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0368504 閱讀: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4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屬于風力發電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支架桿、通風管道、風力發電機構和太陽能電池組件,出風管道通過傳風管道與收風管道相通,收風管道上設置有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并分別與第一風力發電機、第二風力發電機、第三風力發電機、第四發風力電機相連,所述的傳風管道與收風管道交口處設置有總風力發電機,第一風力發電機、第二風力發電機、第三風力發電機、第四風力發電機、總風力發電機與風力發電輸出電路相連;出風管道分為兩路,與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內部通風腔相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極大效率的吸收有限空間的風力,并進行二次利用發電,且可以對太陽能電池組件內部進行散熱。(*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
    本技術涉及風力發電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化石能源的日益匱乏,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風能與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風能發電與太陽能光伏發電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新能源
    。關于風力發電裝置,公開的現有技術大部分都是單獨葉片式,這種風力發電裝置大部分葉片比較大,適合安裝在空曠的地方,但是風力發電建筑的概念提出后,部分面積有限的房屋也有使用風力發電裝置的趨勢,這就需要一種葉片面積較小卻仍能高效率進行風力發電的裝置。此外,現有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對太陽能的利用率不足20%,剩下的80%均作為熱量散失到空氣中或被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吸收,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長期處于較高的溫度,會縮短光伏組件的壽命,且降低光電轉換效率。如果能將風力發電裝置收集到的風力通進太陽能光伏組件內部,對光伏組件進行散熱,將會延長光伏組件的壽命,進而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風力裝置不適宜在有限面積內安裝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采用本技術的方案,可以極大效率的吸收有限空間的風力,并進行二次利用發電,且可以利用風力發電裝置收集到的風對太陽能電池組件進行散熱,進一步提高光伏組件的壽命。2.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本技術的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包括支架桿、通風管道、風力發電機構和太陽能電池組件,所述的通風管道包括收風管道、傳風管道、出風管道、遮雨蓋和傳風管支架;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構包括第一風力發電機、第二風力發電機、第三風力發電機、第四發風力電機和總風力發電機;所述的收風管道豎直設置于支架桿上,所述的出風管道通過傳風管道與收風管道相通,所述的傳風管道設置有傳風管支架,該傳風管支架用于支撐傳風管道,所述的收風管道上設置有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該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位于傳風管道的上方,并分別與第一風力發電機、第二風力發電機、第三風力發電機、第四風力發電機相連,所述的傳風管道與收風管道交口處設置有總風力發電機,上述的第一風力發電機包括喇叭口、進風段和風扇葉片,喇叭口用于收集風,其喇叭口收縮端與進風段一端相通,該風扇葉片位于進風段內,所述的第二風力發電機、第三風力發電機和第四風力發電機結構同第一風力發電機,所述的總風力發電機包括風扇葉片;上述的第一風力發電機、第二風力發電機、第三風力發電機、第四風力發電機、總風力發電機與風力發電輸出電路相連;所述的收風管道頂部安裝有遮雨蓋;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與光伏熱電輸出電路相連接,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內部分別設有通風腔,上述的出風管道分為兩路,分別與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內部通風腔一端相通,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通風腔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通風腔另一端分別分為兩個出風口,其出風口與外界大氣相通。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收風管道和傳風管道為直徑Ilcm的PVC管道。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支架桿與傳風管支架底端均設置有支架輪和支架固定腳。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術的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第一風力發電機、第二風力發電機、第三風力發電機、第四風力發電機位于收風管道上四個不同的高度和方向,極大效率的吸收有限空間的風力,且總風力發電機位于傳風管道與收風管道交口處,對吸收到的四股風力進行二次利用,提高了風力發電的效率。(2)本技術的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出風管道分為兩路,分別與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內部通風腔一端相通,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通風腔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通風腔另一端分別分為兩個出風口,其出風口與外界大氣相通;該結構使得被風力發電裝置用來發電后的風可以通入太陽能電池組件內部帶走太陽能電池組件過高的溫度,對太陽能電池組件起到降溫的作用,保護了太陽能電池組件,延長其使用壽命。(3)本技術的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支架桿與傳風管支架底端均設置有支架輪和支架固定腳,方便移動風力發電裝置。(4)本技術的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結構設計合理,原理簡單,便于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的通風管道及風力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的風力發電裝置中第一風力發電機側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的風力發電裝置中第一風力發電機正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中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結構示意圖。