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底架,底架的右部設有滑臺,底架上固定有第一氣動件,滑臺連接第一氣動件;滑臺上設有能夠旋轉的夾爪,夾爪配有第二氣動件,滑臺上固定有第一電動元件,夾爪連接第一電動元件;底架上設有水平滑板和豎向滑板,水平滑板上設有水平齒條、豎向滑板上設有豎向齒條,水平滑板上具有撥板、豎向滑板上具有頂板;底架上設有可旋轉的滑動軸,底架上固定有第三氣動件,第三氣動件連接有第二電動元件,第二電動元件連接滑動軸;滑動軸上設有和該水平齒條、豎向齒條均相配的齒輪;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有PLC,前述所有氣動件和電動元件均連接至該PLC。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檢測效率較高。(*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檢測設備
,尤其是涉及一種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
技術介紹
機動車后視鏡開關的耐久性是其最為重要的指標之一。但是,目前進行該耐久性試驗所用的設備大多效率較低,無法較好的完成試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它具有檢測效率較高的特點。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底架,該底架的左側上部設有支撐板,該后視鏡的開關固定于該支撐板上,且該后視鏡的開關具有旋鈕,——所述底架的右部滑動設置有滑臺,該底架上固定有第一氣動件,該滑臺連接該第一氣動件的伸縮端;同時,該滑臺上設有能夠旋轉且和該旋鈕相配的夾爪,該夾爪配有第二氣動件,且該滑臺上固定有第一電動元件,該夾爪的后部連接該第一電動元件;—所述底架上位于該旋鈕的下方滑動設置有水平滑板和豎向滑板,該水平滑板上設有水平齒條、該豎向滑板上設有豎向齒條,該水平滑板上具有和該旋鈕相配的撥板、該豎向滑板上具有和該旋鈕相配的頂板;該底架上位于該水平滑板和豎向滑板的右方設有可旋轉的滑動軸,該底架上固定有第三氣動件,該第三氣動件的伸縮端連接有第二電動元件,該第二電動元件的動力輸出軸連接該滑動軸;而且,該滑動軸上設有和該水平齒條、豎向齒條均相配的齒輪;以及該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有PLC,前述所有氣動件和電動元件均連接至該PLC。所述夾爪和該第一電動元件之間設有連接至該PLC的扭矩感應器。本專利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檢測效率較高。本專利技術的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通過夾爪對旋鈕的扭動指標進行檢測,通過撥板和頂板對該旋鈕的左右和上下移動情況進行檢測,而檢測結果通過PLC進行收集整理,全程無需人工過多參與,繼而效率較聞。【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下部部件的立體示意圖。圖中:10、底架;20、支撐板;30、滑臺,31、第一氣動件,32、夾爪,33、第二氣動件,34、第一電動元件,41、水平滑板,411、水平齒條,412、撥板,42、豎向滑板,421、豎向齒條,422、頂板,43、滑動軸,431、齒輪,44、第三氣動件,45、第二電動元件;50、扭矩感應器。【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見圖1和圖2所示: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底架10。該底架10的左側上部設有呈豎直狀的支撐板20,該后視鏡的開關固定于該支撐板20上,且該后視鏡的開關具有旋鈕100。本專利技術即為檢測該旋鈕100的有關參數。具體的講:該底架10的右部滑動設置有能夠左右滑動的滑臺30。該底架10上固定有第一氣動件31,該滑臺30連接該第一氣動件31的伸縮端。即,該第一氣動件31的伸縮端動作后,帶動該滑臺30左右移動。同時,該滑臺30上設有能夠旋轉且和該旋鈕100相配的夾爪32,該夾爪32配有第二氣動件33。比如,該夾爪32具有2個手指,其中的一個手指連接該第二氣動件33的伸縮端,從而該第二氣動件33的伸縮端動作后即可使該夾爪32夾緊該旋鈕100。而且,該滑臺30上固定有第一電動元件34,該夾爪32的后部連接該第一電動元件34。即,該第一電動元件34工作后,能夠帶動該夾爪32旋轉。該底架10上位于該旋鈕100的下方滑動設置有能夠前后移動的水平滑板41和能夠上下移動的豎向滑板42。該水平滑板41上設有水平齒條411、該豎向滑板42上設有豎向齒條421。