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熱力管道埋于多年凍土基礎的制冷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埋地熱力管道多年凍土基礎制冷結構,以維持高溫熱力管道多年凍土基礎的穩定。
技術介紹
多年凍土在我國廣泛分布,約占國土陸地面積的22.3%。多年凍土區管道在修建、運營過程中,凍土基礎溫度升高,從而造成凍土融化,基礎下沉,管道安全受到威脅?,F有的措施是由美國阿拉斯加最早使用的熱樁技術,施工不便且成本較高。我國有兩條位于多年凍土區的石油管道受到基礎融化的威脅。擬新建的格-拉輸油管道面臨同樣的問題。因此,研發一種經濟、實用,施工方便且易于維護的管道基礎制冷結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上述,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力管道埋于多年凍土基礎的制冷結構。制冷結構為U型通風管,利用U型通風管對管道下方基礎進行制冷,同時利用風門開啟和關閉來加強制冷效果,另外利用隔熱持力層削弱管道和凍土基礎間的相互熱交換,以實現熱力管道下部多年凍土基礎穩定和減少管道內溫降的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一種熱力管道埋于多年凍土基礎的制冷結構,是由自動風門、填土、喇叭型連接管、天然地表、管道、U型通風管和持力隔熱層組成。在凍土上限上,設置U型通風管,喇叭型連接管連通U型通風管,U型通風管管口安放自動風門,U型通風管內置有熱力管道,在U型通風管和熱力管道間設置持力隔熱層,喇叭型連接管底部墊有填土;風門由彈簧,磁性材料,風門傾角,防銹合頁,門板,密封墊圈構成,U型通風管管口與橢圓形門板之間用防銹合頁連接,門板上置有磁性材料與彈簧,彈簧居于U型通風管管口與門板之間,門板周邊裝有密封墊圈。本技術的優點和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力管道埋于多年凍土基礎的制冷結構,是由自動風門(1)、填土(2)、喇叭型連接管(3)、天然地表(4)、管道(5)、U型通風管(6)和持力隔熱層(8)組成,其特征是在凍土上限(7)上,設置U型通風管(6),喇叭型連接管(3)連通U型通風管(6),U型通風管管口安放自動風門(1),U型通風管(6)內置有熱力管道(5),在U型通風管(6)和熱力管道(5)間設置持力隔熱層(8),喇叭型連接管(3)底部墊有填土(2);風門(1)由彈簧(9),磁性材料(10),防銹合頁(12),門板(13),密封墊圈(14)構成,U型通風管管口與橢圓形門板(13)之間用防銹合頁(12)連接,門板(13)上置有磁性材料(10)與彈簧(9),彈簧(9)居于U型通風管管口與門板(13)之間,門板(13)周邊裝有密封墊圈(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力管道埋于多年凍土基礎的制冷結構,是由自動風門(I)、填土(2)、喇叭型連接管(3)、天然地表(4)、管道(5)、U型通風管(6)和持力隔熱層(8)組成,其特征是在凍土上限(7)上,設置U型通風管(6),喇叭型連接管(3)連通U型通風管(6),U型通風管管口安放自動風門(1),U型通風管(6)內置有熱力管道(5),在U型通風管(6)和熱力管道(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喻文兵,陳琳,劉偉博,易鑫,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