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發電機信號處理電路
本技術涉及一種信號處理電路,尤其是一種發電機信號處理電路。
技術介紹
傳統的發動機冷卻系統依靠發動機皮帶輪帶動風扇對換熱器進行強制散熱,噪音大、功耗大,散熱效果差。為了克服傳統技術中的不足,本專利提出一種發電機信號處理電路,應用于車輛發動機或電機智能冷卻控制系統。專利號為201010579664.X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發動機轉速信號處理電路,其主要是對摩托車的轉速信號進行處理,采用了多路轉換器、運算放大器等輸出到MCU,用于檢測發動機從啟動到高速運轉期間各種轉速數據。專利號為201110406933.7的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轉速信號處理電路及方法,其主要是對磁電式轉速傳感器輸出的類正弦波或霍爾轉速傳感器輸出的方波信號進行處理,通過濾波和檢波電路,將輸出的信號轉換成集成運放可識別的矩形波信號;通過高低電平判斷,對應輸出OV或5V的方波信號;后期通過對方波信號進行整形,輸出PWM信號。以上兩個專利均是轉速信號處理電路,電路較為復雜,且用途不一,無法應用于車輛發動機或電機智能冷卻控制系統。鑒于上述原因,本專利提出一種發電機信號處理電路,是發動機或電機智能冷卻控制系統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取代傳統的依靠發動機皮帶輪帶動風扇對換熱器進行強制散熱的發動機冷卻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發電機信號處理電路,對車輛發動機或電機信號處理后,輸入單片機,是發動機智能冷卻控制系統ECU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熱管理系統E⑶控制風扇的開啟及運轉速度,從而確保發動機始終工作在最佳溫度狀態,達到節能降噪、減少維護成本的效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電機信號處理電路,是由:單向整流模塊D1,極性電容C1,無極性電容C2,穩壓模塊D2,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光電耦合器U1,電源模塊,單片機構成;其特征在于:單向整流模塊D1的陽極設置輸入信號線路,極性電容C1與無極性電容C2并聯設置構成濾波模塊,單向整流模塊D1的陰極分別與極性電容C1的陽極、無極性電容C2的一端、穩壓模塊D2的陰極、電阻R1的一端、電阻R3的一端之間設置線路,電阻R1的另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之間設置線路,電阻R1和電阻R2之間的線路與穩壓模塊D2的R端之間設置線路,極性電容C1的陰極、無極性電容C2的另一端、穩壓模塊D2的陽極、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源的負極之間設置線路;電阻R3的另一端與光電耦合器U1的輸入端即內置發光二極管的陽極之間設置線路,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電源負極之間設置線路,光電耦合器U1的輸出端即內置三極管的集電極與5V電源模塊之間設置線路,內置三極管的發射極分別與電阻R4的一端、電阻R5的一端之間設置線路,電阻R4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之間設置線路,電阻R5的另一端與單片機之間設置線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電機信號處理電路,是由:單向整流模塊D1,極性電容Cl,無極性電容C2,穩壓模塊D2,電阻Rl,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光電耦合器Ul,電源模塊,單片機構成;其特征在于:單向整流模塊Dl的陽極設置輸入信號線路,極性電容Cl與無極性電容C2并聯設置構成濾波模塊,單向整流模塊Dl的陰極分別與極性電容Cl的陽極、無極性電容C2的一端、穩壓模塊D2的陰極、電阻Rl的一端、電阻R3的一端之間設置線路,電阻Rl的另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之間設置線路,電阻Rl和電阻R2之間的線路與穩壓模塊D2的R端之間設置線路,極性電容Cl的陰極、無極性電容C2的另一端、穩壓模塊D2的陽極、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源的負極之間設置線路;電阻R3的另一端與光電耦合器Ul的輸入端即內置發光二極管的陽極之間設置線路,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電源負極之間設置線路,光電耦合器Ul的輸出端即內置三極管的集電極與5V電源模塊之間設置線路,內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奇峰,黃國寧,張學申,嚴世寶,馬州,王鳳魁,
申請(專利權)人:凱邁洛陽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