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熱泵系統和熱泵系統的補氣方法,該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和與壓縮機連通的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其中,壓縮機、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之間串聯成通路且第一換熱器與第二換熱器通過閃蒸器連通,熱泵系統還包括:膨脹分流器,閃蒸器的補氣出口與壓縮機的補氣進口通過膨脹分流器連接,其中,膨脹分流器的進口與閃蒸器的補氣出口連接,膨脹分流器的出口與壓縮機的補氣進口連接。這樣,高速流動的氣相制冷劑會在膨脹分流器內突然體積膨脹、速度降低,進而不僅可以使得氣相制冷劑中攜帶的液相制冷劑部分閃發成氣體,還可以使液相制冷劑因速度降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滯留下來,從而實現制冷劑的氣、液分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空調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補汽增焓技術是目前低溫熱泵系統中常用的一種技術手段,它能提高、改善熱泵系統在低溫惡劣氣候下的機組性能。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補汽增焓技術是在熱泵系統中安裝閃蒸器4,即將閃蒸器4安裝在第一換熱器2和第二換熱器3之間,并使閃蒸器4的補氣出口與壓縮機I的補氣進口連接,使制冷劑在其內“閃發”出氣相制冷劑,再通過在閃蒸器頂部弓I出氣相制冷劑以用于對壓縮機的補汽增焓。在使用定頻壓縮機的熱泵上,通過選用合適的閃蒸器、精確的匹配制冷劑灌注量,可以保證壓縮機在補汽增焓時不會產生“帶液”現象。然而,在使用變頻壓縮機的熱泵機組上,由于變頻壓縮機通常會存在更高頻率的運行,系統的制冷劑循環量會比一般情況下要高出很多,這時候閃蒸器的相對容積“變小”了,液面上升,再加上高速制冷劑的噴涌擾動,容易造成補汽的“帶液”現象。由于目前很多壓縮機都不允許吸氣或者補汽的過程中長時間帶液進行,因為液態制冷劑容易對壓縮機造成“液擊”的危險,影響壓縮機的使用壽命,故需要對現有技術中的這種補汽增焓技術進行改進以避免出現這種“帶液”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補氣增焓技術容易產生“帶液”現象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和與壓縮機連通的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其中,壓縮機、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之間串聯成通路且第一換熱器與第二換熱器通過閃蒸器連通,熱泵系統還包括:膨脹分流器,閃蒸器的補氣出口與壓縮機的補氣進口通過膨脹分流器連接,其中,膨脹分流器的進口與閃蒸器的補氣出口連接,膨脹分流器的出口與壓縮機的補氣進口連接。進一步地,膨脹分流器為消音器或油分離器或過濾器。進一步地,熱泵系統還包括:四通閥,四通閥的第一閥口與壓縮機的出口連接,四通閥的第二閥口與壓縮機的進口連接;四通閥的第三閥口與第一換熱器的第一開口連接,四通閥的第四閥口與第二換熱器的第一開口連接;其中,第一換熱器的第二開口與第二換熱器的第二開口通過閃蒸器連通。進一步地,熱泵系統還包括:第一控制閥,第一控制閥的一端與膨脹分流器連接,第一控制閥的另一端與壓縮機的補氣進口連接。進一步地,第一控制閥為電磁閥。進一步地,熱泵系統還包括:第一膨脹閥,第一膨脹閥的一端與第二換熱器連接,第一膨脹閥的另一端與閃蒸器連接;第二膨脹閥,第二膨脹閥的一端與第一換熱器連接,第二膨脹閥的另一端與閃蒸器連接。進一步地,熱泵系統還包括:第一過濾器,第一過濾器設置在第一膨脹閥與第二換熱器之間,和/或第一膨脹閥與閃蒸器之間;第二過濾器,第二過濾器設置在第二膨脹閥與第一換熱器之間,和/或第二膨脹閥與閃蒸器之間。進一步地,膨脹分流器的出口高于膨脹分流器的進口。進一步地,熱泵系統還包括:儲液罐,儲液罐的一端與第一換熱器連通,儲液罐的另一端與第二換熱器連通。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熱泵系統的補氣方法,包括:將從閃蒸器中流出的氣相制冷劑引入膨脹分流器中以去除氣相制冷劑中的液體;將從膨脹分流器中流出的氣相制冷劑引入壓縮機以補充壓縮機中的氣體。本專利技術中的熱泵系統在閃蒸器和壓縮機之間設置有膨脹分流器,這種膨脹分流器為一種空間突然膨脹加大的零部件,這樣,高速流動的氣相制冷劑會在此空間內突然體積膨脹、速度降低,進而不僅可以使得氣相制冷劑中攜帶的液相制冷劑部分閃發成氣體,還可以使液相制冷劑因速度降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滯留下來,從而實現制冷劑的氣、液分離,避免了在壓縮機補氣過程中出現“帶液”的想象,保證了對壓縮機補氣的可靠性。