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電腦顯示器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移動式電腦顯示器,包括顯示器主體和支撐基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顯示器主體相對于支撐基體平穩移動的移動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通過為顯示器加設移動驅動機構來驅動顯示器平穩地往復移動,以引導使用者隨顯示器的移動而搖頭或點頭,進而達到被動地活動頸椎的效果。該技術方案,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使用電腦易導致頸椎病的問題。(*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移動式電腦顯示器
本技術屬于電腦顯示器
,涉及改善電腦顯示器使用體驗的技術。
技術介紹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腦已逐漸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其用戶群從專業人員,擴展到各種普通人員,包括兒童和老人。電腦的廣泛使用,給人類帶來巨大效益和便捷的同時,其對用戶的危害也隨之而來,如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屏幕對眼睛的傷害、長時間使用電腦對頸椎的傷害等。對于將電腦作為日常工作的必要工具的人員而言(特別是長期從事編輯、打字、文秘、財會、寫作等職業的人員),由于長期伏案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于非協調受力狀態,頸后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再加上扭轉、側屈過度,更進一步導致損傷,發生頸椎疾病。解放軍第211醫院的權威調查結果表明:從事時間3年以下者頸椎病發病率為14% ;4~7年者發病率為26% ;7~10年者發病率為42%。經x2檢驗,從事計算機操作的時間長短,與患頸椎疾病有密切關系。長久的單一伏案姿勢可加速頸椎退變和損傷過程。近幾年,每年新增頸椎疾病人數正以幾何級數的比例增長。更為嚴重的是:頸 椎上承頭顱,下接軀干,既是脊椎中活動最多部位,也是神經中樞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路,一旦發生故障,后果嚴重。對此,專家們提出了預防此病的措施和通過醫學手段治療的方法,但收效甚微。原因是:無論何種方法,都難以改變人們長時間使用電腦時長期靜坐、保持固定不變的姿勢的現實。自電腦問世以來,在人們的慣性思維中,一直把長期使用電腦容易導至頸椎疾病視為電腦這一工具所固有的特點,除了改變使用者自己的使用習慣,沒有解決辦法。實際上,之所以長期使用電腦會導致頸椎疾病,究其原因正是因為電腦顯示器始終是固定不動的,電腦顯示器固定不動已經形成了一種常規。這一常規限制了人們從電腦上尋求解決使用電腦導致頸椎疾病的問題。因此,至目前為止,針對使用電腦容易導致頸椎疾病這一問題,除了提醒使用者適時休息外,尚沒有從電腦顯示器上著手進行解決的辦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電腦的使用導致頸椎疾病的問題,提出一種可以讓人們在使用電腦時,被動地活動頸椎的解決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移動式電腦顯示器,包括顯示器主體和用于支撐顯示器主體的支撐基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動驅動顯示器主體相對于支撐基體移動的移動驅動機構。上述技術方案突破了幾十年來均固定放置電腦顯示器的常規,前所未有地將顯示器設計為移動式的,通過為顯示器加設移動驅動機構來驅動顯示器主體平穩地移動,以引導使用者隨顯示器的移動而搖頭或俯仰頭,進而達到被動地活動頸椎的效果。該技術方案,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使用電腦易導致頸椎疾病的問題。從更寬泛的意義上講,這一技術,掃除了人類使用電腦過程中的一大障礙,可能會對人類使用電腦帶來一次革命。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移動優選為平穩移動,所述平穩是指顯示器主體在移動過程中不出現抖動或振動;所述移動可以是連續移動,也可以是斷續移動;可以是任何可以改變顯示屏位置以引導使用者活動頸椎的移動,如橫向(上下)移動、縱向(左右)移動或者是同時或先后包含橫向和縱向移動的斜向移動或曲折移動;其移動方式可以是往復移動、或循環移動。其移動類型可以是平面移動,也可以是曲面移動。