為中心同心設置,內層殺蟲電網圈(51)中相鄰兩根正負電極線之間的間距為1.5~5毫米,外層殺蟲電網圈(52)中相鄰兩根正負電極線之間的間距為6~10毫米,所述變光引蟲燈(2)是包括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復色燈珠的變光LED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誘廣譜多層電網高效殺蟲燈,包括燈帽(I)、變光引蟲燈(2)、集蟲殼體(3)、底座板(4)、殺蟲電網圈(5 )和連接柱(6 ),在燈帽(I)的下端設有密閉盒體用于安裝控制電路板,以防淋雨短路燒毀,底座板(4)固定在集蟲殼體(3)的上方,底座板(4)和集蟲殼體(3 )的結合體通過連接柱(6 )與燈帽(I)連接成一個框架,變光引蟲燈(2 )安裝在底座板(4)與燈帽(I)下端之間,殺蟲電網圈(5)設置在底座板(4)與燈帽(I)下端面之間,變光引蟲燈(2)位于殺蟲電網圈(5)內,其特征是:所述殺蟲電網圈(5)是圍合變光引蟲燈(2)的多層間隔分布結構,其分布層數大于等于2,所有殺蟲電網圈(5)以變光引蟲燈(2)為中心同心設置,內層殺蟲電網圈(51)中相鄰兩根正負電極線之間的間距為1.5?5毫米,外層殺蟲電網圈(52)中相鄰兩根正負電極線之間的間距為6?10毫米,所述變光引蟲燈(2)是包括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復色燈珠的變光LED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光誘廣譜多層電網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建明,凌和平,狄留霞,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鑫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