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成型的剛性剃須刀片(24),其具有的主體帶有:切割邊緣部分(39),其延伸為切割邊緣部分平面,且在一端具有切割邊緣(26),基部分(35),其沿基部分平面延伸,彎曲部分(53),其在切割邊緣部分和基部分中間,且其中,所述主體由主要包含鐵和重量上在0.62%和0.75%之間的碳的馬氏體不銹鋼構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剃須刀片,剃須刀頭及制造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體成型的剛性剃須刀片、具有這種刀片的剃須刀頭以及它們的制造方法。第一專利技術的
技術介紹
特別的,第一專利技術涉及一體成型的剛性剃須切割元件。在機械濕用剃須刀領域,早就提供有具有刀頭的剃須刀,其中刀頭容納一個或多個切割元件。近來的趨勢是提供具有明顯L-形橫截面的切割元件,其帶有切割邊緣部分和基部分,其中在橫向于所述切割元件長度方向的橫截面中,基部分與切割邊緣部分成角度。一個商業上成功的這種產品的例子可以在WO2007/147,420中找到。這種切割元件就是所謂的‘支撐刀片’,其中具有切割邊緣的所謂的‘切割部分’裝配到被稱為‘支撐部分’的具有L-形橫截面的另一部分的平面部分。WO2011/008851也描述了這種支撐刀片。但是,這兩部分的裝配引發了以下問題:邏輯上難以操作這兩個不同的部分;技術上難以在以合適速度運行的制造設備中操作這兩個非常微小的部分以達到要求;難以在這些操作速度下保證這種裝配的精度,而且這些組件可能在附連的位置受到腐蝕,從而縮短產品整體的預期壽命。因此,人們作了種種努力,試圖用一體的彎曲刀片來替代這些所謂的‘支撐刀片’。例如,這種努力的一個例子可以在US2007/234,577中找到。但是,這種一體的彎曲刀片的研發是非常困難的。實際上,在支撐刀片中,可能根據其特定功能(即精確地提供L-形)定制支撐部分,以及根據其特定功能(即最佳剃須性能)分別地定制切割部分。然而,對于一體的彎曲刀片而言,需要提供兼具優秀成形性能和切割性能的產品,同時仍然考慮制造過程和成本問題。US2007/234,577建議采用包含如下成分的材料:約0.35%-0.43%碳、0.90%-1.35%鉬、0.40%-0.90%錳、13%-14%鉻、至多0.030%磷、0.20%-0.55%硅以及至多0.025%硫成分。然而,這僅限定了最多18%的材料成分。根據一個例子,US2007/234,577推薦采用在重量上具有約0.4%碳含量和其它成分的不銹鋼。但是,US2007/234,577需要應用局部熱處理來提高刀片部分的延展性以達到彎曲。然而,這個額外步驟在工業規模中實施起來是復雜的。這種努力的另一個例子可以在US2007/124,939中找到。但是,這個文件限定了非常普通級別的用于他們的剃須刀片的鋼,即,帶有非常寬范圍的在0.50%-1.25%之間的碳含量。這些材料的特性會在非常寬泛的范圍內擴展。本專利技術目的尤其旨在減少那些缺點。第一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可以驚人地發現,帶有高碳含量的馬氏體不銹鋼的剃須刀片能夠對彎曲部分成型性能和刀片邊緣強度的競爭要求提供最佳對策,同時仍然能夠滿足所有其它所列要求進行制造。特別的,提供一體成型的剛性剃須刀片,其具有的主體帶有:-切割邊緣部分,其延伸為切割邊緣部分平面,且在一端具有切割邊緣,-基部分,其沿基部分平面延伸,-彎曲部分,其在切割邊緣部分和基部分中間,以及其中,所述主體由主要包含鐵以及重量上在0.62%-0.75%之間的碳的馬氏體不銹鋼所構成。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可以采用一個或多個從屬要求中限定的特征。第二專利技術的
技術介紹
第二專利技術涉及帶有可移動一體成型的剛性剃須刀片的剃須刀頭。在機械濕用剃須刀領域,早就供有具有刀頭的剃須刀,其中刀頭容納一個或多個切割元件。所述切割元件安裝成剃須時在刀頭內移動(主要是平移)。近來的趨勢是提供具有明顯L-形橫截面的切割元件,其帶有切割邊緣部分和基部分,其中在橫向于所述切割元件長度方向的橫截面中,基部分與切割邊緣部分成角度。一個商業上成功的這種產品的例子可以在WO2007/147,420中找到。這種刀片就是所謂的‘支撐刀片’,其中具有切割邊緣的所謂的‘切割部分’裝配到被稱為‘支撐部分’的具有L-形橫截面的另一部分的平面部分。特別的,基部分沿著基部分軸線定向,其中基部分軸線限定刀頭中切割元件的移動方向。但是,這兩部分的裝配引發了以下問題:邏輯上難以操作這兩個不同的部分;技術上難以在以合適速度運行的制造設備中操作這兩個非常微小的部分以達到要求;難以在這些操作速度下保證這種裝配的精度,而且這些組件可能在附連的位置受到腐蝕,從而縮短產品整體的預期壽命。因此,人們作了種種努力,試圖用一體的彎曲刀片來替代這些所謂的‘支撐刀片’。盡管一些專利文件示出了帶有一體可移動彎曲刀片的剃須刀頭的一些附圖,但人們仍然認為沒有可用的帶有這些特征的商業產品。其原因被認為是難以設計這樣一個產品。實際上,例如,這些附圖可以于早在1984年就提交的US4,621,424中找到。根據上述附圖設計的產品的問題是,在剃須時,刀片可能無法保持足夠的直,而變得彎曲,從而惡化剃須性能,和/或出現微裂紋,因此加速腐蝕。在1990年,US5,010,646建議通過在刀片上提供褶皺來解決這些問題。然而,這個產品可能難以制造,且剃須性能的效率值得懷疑,以致這個產品的進一步研究被拋棄了。本專利技術目的尤其旨在提供帶有一體彎曲刀片的刀頭。