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及裝置。其中,該檢測電路包括:校正電路,與電源電路連接,包括:標準電阻電路和被測濕敏電阻,標準電阻電路與電源電路連接,標準電阻電路與被測濕敏電阻串聯連接于第一節點,其中,標準電阻電路與被測濕敏電阻隨環境變化的阻值變化率相同;阻值檢測電路,與第一節點連接,用于根據第一節點的第一電壓和基準電壓的比較結果確定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處于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檢測濕敏電阻的阻值檢驗耗時長、效率低的問題,實現了快速準確地檢測濕敏電阻阻值的效果。(*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及裝置
本技術涉及電子器件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及裝置。
技術介紹
濕敏電阻,是一種電阻值跟隨環境濕度變化而變化的電阻。目前具有除濕功能的空調可以自動檢測環境濕度,并能夠根據檢測結果自動加濕、除濕,這種空調內部會使用到濕敏電阻;另外除濕機亦大量使用濕敏電阻。現有的電器中大量使用濕敏電阻,然而確保濕敏電阻的質量卻是一大難題,因為濕敏電阻的阻值不僅受濕度影響,還受溫度影響。現有技術中測試濕敏電阻的阻值,必須將其放置于恒溫恒濕箱內,待恒溫恒濕箱的溫度、濕度恒定之后才能測試其阻值是否正常,恒溫恒濕箱內部各點(如出風口、中間位置、各角落)的濕度溫度也可能不一樣,在對濕敏電阻的阻值進行檢測時還需要外置傳感器靠近被測濕敏電阻附近的溫度和濕度進行校正。整個測試過程漫長,檢驗效率低,統計平均測試一次阻值至少需要I小時以上。針對現有技術中檢測濕敏電阻的阻值檢驗耗時長、效率低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為此,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及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包括:校正電路,與電源電路連接,包括:標準電阻電路和被測濕敏電阻,標準電阻電路與電源電路連接,標準電阻電路與被測濕敏電阻串聯連接于第一節點,其中,標準電阻電路與被測濕敏電阻隨環境變化的阻值變化率相同;阻值檢測電路,與第一節點連接,用于根據第一節點的第一電壓和基準電壓的比較結果確定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處于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進一步地,電源電路包括:電壓轉換芯片,第一端與電源連接,第二端與校正電路連接,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輸出校正電壓;第一電阻,第一電阻的第一端與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第二電阻,第二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于第二節點,第二節點輸出第一基準電壓,第二電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三電阻,第三電阻的第一端與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第四電阻,第四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于第三節點,第三節點輸出第二基準電壓,第四電阻的第二端接地;其中,基準電壓包括第一基準電壓和第二基準電壓。進一步地,標準電阻電路包括標準濕敏電阻,標準濕敏電阻的阻值與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相同,其中,標準濕敏電阻的第一端與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用于輸入校正電壓,標準濕敏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一節點連接;被測濕敏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一節點連接,被測濕敏電阻的第二端接地。進一步地,阻值檢測電路包括:第一電壓比較器,第一電壓比較器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一節點連接,用于輸入第一電壓,第一電壓比較器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三節點連接,用于輸入第二基準電壓,第一電壓比較器的第三輸入端與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第四端接地,第五端輸出第一電壓與第二基準電壓的第一比較結果;第二電壓比較器,第二電壓比較器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一節點連接,用于輸入第一電壓,第二電壓比較器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二節點連接,用于輸入第一基準電壓,第二電壓比較器的第三輸入端與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第四端接地,第五端輸出第一電壓與第一基準電壓的第二比較結果。進一步地,檢測電路還包括:顯示電路,顯示電路與阻值檢測電路連接,用于顯示被測濕敏電阻處于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進一步地,顯示電路包括:第五電阻,第五電阻的第一端與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指示燈,指示燈的第一端與第五電阻連接,指示燈的第二端與阻值檢測電路連接,指示燈滅指示被測濕敏電阻處于第一狀態,指示燈亮指示被測濕敏電阻處于第二狀態。進一步地,電源電路還包括:第一電容,第一電容的第一端與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二電容,第二電容的第一端與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接地。