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包括殼體,殼體內裝有電路板,其上設有控制芯片和多個接口,殼體的一側設有與電腦主機連接的數據線和USB接口,殼體具有六個側面,包括三個長側面和與之聯接的三個短側面,電路板中央設有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控制殼體長側面上設有SATA接口,mSATA接口、NGFF接口,外接電源接口與USB接口的數據轉換,數據線一端連接于殼體其中一個短側面,另一端連接于USB接口,USB接口,外接電源接口與SATA接口,mSATA接口、NGFF接口間電源連接;上述技術方案通過三個接口轉換為USB,其復合介面的橋接功能解決了多個接口類型儲存器之間數據傳輸,降低了功耗、提高了傳輸效能、造型采用六面設計,美觀大方,使用方便,便于捷帶。(*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SATA、mSATA、NGFF 轉 USB 轉接器
本技術涉及轉接器,特別涉及到一種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
技術介紹
轉接器能將一種信號轉換成另一種信號的裝置,在多個裝置聯接中,常常將其中一個裝置的一種信號轉換成另一種信號,對比信號后,通過不同接口的轉換器以便將多個裝置聯接起來,因此,轉接器常常是多個裝置間的中間環節。近年來,隨著個人、企業用戶信息存儲交換力度加大,外接存儲裝置需求的逐漸增長,解決外接不同類型接口的存儲裝置成為了轉接器設計的難點之一。目前,現有的存儲裝置接口類型較多,如USB2.0, USB3.0, SATA2.0, SATA3.0, m-SATA,NGFF等,而目前市場上與之對應的轉接器接口比較單一,主要為單純SATA接口,轉USB,NGFF接口的轉接器很少,眾多接口類型儲存器之間數據傳輸共用問題更是難點。毫無疑問,這樣單一接口的轉接器應用范圍狹窄,利用率有限,只適用于某一種接口的存儲裝置,使用者如果更換使用不同接口的存儲裝置,想要進行數據傳輸就需要重新購買新的與之匹配的轉接器,這無疑是極為不方便的,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 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其復合介面的橋接功能解決了多個接口類型儲存器之間數據傳輸,而且體積小,便于捷帶的轉接器。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 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裝有電路板,其上設有控制芯片和多個接口,所述殼體的一側設有與電腦主機連接的數據線和USB接口,所述殼體具有六個側面,包括三個長側面和與之聯接的三個短側面,所述電路板中央設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殼體長側面上設有SATA接口,mSATA接口、NGFF接口,外接電源接口與USB接口的數據轉換,所述數據線一端連接于殼體其中一個短側面,另一端連接于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外接電源接口與SATA接口,mSATA接口、NGFF接口間電源連接。優選的,所述三個長側面位于殼體三個不同方位,與三個短側面呈鈍角聯接。優選的,所述控制芯片為PFS240芯片,其還與30MHZ晶振連接。優選的,所述SATA接口位于殼體一側的長側面,其與殼體一側的短側面上設有的數據線與USB接口垂直。優選的,所述mSATA接口位于殼體長側面中的一側面,所述NGFF接口和外接電源接口位于長側面中的另一側面。優選的,所述電路板上還設有電源芯片,其包括第一電源芯片和與之串聯的第二電源芯片。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源芯片控制輸入電壓在5V,第二電源芯片控制輸入電壓在3.3V。優選的,所述USB接口直接與SATA接口電源連接;并可以通過第二電源芯片與NGFF接口和mSATA接口電源連接。優選的,所述外接電源接口直接和SATA接口電源連接,還可以通過第一電源芯片與SATA接口電源連接;并可以通過第一電源芯片和與之串聯的第二電源芯片與NGFF接口和mSATA接口電源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通過芯片控制調節的SATA、mSATA、NGFF與USB數據傳輸,連接器中的芯片使數據得以轉換成USB可識別的數據結構,通過數據線傳輸完成外接存儲裝置與USB之間的數據交換;轉接器三個接口中連接了多個外接存儲裝置,轉接器中的外接電源接口和其具有的電源芯片,通過連接外接電源和電源芯片的控制可以為轉接器數據傳輸提供充足的電量,可以滿足轉換到USB接口的功能,降低了功耗、提高了傳輸效能、使用方便,而且其復合界面的橋接功能解決了多個接口類型儲存器之間數據傳輸連接器,轉換器體積小,便于捷帶,造型采用六面設計,美觀大方。【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電路原理圖。圖中:SATA接口 1,mSATA接口 2,NGFF接口 3,外接電源接口 4,外殼5,數據線6,USB接口 7,控制芯片8,長側面9,短側面10,晶振11,第一電源芯片12,第二電源芯片13.,外接存儲裝置14。