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動燈開關及汽車制動燈,其中所提供的制動燈開關具有: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設置于上殼內側壁;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設置在第一導通板;下殼設有推桿安裝孔,推桿內端貫穿推桿安裝孔并裝配入殼體內,推桿內端連接第一導通板,推桿外端伸出下殼;推桿彈簧的第一端頂住推桿內端,推桿彈簧的第二端頂在上殼內側壁;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分別設置在第一導通板兩端底部,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分別與下殼殼體連接,第一靜觸點和第二靜觸點的連線與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的連線平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汽車制動燈,包括:位于汽車尾部的制動燈;及以上所述的制動燈開關。(*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制動燈開關及汽車制動燈
本技術涉及汽車開關
,尤其涉及一種制動燈開關及汽車制動燈。
技術介紹
目前,制動燈開關是安裝在車輛的制動踏板支架上受腳踏板控制,當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燈開關接通,通知電子控制單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⑶)已經制動,此時無論車輛處于何種狀態,比如剛開始減速、緩慢減速或者緊急制動,車尾部的制動燈都會呈顯亮狀態,以提醒后面的車輛減速,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防止發生追尾事故。現有的觸點式制動燈開關結構,觸點在運動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歪斜,導致觸點接觸不一致,從而導致開關接觸電阻較大。如圖1所示的一種現有的汽車制動燈開關,該制動燈開關包括上殼10、下殼20、推桿30、第一靜觸點40、第二靜觸點50、第一動觸點60、第二動觸點70、導通板80、觸點彈簧90及推桿彈簧100,現有制動燈開關結構工作過程如下--第一靜觸點40、第二靜觸點50固定在上殼10上,第一動觸點60、第二動觸點70分別鉚接在導通板80兩端正面上,推桿30在外部作用力下向上運動,觸點彈簧90推動導通板80向上運動,實現第一動觸點60、第二動觸點70分別與第一靜觸點40、第二靜觸點50接觸,電路接通。但現有制動燈開關結構的開關觸點在接觸時,由于觸點彈簧90受力不均使得第一動觸點60、第二動觸點70在運動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歪斜,導致第一動觸點60、第二動觸點70與第一靜觸點40、第二靜觸點50之間的觸點接觸不一致(如圖2所示),從而使得制動燈開關產生較大的接觸電阻,降低了控制燈開關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觸點式制動燈開關由于觸點彈簧受力不均使得動觸點在運動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歪斜,導致靜觸點與動觸點之間的觸點接觸不一致,從而產生較大的接觸電阻,降低了控制燈開關使用壽命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動燈開關。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制動燈開關,包括上殼、下殼、推桿、第一導通板、推桿彈簧、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第一動觸點、第二動觸點、第一動觸點彈簧及第二動觸點彈簧;所述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設置于所述上殼內側壁上;所述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上;所述下殼設有推桿安裝孔,所述推桿內端貫穿所述推桿安裝孔并裝配入所述殼體內,所述推桿內端連接所述第一導通板,所述推桿外端伸出所述下殼;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一端頂住所述推桿內端,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二端頂在所述上殼內側壁上;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兩端底部,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下殼殼體連接,第一靜觸點和第二靜觸點的連線與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的連線平行。根據本技術的制動燈開關,將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兩端底部,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下殼殼體連接,第一靜觸點和第二靜觸點的連線與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的連線平行,也就是將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及第二動觸點彈簧設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上的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的下面,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和所述第二動觸點彈簧相同,所述推桿在外部作用力下向上運動時,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和所述第二動觸點彈簧與所述推桿聯動,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和所述第二動觸點彈簧的運動軌跡基本一致,并推動所述第一導通板向上運動,從而推動所述第一動觸點與第二動觸點向上運動,實現所述第一動觸點、第二動觸點與所述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接觸,以接通電路。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提供的制動燈開關,由于所述第一動觸點與第二動觸點運動步調一致,在運動過程中不容易產生歪斜,有效降低了接觸電阻,提高了開關接觸穩定性,從而提聞制動燈開關的使用壽命。優選地,所述推桿內端設有一推桿彈簧安裝孔,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推桿彈簧安裝孔內。優選地,所述上殼還包括推桿彈簧定位柱,所述推桿彈簧定位柱設置于所述上殼殼體內,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二端套設在所述推桿彈簧定位柱上。優選地,所述推桿內端外側設置有第二導通板,所述上殼殼體內設有支撐彈簧,所述支撐彈簧頂在所述第二導通板上。優選地,所述下殼還包括二個觸點彈簧定位柱,二個所述觸點彈簧定位柱設置于所述下殼殼體內壁上,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和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分別套設在二個所述觸點彈簧定位柱上。優選地,還包括端子,所述端子設置于所述上殼殼體上。優選地,所述導通板兩側設置有翻邊。