該水平滑板41上具有和該旋鈕100相配的撥板412、該豎向滑板42上具有和該旋鈕100相配的頂板422。即,該撥板412隨著該水平滑板41移動后能夠左右撥動該旋鈕100,該頂板422隨著該豎向滑板42滑動后能夠頂起該旋鈕100。該底架10上位于該水平滑板41和豎向滑板42的右方設有可旋轉的滑動軸43。比如,該底架10上設有至少2個具有通孔,該滑動軸43間隙配合的穿過該通孔。該底架10上固定有第三氣動件44。該第三氣動件44的伸縮端連接有第二電動元件45,該第二電動元件45的動力輸出軸連接該滑動軸43。即,該第二氣動件33動作后,能夠帶動該第二電動元件45產生沿該滑動軸43的軸向的滑動,而且該第二電動元件45能夠使該滑動軸43產生旋轉。而且,該滑動軸43上設有和該水平齒條411、豎向齒條421均相配的齒輪431。即,該滑動軸43沿軸向滑動后,使該齒輪431或者和該水平齒條411嚙合,或者和該豎向齒條421嚙合。以及,該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有PLC (圖上未示出)。前述所有氣動件(包括第一氣動件、第二氣動件、第三氣動件)和電動兀件(包括第一電動兀件、第二電動兀件)均連接至該PLC。該PLC控制該氣動件、電動元件的動作時機和持續時間。優化的,該夾爪32和該第一電動元件34之間設有連接至該PLC的扭矩感應器50。即,該扭矩感應器50能夠檢測該夾爪32的扭矩,且將該扭矩值傳輸至該PLC。本專利技術的動作過程:(I)第一氣動元件由原點動作推動滑臺至動點。第二氣動件使該夾爪夾緊該旋鈕。第一電動元件動作,使該旋鈕產生旋轉。(2)旋轉一次后,第二氣動元件反向動作,使該夾爪松開該旋鈕。接著,該第一氣動元件反向動作,使該滑臺復位。(3)第二電動元件帶動齒輪旋轉,該齒輪通過豎向齒條帶動豎向滑板動作,繼而頂板頂動旋鈕。(4)第三氣動元件動作,使滑動軸產生軸向滑動,且使齒輪和水平齒條進行嚙合。該第二電子元件帶動齒輪旋轉,該齒輪通過水平齒條帶動水平滑板產生水平滑動,繼而該撥板撥動該旋鈕水平擺動。(5)前述所有動作均由PLC控制。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底架(10),該底架(10)的左側上部設有支撐板(20),該后視鏡的開關固定于該支撐板(20)上,且該后視鏡的開關具有旋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的右部滑動設置有滑臺(30),該底架(10)上固定有第一氣動件(31),該滑臺(30)連接該第一氣動件(31)的伸縮端;同時,該滑臺(30)上設有能夠旋轉且和該旋鈕(100)相配的夾爪(32),該夾爪(32)配有第二氣動件(33),且該滑臺(30)上固定有第一電動元件(34),該夾爪(32)的后部連接該第一電動元件(34);——所述底架(10)上位于該旋鈕(100)的下方滑動設置有水平滑板(41)和豎向滑板(42),該水平滑板(41)上設有水平齒條(411)、該豎向滑板(42)上設有豎向齒條(421),該水平滑板(41)上具有和該旋鈕(100)相配的撥板(412)、該豎向滑板(42)上具有和該旋鈕(100)相配的頂板(422);該底架(10)上位于該水平滑板(41)和豎向滑板(42)的右方設有可旋轉的滑動軸(43),該底架(10)上固定有第三氣動件(44),該第三氣動件(44)的伸縮端連接有第二電動元件(45),該第二電動元件(45)的動力輸出軸連接該滑動軸(43);而且,該滑動軸(43)上設有和該水平齒條(411)、豎向齒條(421)均相配的齒輪(431);以及該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有PLC,前述所有氣動件和電動元件均連接至該PLC。...
【技術特征摘要】
1.后視鏡開關耐久試驗機,包括底架(10),該底架(10)的左側上部設有支撐板(20),該后視鏡的開關固定于該支撐板(20)上,且該后視鏡的開關具有旋鈕(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10)的右部滑動設置有滑臺(30),該底架(10)上固定有第一氣動件(31),該滑臺(30)連接該第一氣動件(31)的伸縮端;同時,該滑臺(30)上設有能夠旋轉且和該旋鈕(100)相配的夾爪(32),該夾爪(32)配有第二氣動件(33),且該滑臺(30)上固定有第一電動元件(34),該夾爪(32)的后部連接該第一電動元件(34); ——所述底架(10)上位于該旋鈕(100)的下方滑動設置有水平滑板(41)和豎向滑板(42),該水平滑板(41)上設有水平齒條(411)、該豎向滑板(42)上設有豎向齒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陽國文,蔡經文,林建文,傅明馨,
申請(專利權)人:顯亮昆山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