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3、支架桿;4_1、收風管道;4_2、傳風管道;4_3、出風管道;4_4、遮雨蓋;4_5、傳風管支架;5_1、第一風力發電機;5-2、第二風力發電機;5-3、第三風力發電機;5-4、第四風力發電機;5_5、總風力發電機;5-1-1、喇叭口 ;5-1-2、進風段;5-1-3、風扇葉片;6、太陽能電池組件;6-1、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6-2、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6-3、太陽能電池組件支架;6-4、出風口。【具體實施方式】為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內容,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作詳細描述。實施例1結合附圖,本實施例的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其通風管道包括收風管道4-1、傳風管道4-2、出風管道4-3、遮雨蓋4-4和傳風管支架4_5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的收風管道4-1豎直設置于支架桿3上;所述的出風管道4-3通過傳風管道4-2與收風管道4-1相通,所述的收風管道4-1和傳風管道4-2為直徑Ilcm的PVC管道,所述的傳風管道4-2設置有傳風管支架4-5,該傳風管支架4-5用于支撐傳風管道4-2,所述的收風管道4-1上設置有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該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位于傳風管道4-2的上方,并分別與第一風力發電機5-1、第二風力發電機5-2、第三風力發電機5-3、第四風力發電機5-4相連,上述的第一風力發電機5-1包括喇叭口 5-1-1、進風段5-1-2和風扇葉片5-1-3 (如圖3和圖4所示),喇叭口用于收集風,其喇叭口 5-1-1收縮端與進風段5-1-2一端相通,該風扇葉片5-1-3位于進風段5-1-2,所述的第二風力發電機5_2、第三風力發電機5-3和第四風力發電機5-4結構同第一風力發電機5-1。傳風管道4-2與收風管道4-1交口處設置有總風力發電機5-5,所述的總風力發電機5-5包括風扇葉片5-1-3,上述的第一風力發電機5-1、第二風力發電機5-2、第三風力發電機5-3、第四風力發電機5-4、總風力發電機5-5與風力發電輸出電路相連,將吸收到的風力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或用于負載;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設計使得四個喇叭口極大效率的吸收到有限空間的風力,總風力發電機5-5位于傳風管道與收風管道交口處,對吸收到的四股風力進行二次利用,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包括支架桿(3)、通風管道、風力發電機構和太陽能電池組件(6),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通風管道包括收風管道(4?1)、傳風管道(4?2)、出風管道(4?3)、遮雨蓋(4?4)和傳風管支架(4?5);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構包括第一風力發電機(5?1)、第二風力發電機(5?2)、第三風力發電機(5?3)、第四發風力電機(5?4)和總風力發電機(5?5);所述的收風管道(4?1)豎直設置于支架桿(3)上,所述的出風管道(4?3)通過傳風管道(4?2)與收風管道(4?1)相通,所述的傳風管道(4?2)設置有傳風管支架(4?5),該傳風管支架(4?5)用于支撐傳風管道(4?2),所述的收風管道(4?1)上設置有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該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位于傳風管道(4?2)的上方,并分別與第一風力發電機(5?1)、第二風力發電機(5?2)、第三風力發電機(5?3)、第四發風力電機(5?4)相連,所述的傳風管道(4?2)與收風管道(4?1)交口處設置有總風力發電機(5?5),上述的第一風力發電機(5?1)包括喇叭口(5?1?1)、進風段(5?1?2)和風扇葉片(5?1?3),喇叭口用于收集風,其喇叭口(5?1?1)收縮端與進風段(5?1?2)一端相通,該風扇葉片(5?1?3)位于進風段(5?1?2)內,所述的第二風力發電機(5?2)、第三風力發電機(5?3)和第四風力發電機(5?4)結構同第一風力發電機(5?1),所述的總風力發電機(5?5)包括風扇葉片(5?1?3);上述的第一風力發電機(5?1)、第二風力發電機(5?2)、第三風力發電機(5?3)、第四風力發電機(5?4)、總風力發電機(5?5)與風力發電輸出電路相連;所述的收風管道(4?1)頂部安裝有遮雨蓋(4?4);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6)與光伏熱電輸出電路相連接,太陽能電池組件(6)包括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6?1)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6?2),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6?1)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6?2)內部分別設有通風腔,上述的出風管道(4?3)分為兩路,分別與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6?1)、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6?2)的內部通風腔一端相通,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6?1)的通風腔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組件(6?2)的通風腔另一端分別分為兩個出風口(6?4),其出風口(6?4)與外界大氣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二次利用風能的風力-光伏發電裝置,包括支架桿(3)、通風管道、風力發電機構和太陽能電池組件(6),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通風管道包括收風管道(4-1)、傳風管道(4-2)、出風管道(4-3)、遮雨蓋(4-4)和傳風管支架(4-5);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構包括第一風力發電機(5-1)、第二風力發電機(5-2)、第三風力發電機(5-3)、第四發風力電機(5-4)和總風力發電機(5-5);所述的收風管道(4-1)豎直設置于支架桿(3)上,所述的出風管道(4-3)通過傳風管道(4-2)與收風管道(4-1)相通,所述的傳風管道(4-2)設置有傳風管支架(4-5),該傳風管支架(4-5)用于支撐傳風管道(4-2),所述的收風管道(4-1)上設置有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該四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孔位于傳風管道(4-2)的上方,并分別與第一風力發電機(5-1)、第二風力發電機(5-2)、第三風力發電機(5-3)、第四發風力電機(5-4)相連,所述的傳風管道(4-2)與收風管道(4-1)交口處設置有總風力發電機(5-5),上述的第一風力發電機(5-1)包括喇叭口(5-1-1)、進風段(5-1-2)和風扇葉片(5-1-3),喇叭口用于收集風,其喇叭口收縮端與進風段(5-1-2) —端相通,該風扇葉片(5-1-3)位于進風段(5-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虎孫文斌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工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胆日本无码裸体日本动漫|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JAVA性无码HD中文|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