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骨科醫(y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棘突椎板雙重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A、固定板B、連接螺釘、連接桿,固定板A和固定板B經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的一側設有連接桿,固定板B上設有與連接桿配合的連接孔和連接螺孔,固定板B經連接孔、連接螺孔和連接螺釘與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和固定板B與棘突貼合的面上分別設有凸起的固定針,其特征在于固定板A和固定板B下端分別設有配合棘突根部和椎板的向外側翻出的尾翼,尾翼上分別設有錐形針或與固定螺釘相配合的釘孔,釘孔內設有固定螺釘,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合理,安裝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對肌體的創(chuàng)傷小,能有效的實現(xiàn)椎體間固定、治療效果好等優(yōu)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脊柱棘突椎板雙重固定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骨科醫(y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人體脊柱疾病的脊柱棘突椎板雙重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在下腰椎后路手術中,椎弓根螺釘-棒固定系統(tǒng)最為常用,但存在手術顯露復雜、神經根及硬膜囊損傷的風險、手術時間長等缺點。脊柱內固定是在棘突內固定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1891年美國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敦的Berthold Hadra使用鋼絲纏繞在相鄰的棘突上治療一例頸椎骨折患者,開創(chuàng)了脊柱內固定的先河。但是,棘突是脊柱解剖結構中較薄弱的部分,在脊柱的很多部位單純經棘突固定,因固定強度較低無法滿足生物力學的穩(wěn)定性要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穩(wěn)定性好、安全可靠,對機體創(chuàng)傷小的棘突椎板雙重固定裝置。本專利技術解決手術技術問題采用的方法是:—種棘突椎板雙重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A、固定板B、連接螺釘和連接桿,固定板A和固定板B經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的一側設有連接桿,固定板B上設有與連接桿配合的連接孔和連接螺孔,固定板B經連接孔、連接螺孔和連接螺釘與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和固定板B與棘突貼合的面上分別設有凸起的固定針,其特征在于固定板A和固定板B下端分別設有配合棘突根部和椎板的向外側翻出的尾翼。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尾翼分別設有凸起的錐形針,凸起的錐形針與尾翼面成20-90°夾角,以增加固定效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尾翼上分別設有與固定螺釘相配合的釘孔,釘孔可以是沉孔、光滑釘孔或螺紋鎖定孔,釘孔內設有固定螺釘,固定螺釘?shù)那岸顺叔F尖狀,以增加固定效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固定板A和固定板B與人體椎板相對應的面呈與人體椎板相吻合的弧面,以增加支撐面積、提高治療效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連接桿與固定板A呈垂直狀;固定針分別與固定板A和固定板B呈垂直狀;固定板A、固定板B及尾翼與人體脊柱的棘突和椎板相吻合,尾翼與固定板A、固定板B的夾角一般呈90-170°。本專利技術使用時,將固定板A上的連接桿從棘突的一側插入棘突間,再把固定板B從棘突的另一側裝到連接桿上,固定板B通過連接孔、連接螺孔和連接螺釘與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固定板B安裝時帶尾翼的一端在人體脊柱下端(尾端)椎板上,對固定板A和固定板B向棘突方向施加壓力,使固定板A和固定板B上的固定針分別扎入棘突的兩側,固定板A和固定板B通過尾翼上的錐形針或固定螺釘固定在人體下端(尾端)的椎板上,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合理,安裝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對肌體的創(chuàng)傷小,能有效的實現(xiàn)棘突間固定、治療效果好等優(yōu)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仰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固定板A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中固定板B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固定板Al、固定板B2、連接桿3、連接螺釘4、固定針5、尾翼6、錐形針7。【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一種棘突椎板雙重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Al、固定板B2、連接桿3、連接螺釘4,固定板Al和固定板B2經連接桿3相連接,固定板Al的一側設有連接桿3,固定板B2上設有與連接桿3配合的連接孔和連接螺孔,固定板B2經連接孔、連接螺孔和連接螺釘與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l和連接桿3制成一體式,固定板Al和連接桿3也可以是鉚接或其它方式連接的,連接桿上可以設有增加阻力的齒槽或呈凹凸狀,以提高連接效果,固定板A和固定板B與棘突貼合的面上分別設有凸起的固定針5,凸起的固定針5的尖端可以呈圓錐狀,也可以呈三菱錐或四棱錐狀,上述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此不贅述,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固定板Al和固定板B2下端分別設有配合棘突根部和椎板的向外側翻出的尾翼6,尾翼6上可以分別設有凸起的錐形針7,錐形針7 —般呈鏟狀,以增加固定效果,凸起的錐形針7與尾翼面成20-90°夾角,尾翼上也可以分別設有穿過固定螺釘?shù)某量祝量變仍O有固定螺釘,尾翼6上還可以分別設有穿過固定螺釘?shù)墓饣斂祝斂變仍O有固定螺釘,尾翼上還可以分別設有與固定螺釘相配合的螺紋孔,固定螺釘經螺紋與尾翼相連接,上述的固定螺釘?shù)那岸顺叔F形,以增加固定效果,另外,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固定板Al和固定板B2與人體椎板相對應的面呈與人體椎板相吻合的弧面,以增加支撐面積、提高治療效果,所述的連接桿3與固定板Al呈垂直狀;固定針5與固定板Al和固定板B2呈垂直狀;尾翼6與固定板Al和固定板B2的夾角一般在90-170°,使用時,將固定板A上的連接桿從棘突的一側插入棘突間,再把固定板B從棘突的另一側裝到連接桿上,固定板B通過連接孔、連接螺孔和連接螺釘與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固定板B安裝時帶尾翼的一端在人體脊柱下端(尾端)椎板上,對固定板A和固定板B向棘突方向施加壓力,使固定板A和固定板B上的固定針分別扎入棘突的兩側,固定板A和固定板B分別通過尾翼上的錐形針或固定螺釘固定在人體下端(尾端)椎板上,所述錐形針一般呈鏟刀狀,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合理,安裝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對肌體的創(chuàng)傷小,能有效的實現(xiàn)椎體間固定、治療效果好等優(yōu)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棘突椎板雙重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A、固定板B、連接螺釘、連接桿,固定板A和固定板B經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的一側設有連接桿,固定板B上設有與連接桿配合的連接孔和連接螺孔,固定板B經連接孔、連接螺孔和連接螺釘與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和固定板B與棘突貼合的面上分別設有凸起的固定針,其特征在于固定板A和固定板B下端分別設有配合棘突根部和椎板的向外側翻出的尾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棘突椎板雙重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A、固定板B、連接螺釘、連接桿,固定板A和固定板B經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的一側設有連接桿,固定板B上設有與連接桿配合的連接孔和連接螺孔,固定板B經連接孔、連接螺孔和連接螺釘與連接桿相連接,固定板A和固定板B與棘突貼合的面上分別設有凸起的固定針,其特征在于固定板A和固定板B下端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汪清,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市奧斯比利克新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