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濕敏電阻的檢測裝置,該檢測裝置包括:電源接口 ;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電源通過電源接口與檢測裝置連接。采用本技術,由于標準電阻電路與被測濕敏電阻隨環境變化的阻值變化率相同,且在校正電路中標準電阻電路和被測濕敏電阻的環境一樣,從而兩者對于環境的電阻變化率相同,則兩者表現出來的阻值的比例仍然應該是相同的,從而阻值檢測電路檢測到的第一節點的第一電壓與基準電壓的比例則可以表征被測濕敏電阻的第一狀態(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正常)和第二狀態(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失常)。采用本技術,無需將被測濕敏電阻置于恒溫恒濕箱中等待溫度穩定,在任意的溫度、濕度環境下均可對濕敏電阻進行檢測,方便快捷,通過校正電路可以不用考慮環境變化對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影響,測試結果準確,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檢測濕敏電阻的阻值檢驗耗時長、效率低的問題,實現了快速準確地檢測濕敏電阻阻值的效果。【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的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的電路圖;以及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濕敏電阻的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技術的實施例能夠以除了在這里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檢測電路可以包括:校正電路10,與電源電路20連接,包括:標準電阻電路和被測濕敏電阻13,標準電阻電路與電源電路連接,標準電阻電路與被測濕敏電阻串聯連接于第一節點A,其中,標準電阻電路與被測濕敏電阻隨環境變化的阻值變化率相同;阻值檢測電路30,與第一節點連接,用于根據第一節點的第一電壓和基準電壓的比較結果確定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處于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采用本技術,由于標準電阻電路與被測濕敏電阻隨環境變化的阻值變化率相同,且在校正電路中標準電阻電路和被測濕敏電阻的環境一樣,從而兩者對于環境的電阻變化率相同,則兩者表現出來的阻值的比例仍然應該是相同的,從而阻值檢測電路檢測到的第一節點的第一電壓與基準電壓的比例則可以表征被測濕敏電阻的第一狀態(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正常)和第二狀態(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電路,與電源電路連接,包括:標準電阻電路和被測濕敏電阻,所述標準電阻電路與所述電源電路連接,所述標準電阻電路與所述被測濕敏電阻串聯連接于第一節點,其中,所述標準電阻電路與所述被測濕敏電阻隨環境變化的阻值變化率相同;?阻值檢測電路,與所述第一節點連接,用于根據所述第一節點的第一電壓和基準電壓的比較結果確定所述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處于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濕敏電阻的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校正電路,與電源電路連接,包括:標準電阻電路和被測濕敏電阻,所述標準電阻電路與所述電源電路連接,所述標準電阻電路與所述被測濕敏電阻串聯連接于第一節點,其中,所述標準電阻電路與所述被測濕敏電阻隨環境變化的阻值變化率相同; 阻值檢測電路,與所述第一節點連接,用于根據所述第一節點的第一電壓和基準電壓的比較結果確定所述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處于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電路包括: 電壓轉換芯片,第一端與電源連接,第二端與所述校正電路連接,所述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輸出校正電壓; 第一電阻,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 第二電阻,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于第二節點,所述第二節點輸出第一基準電壓,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電阻,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 第四電阻,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于第三節點,所述第三節點輸出第二基準電壓,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所述基準電壓 包括所述第一基準電壓和所述第二基準電壓。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電阻電路包括標準濕敏電阻,所述標準濕敏電阻的阻值與所述被測濕敏電阻的阻值相同,其中, 所述標準濕敏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電壓轉換芯片的第二端連接,用于輸入所述校正電壓,所述標準濕敏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節點連接; 所述被測濕敏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節點連接,所述被測濕敏電阻的第二端接地。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值檢測電路包括: 第一電壓比較器,所述第一電壓比較器的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勇雄,方祥建,歐毓迎,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