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及一種便于維修的吊裝車,包括主車體,該主車體的底盤底部裝配有頂起機構,該頂起機構包括裝配座、頂起油缸、驅動電機,該裝配座裝配于該底盤,該頂起油缸的頂端定軸旋轉地裝配于該裝配座,該驅動電機用于驅動該頂起油缸定軸轉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吊裝車通過在主車體底盤上裝配頂起機構,能夠快速便捷地在需要時將主車體的底盤頂起并保持一定高度,使用時僅需要在駕駛室或者通過遙控設備來控制頂起機構的運行,使用十分方便,省時省力;導向滑槽的設置使得頂起機構的頂起位置能夠根據實際需要而作調整,結構設置更為合理。(*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便于維修的吊裝車
本技術及一種吊裝車,特別是指一種便于維修的吊裝車。
技術介紹
吊裝車的工作環境多較差,更換輪胎或者輪胎陷入泥濘的土路而難以拔出時,常需要使用千斤頂或者其他的輔助設備支撐車體,使車體保持一定的高度。由于吊裝車車體重量較大,使用千斤頂非常耗力,且耗時長,使用十分不便,車主需要隨車配置較為高級的輔助工具,但即使如此使用也并不輕松。車主需要將該輔助設備由車上轉移至合適位置,然后在車體底盤上尋找合適的支撐點,將該設備架在該支撐點的下方,抬起設備在其下方墊上堅硬的支撐物,然后啟動設備,將車體頂起一定的高度,維修完成后需要將設備移回至車上,實現該過程耗時費力,使用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便于維修的吊裝車,以克服現有技術要頂起吊裝車使其保持一定高度方便維修時,使用現有的輔助設備耗時費力,使用十分不方便的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便于維修的吊裝車,包括主車體,該主車體的底盤底部裝配有頂起機構,該頂起機構包括裝配座、頂起油缸、驅動電機,該裝配座裝配于該底盤,該頂起油缸的頂端定軸旋轉地裝配于該裝配座,該頂起油缸由吊裝車的液壓油箱供油。該驅動電機用于驅動該頂起油缸定軸轉動。另外,該頂起油缸的缸桿端部設有底板,該底板活動鉸接該缸桿端部,這主要是為了增大缸桿端部的受力面積,減少壓強,以避免頂起油缸在使用過程中破壞其底部的支持物,進而導致主車體傾斜甚至傾倒的情況發生,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的穩定性。更進一步地:上述頂起機構可以活動裝配在主車體的底盤上,也可以是固定裝配在底盤上。(一)、活動的裝配方式為:該頂起機構還包括底部敞口的導向滑槽,該導向滑槽兩槽壁上分別設有滑沿。上述裝配座裝配于該導向滑槽內,本裝配方式優選裝配座的結構為:裝配座由頂板和兩個側板一體連接形成,兩側板平行排布地設于該頂板的底面上,即頂板的面積是較大的,這有利于增大頂起油缸頂部的受力面積,減少壓強,保護導向滑槽,也保護主車體底盤。兩側板外側壁分別設有上述滑輪,該滑輪在該滑沿上滑動。上述驅動電機驅動上述頂起油缸向上轉動進入該導向滑槽內。該頂起機構還可配置行走電機,行走電機用于驅動滑輪的走動,從而自動化控制地頂起油缸在導向滑槽內的位置,使用更省力。另外,該頂板與上述導向滑槽槽底之間設有間隙,這樣在頂起油缸的缸桿處于收回狀態時,滑輪與上述滑沿連接,頂板與導向滑槽槽底之間不存在摩擦力,這樣可以使得頂起機構沿導著導向滑槽的移動更自如。此夕卜,為了保證裝配座向上移動時,裝配座嚴格在上下方向移動,兩側板均延伸至上述導向滑槽的外部,兩側板與導向滑槽的兩槽沿形成一個限制結構。頂起機構的設置數量和設置位置可以是:當導向滑槽沿底盤長度方向布置時,可以在底盤的寬度方向的中部設置一個頂起機構,也可以在底盤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一個頂起機構,優選后者,使用時更為穩定;當導向滑槽沿底盤寬度方向延伸布置時,在底盤長度方向的兩端靠近輪軸的部位分別設置一個該頂起機構。設置兩個頂起機構時,兩個頂起機構的導向滑槽均平行排布。此外,上述驅動電機的供電方式為:上述導向滑槽槽壁沿長度方向固定設置有平行排布的正極供電條和負極供電條,上述驅動電機的正極活動接觸該正極供電條,該驅動電機的負極活動接觸該負極供電條。(二)固定的裝配方式為:上述頂起機構的裝配座固定裝配于上述底盤上,該底盤上設有用于容置向上收起的上述頂起油缸的容置槽。容置槽的設置方向與上述的導向滑槽的布置方向相同。容置槽可以是后面安裝上去的,也可以是在底盤上騰空出來的,但優選前者。本裝配方式優選設置頂起機構的位置在底盤的輪軸上或者附件較為堅固的位置上,一般是一個車輪配置一個該頂起機構。由上述對本技術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技術的吊裝車通過在主車體底盤上裝配頂起機構,能夠快速便捷地在需要時將主車體的底盤頂起并保持一定高度,使用時僅需要在駕駛室或者通過遙控設備來控制頂起機構的運行,使用十分方便,省時省力;導向滑槽的設置使得頂起機構的頂起位置能夠根據實際需要而作調整,結構設置更為合理;導向滑槽/容置槽的設置,使得頂起油缸工作時,頂起機構對主車體底盤的壓強較小,有效降低了頂起主車體的過程中損害主車體的情況發生,且導向滑槽/容置槽在頂起油缸收起時使其隱匿于底盤上,不影響行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吊裝車裝配可活動頂起機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局部A的放大圖。