【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圖1是本技術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結構圖,所述轉換器包括殼體9,所述殼體5內裝有電路板,其上設有控制芯片和多個接口,其殼體5的一側設有與電腦主機連接的數據線6和USB接口 7,所述殼體5具有六個側面,包括三個長側面9和與之聯接的短側面10,所述長側面10與短側面11呈鈍角聯接,所述電路板中央裝設有控制芯片8,為PFS240控制芯片,其還與晶振11連接,為30MHZ,所述控制芯片8控制連接殼體長側面10設有接口,所述接口包括SATA連接口 I,mSATA連接口 2和NGFF連接口 3,所述SATA連接口 I包括SATA2.0和SATA3.0接口、其中SATA接口 I位于殼體長側面9與另一側殼體短側面10的數據線6垂直,所述mSATA接口 2位于殼體長側面9中的一側面,所述NGFF接口 3位于與MSATA接口 2所在側面相臨的殼體5長側面9中的另一側面,所述數據線6 —端連接于殼體5其中一個短側面10,另一端連接于USB接口 7,所述USB接口 7包括了 USB2.0接口和USB3.0接口.圖2是本技術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電路原理圖,所述電路板上設有SATA接口 l,mSATA接口 2和NGFF接口 3,并由所述USB接口 7直接與SATA接口 I電源連接;并可以通過第二電源芯片與NGFF接口 3和mSATA接口 2電源連接。當其與USB接口 7進行數據傳輸時,由控制芯片8進行控制數據信號輸入輸出,轉接器中控制芯片8耗電量很大,緊靠電腦電源供電是不夠,轉接器無法很好地工作,轉接器中的外接電源接口 4通過連接外接電源可以為轉接器數據傳輸提供充足的電量,其外接電源為通過了所述外接電源接口 4輸入電壓為12V,直接供外來電源給SATA接口,或者通過第一電源芯片12降壓為5V供電給SATA接口、USB接口 ;其還可以先通過第一電源芯片11降壓為5V,后通過第二電源芯片12降壓為3.3V,再分別與NGFF接口 3。進一步的,所述外接存儲裝置14通過其數據線連接在SATA接口 UmSATA接口 2、NGFF接口 3上,然后通過電路板上設有的芯片8把輸入的數據信號經過轉成相應的輸出信號,通過USB2.0或USB3.0連接到電腦上,其復合介面的橋接功能運用在眾多接口類型儲存器之間數據傳輸,其內設有的控制芯片8使數據得以轉換成USB可識別的數據結構,通過數據線6傳輸完成外接存儲裝置與USB接口 7之間的數據交換。其可以通過USB接口 7直接與SATA接口 I電源連接,提供其5V電源;并可以通過第一電源芯片12和與之串聯的第二電源芯片13與NGFF接口 3和mSATA接口 2電源連接,提供其3.3V電源。當轉接器三個接口中連接了多個外接存儲裝置時,轉接器中控制芯片8耗電量很大,僅僅靠電腦電源提供電源是遠遠不夠的,缺少電量的轉接器就無法工作,就要依靠其外接電源接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裝有電路板,其上設有控制芯片和多個接口,所述殼體的一側設有與電腦主機連接的數據線和USB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具有六個側面,包括三個長側面和與之聯接的三個短側面,所述電路板中央設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殼體長側面上設有SATA接口,mSATA接口、NGFF接口,外接電源接口與USB接口的數據轉換,所述數據線一端連接于殼體其中一個短側面,另一端連接于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外接電源接口與SATA接口,mSATA接口、NGFF接口間電源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裝有電路板,其上設有控制芯片和多個接口,所述殼體的一側設有與電腦主機連接的數據線和USB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具有六個側面,包括三個長側面和與之聯接的三個短側面,所述電路板中央設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殼體長側面上設有SATA接口,mSATA接口、NGFF接口,外接電源接口與USB接口的數據轉換,所述數據線一端連接于殼體其中一個短側面,另一端連接于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外接電源接口與SATA接口,mSATA接口、NGFF接口間電源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長側面位于殼體三個不同方位,與三個短側面呈鈍角聯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為PFS240控制芯片.其還與30MHZ晶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ATA、mSATA、NGFF轉USB轉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ATA接口位于殼體一側的長側面,其與殼體一側的短側面上設有的數據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志文,丁可訓,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普福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