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以及外接設備,其中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包括:耳機插頭以及錄音回路;所述耳機插頭具有聲道連接端、麥克風連接端以及接地端;所述錄音回路具有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和第三連接端;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聲道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麥克風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端與所述接地端連接;所述錄音回路通過所述耳機插頭以及智能電子設備中的耳機插座與智能電子設備中的麥克風連接,且所述錄音回路與耳機插頭、耳機插座以及所述麥克風一起形成話筒電路。(*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以及外接設備
本技術涉及設備識別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以及包含該識別電路的外接設備。
技術介紹
智能電子設備(如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子設備)可以通過其耳機插座與外接設備連接,如智能電子設備可以通過其耳機插座與耳機、拉卡拉設備、移動電話紅外遙控器或者移動電話按鍵設備等外接設備連接。在智能電子設備通過其耳機插座與外接設備連接的情況下,智能電子設備應對插入的外接設備進行有效識別,否則,智能電子設備會認為其耳機插座中插入的外接設備為耳機,這樣,智能電子設備會通過耳機輸出聲音,從而可能會導致用戶無法正常撥打接聽電話(在智能電子設備為智能移動電話的情況下)、收聽音樂及觀看視頻等。目前,智能電子設備對其耳機插座中插入的外接設備進行識別的方式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基于10KHZ頻段的超聲波調制解調技術對外接設備進行識別;方式二、基于MCU(微控制單元)對外接設備進行識別,即在外接設備的耳機插頭插入耳機插座時,外接設備中的MCU主動向智能電子設備輸出特殊音頻信號,以便于智能電子設備能夠根據其接收到的特殊音頻信號識別出插入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專利技術人在實現本技術過程中發現,針對上述方式一而言,在智能電子設備的耳機插座插入耳機的情況下,如果采用10KHZ頻段的超聲波對外接設備進行識別,會產生刺耳的高頻聲音,對人耳的刺激非常大,從而會影響用戶的感受;另外,如果智能電子設備在播放音樂過程中進行外接設備識別操作,則播放的音樂會影響外接設備識別準確率;針對上述方式二而言,由于MCU體積較大且成本較高,因此,在外接設備中設置MCU可能會對外接設備的體積以及成本產生較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技術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以及外接設備。依據本技術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包括:耳機插頭以及錄音回路;所述耳機插頭具有聲道連接端、麥克風連接端以及接地端;所述錄音回路具有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和第三連接端;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聲道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麥克風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端與所述接地端連接;所述錄音回路通過所述耳機插頭以及智能電子設備中的耳機插座與智能電子設備中的麥克風連接,且所述錄音回路與耳機插頭、耳機插座以及所述麥克風一起形成話筒電路。可選的,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中,所述話筒電路包括:電容話筒電路??蛇x的,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中,所述錄音回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為所述第一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分別連接,且所述第一電容與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分別串聯;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二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三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連接;所述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并聯。可選的,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中,所述錄音回路包括:第三電阻、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一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分別連接,且所述第三電阻與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分別串聯;所述第三電容的一端為所述第二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一端為所述第三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連接;所述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并聯。可選的,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中,所述錄音回路包括:第四電阻、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所述第四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一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分別連接,且所述第四電阻與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分別串聯;所述第五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二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六電阻連接;所述第六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三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五電阻連接;所述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并聯。可選的,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中,所述第四電阻和第五電阻的阻值之和、第四電阻和第六電阻的阻值之和以及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的阻值之和均在IOk歐至15k歐范圍內??蛇x的,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中,所述第四電阻、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的阻值相同。可選的,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中,所述錄音回路還包括:開關,且所述開關串接在第二連接端和第三連接端之間??蛇x的,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中,所述聲道連接端包括:左聲道連接端和右聲道連接端,且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左聲道連接端和/或右聲道連接端連接。依據本技術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外接設備,其中,所述外接設備中設置有上述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本技術的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以及外接設備通過在外接設備中設置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且該識別電路中的錄音回路通過耳機插頭以及智能電子設備中的耳機插座與智能電子設備中的麥克風連接,并形成話筒電路,這樣,在智能電子設備的耳機插座插入具有該識別電路的外接設備時,智能電子設備可以通過該話筒電路實現錄音,以識別外接設備是否為設置有識別電路的外接設備;由于本技術可以采用普通音樂來錄音,因此,本技術可以避免在外接設備識別過程中超聲波對人耳的刺激;由于本技術的識別電路采用了錄音回路,而錄音回路通常使用簡單便宜的元器件即可實現,因此,本技術可以避免利用MCU進行外接設備識別而對外接設備造成的體積較大且成本較高的影響。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靖綀D說明】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本實施例的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技術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耳機插頭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一的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的一個具體電路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一的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的另一個具體電路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的再一個具體電路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實施例一、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下面結合圖1、圖2、圖3和圖4對本實施例的識別電路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主要包括:耳機插頭以及錄音回路,其中,錄音回路具有多個連接端,該多個連接端分別與耳機插頭中的多個連接端連接。具體的,目前的耳機插頭通常具有聲道連接端、麥克風連接端以及接地端;在耳機插頭為雙聲道耳機插頭時,上述聲道連接端通常包括:左聲道連接端和右聲道連接端;在耳機插頭為單聲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機插頭以及錄音回路;?所述耳機插頭具有聲道連接端、麥克風連接端以及接地端;?所述錄音回路具有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和第三連接端;?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聲道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麥克風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端與所述接地端連接;?所述錄音回路通過所述耳機插頭以及智能電子設備中的耳機插座與智能電子設備中的麥克風連接,且所述錄音回路與耳機插頭、耳機插座以及所述麥克風一起形成話筒電路。
【技術特征摘要】
2014.01.09 CN 201420013709.01.一種基于耳機插座的外接設備識別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機插頭以及錄音回路; 所述耳機插頭具有聲道連接端、麥克風連接端以及接地端; 所述錄音回路具有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和第三連接端; 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聲道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麥克風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端與所述接地端連接;所述錄音回路通過所述耳機插頭以及智能電子設備中的耳機插座與智能電子設備中的麥克風連接,且所述錄音 回路與耳機插頭、耳機插座以及所述麥克風一起形成話筒電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話筒電路包括:電容話筒電路。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錄音回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 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為所述第一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分別連接,且所述第一電容與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分別串聯; 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二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連接; 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三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連接; 所述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并聯。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錄音回路包括:第三電阻、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 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為所述第一連接端,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分別連接,且所述第三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劍,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軟件北京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