【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意性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熱泵系統的示意圖;以及圖2示意性示出了本專利技術中熱泵系統的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1、壓縮機;2、第一換熱器;3、第二換熱器;4、閃蒸器;10、壓縮機;20、第一換熱器;30、第二換熱器;40、閃蒸器;50、膨脹分流器;60、四通閥;61、第一閥口 ;62、第二閥口 ;63、第三閥口 ;64、第四閥口 ;71、第一控制閥;72、第一膨脹閥;73、第二膨脹閥;81、第一過濾器;82、第二過濾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技術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熱泵系統,請參考圖2,包括壓縮機10和與壓縮機10連通的第一換熱器20和第二換熱器30,其中,壓縮機10、第一換熱器20和第二換熱器30之間串聯成通路,且第一換熱器20與第二換熱器30通過閃蒸器40連通,熱泵系統還包括:膨脹分流器50,閃蒸器40的補氣出口與壓縮機10的補氣進口通過膨脹分流器50連接,其中,膨脹分流器50的進口與閃蒸器40的補氣出口連接,膨脹分流器50的出口與壓縮機10的補氣進口連接。本專利技術中的熱泵系統在閃蒸器40和壓縮機10之間設置有膨脹分流器50,這種膨脹分流器50為一種空間突然膨脹加大的零部件,這樣,高速流動的氣相制冷劑會在此空間內突然體積膨脹、速度降低,進而不僅可以使得氣相制冷劑中攜帶的液相制冷劑部分閃發成氣體,還可以使液相制冷劑因速度降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滯留下來,從而實現制冷劑的氣、液分離,避免了在壓縮機補氣過程中出現“帶液”的想象,保證了對壓縮機補氣的可靠性。優選地,膨脹分流器50為消音器或油分離器或過濾器。當將這種膨脹分流器50選為消音器時,可以使得帶液的氣相制冷器在該消音器中實現消音的同時降低其流速,一方面使得液相制冷劑由于重力的作用回流到閃蒸器中,另一方面使得部分液相制冷劑閃發成氣相制冷劑隨后進入壓縮機中,這樣便實現了制冷劑的氣、液分離。當選用油分離器作為本申請中的膨脹分流器50時,該油分離器也能以同樣的原理實現制冷劑的氣、液分離,并且,油分離器內還存在濾網等部件,這些部件能把液相制冷劑阻擋下來,進而更加有效地實現制冷劑的氣、液分離。優選地,熱泵系統還包括:四通閥60,四通閥60的第一閥口 61與壓縮機10的出口連接,四通閥60的第二閥口 62與壓縮機10的進口連接;四通閥60的第三閥口 63與第一換熱器20的第一開口連接,四通閥60的第四閥口 64與第二換熱器30的第一開口連接;其中,第一換熱器20的第二開口與第二換熱器30的第二開口通過閃蒸器40連通。本專利技術通過控制四通閥,可以比較方便地實現該熱泵系統的制冷或制熱的作用。當需要實現制冷的作用時,第一換熱器20中的制冷劑從大氣中吸熱變為氣相制冷劑,該制冷劑通過四通閥60進入壓縮機中進行壓縮之后再進入通過四通閥60流入第二換熱器30中,該制冷劑在第二換熱器30中散熱變為液相制冷劑,這種液相制冷劑又從第二換熱器30中流入第一換熱器20中,這樣不斷循環實現制冷過程。這種熱泵系統的制熱過程與上述制冷過程的原理相同,僅是制冷劑的流向相反。在本申請中,通過使四通閥60的第一閥口 61與壓縮機10的進口連接,第二閥口 62與壓縮機10的出口連接,可以實現制冷劑的循環壓縮,進而提高壓縮機10的工作效率。優選地,熱泵系統還包括:第一控制閥71,第一控制閥71的一端與膨脹分流器50連接,第一控制閥71的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10)和與所述壓縮機(10)連通的第一換熱器(20)和第二換熱器(30),其中,所述壓縮機(10)、所述第一換熱器(20)和所述第二換熱器(30)之間串聯成通路且所述第一換熱器(20)與所述第二換熱器(30)通過閃蒸器(40)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還包括:膨脹分流器(50),所述閃蒸器(40)的補氣出口與所述壓縮機(10)的補氣進口通過所述膨脹分流器(50)連接,其中,所述膨脹分流器(50)的進口與所述閃蒸器(40)的補氣出口連接,所述膨脹分流器(50)的出口與所述壓縮機(10)的補氣進口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10)和與所述壓縮機(10)連通的第一換熱器(20)和第二換熱器(30),其中,所述壓縮機(10)、所述第一換熱器(20)和所述第二換熱器(30)之間串聯成通路且所述第一換熱器(20)與所述第二換熱器(30)通過閃蒸器(40)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還包括: 膨脹分流器(50),所述閃蒸器(40)的補氣出口與所述壓縮機(10)的補氣進口通過所述膨脹分流器(50)連接,其中,所述膨脹分流器(50)的進口與所述閃蒸器(40)的補氣出口連接,所述膨脹分流器(50)的出口與所述壓縮機(10)的補氣進口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分流器(50)為消音器或油分離器或過濾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還包括: 四通閥(60),所述四通閥(60)的第一閥口(61)與所述壓縮機(10)的出口連接,所述四通閥(60)的第二閥口(62)與所述壓縮機(10)的進口連接;所述四通閥(60)的第三閥口(63)與所述第一換熱器(20)的第一開口連接,所述四通閥(60)的第四閥口(64)與所述第二換熱器(30)的第一開口連接;其中,所述第一換熱器(20)的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30)的第二開口通過所述閃蒸器(40)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還包括: 第一控制閥(71),所述第一控制閥(71)的一端與所述膨脹分流器(50)連接,所述第一控制閥(71)的另一端與所述壓縮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玉優,吳永和,劉彩贏,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