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和吸收塔系統。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包括:測量管路,測量管路與吸收塔連通;進液閥,進液閥設置在測量管路上;檢測元件,檢測元件設置在測量管路上,用于測量測量管路內的漿液密度。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中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時,測量管路與吸收塔連通,以使吸收塔內流動的漿液暫存并穩定在測量管路內,從而保證檢測元件檢測到的漿液密度是漿液穩態情況下的密度,進而保證了漿液密度的測量準確性。由于進液閥設置在測量管路上,因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控制進液閥,對測量管路的通斷狀態進行控制,從而對漿液注入時間和漿液注入量進行控制,保證了測量管路內漿液的穩定性,保證了測量準確性,有效避免測量誤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和吸收塔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脫硫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和吸收塔系統。
技術介紹
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是整個脫硫系統運行的重要監測點。現有技術中采用壓差法對吸收塔內的漿液密度進行測量。通過測量吸收塔內不同高度間的壓力差,得到的是塔內攪拌器、漿液循環泵、氧化風機運行狀態下的漿液密度。由于此時吸收塔內的漿液處于懸浮狀態(流動狀態),因而測量得到的漿液密度不是穩態下的漿液密度,從而使測量結果不準確、測量誤差大,進而導致難以判斷實際需要的漿液密度值,使測量結果不具有參考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用于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和吸收塔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漿液密度測量誤差大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包括:測量管路,測量管路與吸收塔連通;進液閥,進液閥設置在測量管路上;檢測元件,檢測元件設置在測量管路上,用于測量測量管路內的漿液密度。進一步地,測量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與吸收塔連通,且第一管路的至少一部分水平設置,進液閥設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二管路,第二管路豎直設置,且第一管路的第二端與第二管路的下端連通,檢測元件設置在第二管路上。進一步地,檢測元件為多個,多個檢測元件沿第二管路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進一步地,檢測元件是壓力變送器。進一步地,漿液密度測量裝置還包括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與第二管路的上端連通。進一步地,漿液密度測量裝置還包括排液閥,排液閥設置在測量管路上,且排液閥位于測量管路的相對進液閥遠離吸收塔的位置。進一步地,漿液密度測量裝置還包括:進水管,進水管與測量管路連通;開關閥,開關閥設置在進水管上。進一步地,漿液密度測量裝置還包括第一手動閥,第一手動閥設置在測量管路上。進一步地,漿液密度測量裝置還包括控制箱,進液閥和檢測元件均與控制箱電連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吸收塔系統,包括吸收塔,吸收塔系統還包括漿液密度測量裝置,漿液密度測量裝置是上述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漿液密度測量裝置的測量管路與吸收塔連通。本專利技術中的測量管路與吸收塔連通,進液閥設置在測量管路上,檢測元件設置在測量管路上,用于測量測量管路內的漿液密度。使用本專利技術中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時,測量管路與吸收塔連通,以使吸收塔內流動的漿液暫存并穩定在測量管路內,從而保證檢測元件檢測到的漿液密度是漿液穩態情況下的密度,進而保證了漿液密度的測量準確性。由于進液閥設置在測量管路上,因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控制進液閥,對測量管路的通斷狀態進行控制,從而對漿液注入時間和漿液注入量進行控制,保證了測量管路內漿液的穩定性,同時保證了測量準確性,有效避免測量誤差。本專利技術中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特點。【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意性示出了本專利技術中的吸收塔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10、測量管路;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20、吸收塔;30、進液閥;40、檢測元件;50、排水管;60、排液閥;70、進水管;80、開關閥;90、第一手動閥;91、第二手動閥;92、弟二手動閥。【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技術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如圖1所示,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包括測量管路10、進液閥30和檢測元件40,測量管路10與吸收塔20連通;進液閥30設置在測量管路10上;檢測元件40設置在測量管路10上,用于測量測量管路10內的漿液密度。使用本專利技術中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時,測量管路10與吸收塔20連通,以使吸收塔20內流動的漿液暫存并穩定在測量管路10內,從而保證檢測元件40檢測到的漿液密度是漿液穩態情況下的密度,進而保證了漿液密度的測量準確性。由于進液閥30設置在測量管路10上,因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控制進液閥30,對測量管路10的通斷狀態進行控制,從而對對漿液注入時間和漿液注入量進行控制,保證了測量管路10內漿液的穩定性,同時保證了測量準確性,有效避免測量誤差。本專利技術中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特點。優選地,檢測元件40是漿液密度計。由于檢測元件40是漿液密度計,因而便于工作人員直接測量測量管路10內的漿液密度,從而使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具有操作簡便的特點。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測量管路10包括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與吸收塔20連通,且第一管路11的至少一部分水平設置,進液閥30設置在第一管路11上;第二管路12豎直設置,且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與第二管路12的下端連通,檢測元件40設置在第二管路12上。由于設置有與第一管路11連通的第二管路12,因而增加了漿液在測量管路10內的流動路徑,從而使遠離吸收塔20 —側的位于第二管路12內的漿液狀態更加穩定,進而保證了漿液密度的測量準確性。本專利技術中的檢測元件40為多個,多個檢測元件40沿第二管路12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優選地,檢測元件40是壓力變送器。由于第二管路12豎直設置,且多個檢測元件40沿第二管路12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因而使得本專利技術中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可以通過壓差法測量漿液密度,從而有效避免漿液堵塞檢測元件40,進而延長了漿液密度測量裝置的使用壽命。由于壓差法測量漿液密度具有測量準確度高的特點,因而保證了漿液密度的測量準確性,從而保證了漿液密度測量裝置的使用可靠性。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漿液取樣口設置在吸收塔20下部2m處(吸收塔20內漿液正常運行液位在7~Sm之間)。檢測元件40為兩個,兩個檢測元件40分別為第一壓力變送器和第二壓力變送器,且第一壓力變送器位于第二壓力變送器的上方。第一壓力變送器和第二壓力變送器分別用于測量第二管路12內不同高度的壓力值。漿液密度計算的原理如公式(I)所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測量管路(10),所述測量管路(10)與吸收塔(20)連通;進液閥(30),所述進液閥(30)設置在所述測量管路(10)上;檢測元件(40),所述檢測元件(40)設置在所述測量管路(10)上,用于測量所述測量管路(10)內的漿液密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吸收塔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測量管路(10),所述測量管路(10)與吸收塔(20)連通; 進液閥(30),所述進液閥(30)設置在所述測量管路(10)上; 檢測元件(40),所述檢測元件(40)設置在所述測量管路(10)上,用于測量所述測量管路(10)內的漿液密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管路(10)包括: 第一管路(11),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與所述吸收塔(20)連通,且所述第一管路(11)的至少一部分水平設置,所述進液閥(30)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11)上; 第二管路(12),所述第二管路( 12)豎直設置,且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管路(12)的下端連通,所述檢測元件(40)設置在所述第二管路(1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元件(40)為多個,多個所述檢測元件(40)沿所述第二管路(12)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元件(40)是壓力變送器。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漿液密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漿液密度測量裝置還包括排水管(5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偉,毛河玉,苗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華包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