所述移動驅動機構對顯示器主體的驅動可以有諸多種實現方案,優選通過較為簡單的絲桿螺母傳動機構、滑輪機構、齒輪齒條傳動機構、凸輪機構、曲柄滑塊機構等傳動機構配合動力裝置實現,其中動力裝置優選電機,更優選額定電壓5V以下的直流電機,以便于使用USB電源。如選用偏心輪機構還可以實現驅動顯示器主體做圓周移動。此外,也可以選擇氣缸裝置配合壓縮氣源實現對顯示器主體的驅動。當選擇絲桿螺母傳動機構驅動顯示器主體往復移動時,可以將絲桿裝配在支撐基體上,由電機驅動旋轉,將螺母與顯示器主體固定,螺母通過其上與絲桿配合的螺紋孔裝配在絲桿上。當顯示器主體的移動被設計為橫向或傾斜移動時,絲桿將橫向或傾斜設置,為了通過顯示器主體自身的重力來防止顯示器主體隨絲桿轉動,可以將螺母設置在顯示器主體的重心上方。例如顯示器主體橫向左右移動,絲桿橫向設置在支撐基體上,由電機驅動正反向旋轉,螺母固定在顯示器主體頂邊處。顯示器主體的重量直接作用在絲桿上,當絲桿旋轉時,顯示器主體隨螺母在絲桿上左右平移。由于顯示器主體重量較大,為了避免對絲桿抗彎強度要求過高,在顯示器主體橫向移動的方案中,也可以將顯示器通過滑動配合結構(如滑軌機構)設置在支撐基體上,這樣顯示器主體的重量全部由滑動配合結構承擔,對絲桿的抗彎強度要求最低。當然,也可以通過在支撐基體上設置針對顯示器主體的限位部件的方式限制顯示器主體隨絲桿轉動,或者由支撐基體的某部位直接限制顯示器主體的轉動。這種非基于顯示器主體自身重量的限制轉動的方式,對絲桿的設置方向沒有要求。這種限制轉動的方式最簡單的實現結構是,在顯示器主體轉動方向上設置擋塊,或者支撐基體的某部位擋在顯示器轉動方向上。例如,支撐基體為框架結構,絲桿上端裝配在框架結構的上梁上,螺母固定在顯示器主體背部的中上部,框架結構的兩側豎梁位于顯示器后面,在顯示器主體由絲桿吊起的自然狀態下,豎梁與顯示器背部的兩側部位相接觸。為了更好地限制顯示器主體隨絲桿旋轉,還可以將顯示器主體直接通過滑動配合結構與支撐基體裝配在一起,在實現精確限位的同時,還可以對顯示器主體的移動起導向作用,可以實現顯示器主體在平面內曲線移動或在曲面內移動。當選擇凸輪機構驅動顯示器主體往復移動時,最適于驅動顯示器主體縱向移動。例如,凸輪通過安裝軸裝配在支撐基體上,位于顯示器主體后側,顯示器主體背部對應凸輪上方裝配有與凸輪邊緣配合的受力部件或設計有與凸輪邊緣配合的受力部位。所述顯示器主體與支撐基體通過滑動配合結構可相對上下移動地裝配在一起。如果采用凸輪機構驅動顯示器主體左右平移,還需要配合復位機構,最為常見且簡單的復位方式有彈簧復位。當選擇滑輪機構驅動顯示器主體往復移動時,同樣最適于驅動顯示器主體上下移動。例如,在支撐基體上設置一定滑輪,繩子一端與顯示器主體頂邊固定,繩子另一端向上繞過定滑輪后向下固定在收放輪上,收放輪受電機驅動正反轉。為防止顯示器發生旋轉,可以與選擇絲桿螺母傳動的方式一樣通過限位部件或支撐基體上的限位部位來限制。同樣地,所述顯示器主體也可以與支撐基體通過滑動配合結構可相對上下移動地裝配在一起。這不僅能夠起到防止顯示器主體旋轉的作用,還可以防止顯示器因繩子的牽拉不平衡而發生扭轉。如果采用滑輪機構驅動顯示器主體左右平移,同樣需要配合復位機構,如拉伸彈簧。當選擇齒輪配合齒條的方式驅動顯示器往復移動時,所述顯示器主體應當與支撐基體通過滑動配合結構可相對移動地裝配在一起。優選所述齒輪裝配在支撐基體上,由電機驅動,齒條固定在顯示器主體上。上述幾種由電機提供動力源,驅動顯示器做往復移動的方案中,反向移動可以通過反向傳動機構實現,也可以直接選用具有反轉功能的電機。反向的時機,可以通過單片機控制電機實現,也可以在顯示器的移動行程的起止點設置觸動開關,以觸動開關的信號觸發反向傳動機構動作或控制電機反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式電腦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設有導槽的左右立板、顯示器主體、以及由微電機、微電機控制器、橫桿、平衡塊、牽引線組成的移動驅動機構;所述橫桿裝配在左右立板的上端,所述微電機與其中一立板固定,微電機輸出軸與橫桿同軸聯接,牽引線繞過橫桿,牽引線兩端分別與平衡塊和顯示器主體固定;所述顯示器主體的兩側分別固定兩個導銷,所述導銷一端與顯示器主體固定,另一端插入所述導槽內,導銷在導槽內滑動;對應顯示器主體上下移動的起止點設置兩個觸動開關,所述觸動開關與微電機控制器聯接;所述微電機控制器接收觸動開關的信號后,改變輸出電流方向以控制微電機反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動式電腦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設有導槽的左右立板、顯示器主體、以及由微電機、微電機控制器、橫桿、平衡塊、牽引線組成的移動驅動機構; 所述橫桿裝配在左右立板的上端,所述微電機與其中一立板固定,微電機輸出軸與橫桿同軸聯接,牽引線繞過橫桿,牽引線兩端分別與平衡塊和顯示器主體固定; 所述顯示器主體的兩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樹斌,
申請(專利權)人:王樹斌,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