第二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提供剃須刀頭,其包括:-外殼,其具有限定剃須窗口的頂面,以及對立的制動面,所述外殼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引導件,-至少一個一體成型的剛性剃須刀片,其中每個剃須刀片靈活地安裝在外殼內,以及具有:·切割邊緣部分,其沿切割邊緣部分軸線延伸且具有可穿過剃須窗口的切割邊緣,·引導部分,其沿引導部分軸線延伸,以及·彎曲部分,其在切割邊緣部分和引導部分中間,其中,懸臂尺寸是切割邊緣與引導部分軸線之間測得的距離,在1-1毫米和1.8毫米之間。其中,引導部分與引導件合作,以便在剃須時施加到刀片上的剃須力的作用下,每個刀片能沿著平行于引導部分軸線的滑動方向,獨立地相對于所述外殼平移。據發現,對于這個剃須刀頭的剃須性能而言,上面定義的參數是關鍵因素。將這個參數保持在定義限值中能夠優化剃須性能。實際上,對于帶有這個尺寸大于1.8的剃須刀片的剃須刀頭而言,存在著為具有充分清洗特性而具有較大刀頭的風險。此外,會難以控制刀片偏轉。對于這個尺寸小于1.1的刀片而言,操作和裝備變得費力。此外,制造時刀片切割邊緣損壞的可能性顯著地增長。而且,更難控制帶有可移動刀片的刀頭中側向彈性臂施加的彈力。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可以采用一個或多個從屬要求中限定的特征。第三專利技術的
技術介紹
特別的,第三專利技術涉及一體成型的剛性剃須刀片。在機械濕用剃須刀領域,早就供有具有刀頭的剃須刀,其中刀頭容納一個或多個切割元件。近來的趨勢是提供具有明顯L-形橫截面的切割元件,其帶有切割邊緣部分和基部分,其中在橫向于所述切割元件長度方向的橫截面中基部分與切割邊緣部分成角度。一個商業上成功的這種產品的例子可以在WO2007/147,420中找到。這種切割元件就是所謂的‘支撐刀片’,其中具有切割邊緣的所謂的‘切割部分’裝配到被稱為‘支撐部分’的具有L-形橫截面的另一部分的平面部分。但是,這兩部分的裝配引發了以下問題:邏輯上難以操作這兩個不同的部分;技術上難以在以合適速度運行的制造設備中操作這兩個非常微小的部分以達到要求;難以在這些操作速度下保證這種裝配的精度,而且這些組件可能在附連的位置受到腐蝕,從而縮短產品整體的預期壽命。因此,人們作了種種努力,試圖用一體的彎曲刀片來替代這些所謂的‘支撐刀片’。例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體成型的剛性剃須刀片,其具有的主體帶有:?切割邊緣部分,其延伸為切割邊緣部分平面,且在一端具有切割邊緣,?基部分,其沿基部分平面延伸,?彎曲部分,其在切割邊緣部分和基部分中間,以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由主要包含鐵以及重量上在0.62%?0.75%之間的碳的馬氏體不銹鋼所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1.10.06 EP PCT/EP2011/0674511.剃須刀頭,所述剃須刀頭包括:-外殼,其具有限定剃須窗口的頂面,以及對立的制動面,所述外殼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引導件,-至少一個一體成型的剛性刀片,每個刀片靈活地安裝在外殼內,以及具有:·切割邊緣部分,其沿切割邊緣部分軸線延伸且具有可穿過剃須窗口的切割邊緣,·引導部分,其沿引導部分軸線延伸,以及·彎曲部分,其在切割邊緣部分和引導部分中間,其特征在于,切割邊緣與引導部分軸線之間測量的懸臂尺寸在1.1毫米和1.8毫米之間,引導部分與引導件合作,以便在剃須時施加到刀片上的剃須力的作用下,每個刀片能沿著平行于引導部分軸線的滑動方向,獨立地相對于所述外殼平移。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剃須刀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偏置裝置,其中,切割邊緣部分具有頂面,其中所述偏置裝置與所述刀片合作以偏置所述刀片,直到切割邊緣部分的頂面緊靠在所述外殼的制動面上,且與所述剃須力對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剃須刀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具有兩個側邊,其中,所述偏置裝置包括每個側邊上帶有的彈性支撐,其中,每個彈性支撐具有接觸刀片的接觸部分,其中,兩個接觸部分之間的距離在22mm和30mm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剃須刀頭,其特征在于,兩個接觸部分之間的距離在25mm和27mm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剃須刀頭,其特征在于,每個刀片由馬氏體不銹鋼構成。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剃須刀頭,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瓦西萊奧斯·達沃斯,瓦西利斯·帕帕奇里斯托斯,迪米特里奧斯·埃夫西米阿迪斯,帕納吉奧蒂斯·扎菲羅保洛斯,尼科勞斯·斯考納凱斯,伊奧尼斯·科米安奧斯,米查利斯·卡勞西斯,阿納斯塔西奧斯·帕帕蓋奧吉奧,
申請(專利權)人:比克維爾萊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希臘;G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