優選地,所述推桿彈簧、支撐彈簧第一觸點彈簧及第二觸點彈簧為壓簧。優選地,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制動燈,包括:位于汽車尾部的制動燈;及如上述的制動燈開關?!靖綀D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汽車制動燈開關斷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汽車制動燈開關接觸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制動燈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上殼;2、下殼;3、第一靜觸點;4、第二靜觸點;5、第一動觸點;6、第二動觸點;7、第一導通板;8、觸點彈簧定位柱;9、推桿彈簧;10、支撐彈簧;11、推桿彈簧定位柱;12、第二導通板;13、端子;14、推桿;15、第一觸點彈簧;16、第二觸點彈簧;17、推桿安裝孔;18、推桿彈簧安裝孔?!揪唧w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動燈開關,包括上殼1、下殼2、推桿14、第一導通板7、推桿彈簧9、第一靜觸點3、第二靜觸點4、第一動觸點5、第二動觸點6、第一動觸點彈簧15及第二動觸點彈簧16 ;所述第一靜觸點3、第二靜觸點4設置于所述上殼內側壁上;所述第一動觸點5和第二動觸點6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7上;所述下殼2設有推桿安裝孔17,所述推桿14內端貫穿所述推桿安裝孔并裝配入所述殼體內,所述推桿14內端連接所述第一導通板7,所述推桿14外端伸出所述下殼2 ;所述推桿彈簧9的第一端頂住所述推桿14內端,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二端頂在所述上殼I內側壁上;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5的第一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6的第一端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7兩端底部,第一動觸點彈簧5的第二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6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下殼2殼體連接。在本實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通板7、第一動觸點5、第二動觸點6、第一動觸點彈簧15及第二動觸點彈簧16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第一動觸點5、第二動觸點6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7兩端正面上,并與所述第一靜觸點3、第二靜觸點4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靜觸點3、第二靜觸點4與所述第一動觸點5、第二動觸點6即為相互平行的觸片,即:第一靜觸點3和第二靜觸點4的連線與第一動觸點5和第二動觸點6的連線平行,相互平行的觸片能夠保證所述第一靜觸點3、第二靜觸點4與所述第一動觸點5、第二動觸點6安裝時更加準確,而且使得所述第一靜觸點3、第二靜觸點4與所述第一動觸點5、第二動觸點6相互工作時的運動行程也更加準確對應。本技術提供的制動燈開關,將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15的第一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16的第一端分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動燈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殼、下殼、推桿、第一導通板、推桿彈簧、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第一動觸點、第二動觸點、第一動觸點彈簧及第二動觸點彈簧;所述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設置于所述上殼內側壁上;所述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上;所述下殼設有推桿安裝孔,所述推桿內端貫穿所述推桿安裝孔并裝配入所述殼體內,所述推桿內端連接所述第一導通板,所述推桿外端伸出所述下殼;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一端頂住所述推桿內端,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二端頂在所述上殼內側壁上;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兩端底部,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下殼殼體連接,第一靜觸點和第二靜觸點的連線與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的連線平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動燈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殼、下殼、推桿、第一導通板、推桿彈簧、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第一動觸點、第二動觸點、第一動觸點彈簧及第二動觸點彈簧; 所述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設置于所述上殼內側壁上; 所述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上; 所述下殼設有推桿安裝孔,所述推桿內端貫穿所述推桿安裝孔并裝配入所述殼體內,所述推桿內端連接所述第一導通板,所述推桿外端伸出所述下殼; 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一端頂住所述推桿內端,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二端頂在所述上殼內側壁上; 所述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一端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導通板兩端底部,第一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及第二動觸點彈簧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下殼殼體連接,第一靜觸點和第二靜觸點的連線與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的連線平行。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燈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內端設有一推桿彈簧安裝孔,所述推桿彈簧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推桿彈簧安裝孔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燈開關,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忠,劉景,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