圖3為與圖2對應的一種頂起機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另一種頂起機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吊裝車固定裝配頂起機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頂起機構沿主車體寬度方向布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圖2,便于維修的吊裝車,包括主車體1,該主車體I的底盤11底部裝配有頂起機構2,該頂起機構2包括裝配座21、頂起油缸22、驅動電機23,該裝配座21裝配于該底盤11,該頂起油缸22的頂端定軸旋轉地裝配于該裝配座21,該頂起油缸22由吊裝車的液壓油箱供油。該驅動電機23用于驅動該頂起油缸22定軸轉動。另外,該頂起油缸22的缸桿221端部設有底板222,該底板222活動鉸接該缸桿221端部,這主要是為了增大缸桿221端部的受力面積,減少壓強,以避免頂起油缸22在使用過程中破壞其底部的支撐物,進而導致主車體I傾斜甚至傾倒的情況發生,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的穩定性。更進一步地:上述頂起機構2可以活動裝配在主車體I的底盤11上,也可以是固定裝配在底盤11上。(一)活動的裝配方式為:參照圖1、圖2、圖3、圖4,該頂起機構2還包括底部敞口的導向滑槽20,該導向滑槽20兩槽壁上分別設有滑沿201,該導向滑槽20可以通過螺栓固定、焊接等方式固定裝配在主車體I的底盤11上。上述裝配座21裝配于該導向滑槽20內,本裝配方式優選裝配座21的結構為:裝配座21由頂板211和兩個側板212 —體連接形成,兩側板212平行排布地設于該頂板211的底面上,即頂板211的面積是較大的,這有利于增大頂起油缸22頂部的受力面積,減少壓強,保護導向滑槽20,也保護主車體I的底盤11。兩側板212外側壁分別設有滑輪213,該滑輪213在該滑沿201上滑動。上述驅動電機23驅動上述頂起油缸22向上轉動進入該導向滑槽20內。該頂起機構2還可配置行走電機,行走電機用于驅動滑輪213的走動,從而自動化控制地頂起油缸22在導向滑槽20內的位置,使用更省力。另外,該頂板211與上述導向滑槽20槽底之間設有間隙,這樣在頂起油缸22的缸桿221處于收回狀態時,滑輪213與上述滑沿201連接,頂板211與導向滑槽20槽底之間不存在摩擦力,這樣可以使得頂起機構2沿導著導向滑槽20的移動更自如。此外,為了保證裝配座21向上移動時,裝配座21嚴格在上下方向移動,兩側板212均延伸至上述導向滑槽20的外部,兩側板212與導向滑槽20的兩槽沿形成一個限制結構。繼續參照圖1,頂起機構2的設置數量和設置位置可以是:當導向滑槽20沿底盤11長度方向布置時,可以在底盤11的寬度方向的中部設置一個頂起機構2,也可以在底盤11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一個頂起機構2,優選后者,使用時更為穩定;當導向滑槽20沿底盤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便于維修的吊裝車,包括主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車體的底盤底部裝配有頂起機構,該頂起機構包括裝配座、頂起油缸、驅動電機,該裝配座裝配于該底盤,該頂起油缸的頂端定軸旋轉地裝配于該裝配座,該驅動電機用于驅動該頂起油缸定軸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便于維修的吊裝車,包括主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車體的底盤底部裝配有頂起機構,該頂起機構包括裝配座、頂起油缸、驅動電機,該裝配座裝配于該底盤,該頂起油缸的頂端定軸旋轉地裝配于該裝配座,該驅動電機用于驅動該頂起油缸定軸轉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維修的吊裝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起機構還包括底部敞口的導向滑槽,該導向滑槽兩槽壁上分別設有滑沿;所述裝配座裝配于該導向滑槽內,該裝配座配設有滑輪,該滑輪在該滑沿上滑動;所述驅動電機驅動所述頂起油缸向上轉動進入該導向滑槽內。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維修的吊裝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座由頂板和兩個側板一體連接形成,兩側板平行排布地設于該頂板的底面上;兩側板外側壁分別設有所述滑輪;該頂板與所述導向滑槽槽底之間設有間隙;兩側板均延伸至所述導向滑槽的外部。4.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自能,葉慶林,郭松生,喻雷平,姚小龍,陳乙猛,張凱凡,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威盛機械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