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適用于分別與一基頻模塊及一天線模塊耦接,該基頻模塊可傳送接收一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具有一傳送元件及一接收元件,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包含一功率放大單元、一低噪聲放大單元,及一開關單元。該功率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之傳送元件電性連接,該低噪聲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之接收元件電性連接。該開關單元分別與該功率放大單元、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及該天線模塊耦接,并包括有多個可在一標準模式及一旁路模式間切換的晶體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前端模塊電路,特別是指一種用于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之。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代電子設備中,無線通訊技術對數據、聲音、圖像等進行無線傳輸已被運用的越來越廣泛,如手機、平板電腦、數字電視、醫療、農業等,完全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更因此為人類帶來無限的便利性。由此可知,發展無線通訊的目的,在于使用者之間能夠于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互通信息,而不用受傳統有線傳輸的限制,也因此讓無線通訊擁有不可忽視的發展性。參閱圖1,為一般已知用于WiFi和藍牙系統的前端電路模塊功能方框圖,其型號為RFFM8202。該前端電路模塊I包括有一傳送端11、一電連接該傳送端11的功率放大元件12、一與該功率放大元件12電連接的開關元件13、一與該開關元件13電連接的天線端14、一與該開關兀件13電連接的低噪聲放大兀件15、一與該低噪聲放大兀件15并聯的旁路電路16,及一電連接該低噪聲放大元件15的接收端17。該前端電路模塊I的旁路電路16可使該低噪聲放大元件15在輸出功率較大時,提供旁路(Bypass)模式,使信號不再經過該低噪聲放大元件15進行放大,而直接旁路輸出至該接收端17,進而提高無線信號傳輸的準確性及確保電路不會受到過高功率而損壞。由上述所言可知,該旁路電路16所提供的提供旁路模式雖然可以使該前端電路模塊I具備不放大信號而直接輸出的功能。但是,該旁路電路16卻需要消耗額外的電子元件,因此成本較高、硬件面積較大、消耗功率大且硬件復雜度高,并不符合目前通訊電子產品,輕薄短小且省電的趨勢。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制造成本較傳統低廉,消耗功率、硬件復雜度與晶片面積都較傳統的前端電路小。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適用于分別與一基頻模塊及一天線模塊耦接,該基頻模塊可傳送接收一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具有一傳送元件及一接收元件,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包含: 一功率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的傳送元件電性連接; 一低噪聲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的接收元件電性連接 '及 一開關單元,分別與該功率放大單元、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及該天線模塊稱接,并包括有多個可在一標準模式及一旁路模式間切換的晶體管,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標準模式時,可接收自該功率放大單元所輸出的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傳送至該天線模塊,而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旁路模式時,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則自該天線模塊接收并經該復數晶體管分流回傳至該基頻模塊。進一步地,該開關單元具有一傳送端晶體管、一接收端晶體管,及一接地端晶體管,且每一晶體管分別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用以控制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是否導通的控制端,該傳送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功率放大單元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與該天線模塊耦接以輸出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該接收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天線模塊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與該低噪聲放大單元耦接以回傳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該接地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接收端晶體管的第二端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串聯一電容之后,以接收一接地電壓。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根據上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包含有復數控制信號,包含下列步驟: a)該復數控制信號是分別對應致能該開關單元中的晶體管,及致能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動作; b)當該開關單元處于旁路模式時,該復數控制信號中至少一控制信號是致能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動作;及 c)該天線模塊經由該開關單元中的晶體管,以分流的方式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至該基頻模塊。進一步地,該開關單元中具有一傳送端晶體管、一接收端晶體管,及一接地端晶體管。進一步地,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d),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傳送端晶體管。進一步地,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e),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接收端晶體管。進一步地,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f),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接地端晶體管。進一步地,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g),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接收端晶體管及該接地端晶體管。進一步地,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h),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傳送端晶體管與該接地端晶體管。進一步地,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i),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傳送端晶體管與該接收端晶體管。本專利技術的有益功效在于,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標準模式時,可接收自該功率放大單元所輸出的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傳送至該天線模塊,而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旁路模式時,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則自該天線模塊接收并經該復數晶體管分流回傳至該基頻模塊。因此,可省去已知旁路電路的硬件設計,節省晶片面積與簡化晶片設計的復雜度,并且避免傳輸信號被過度放大而過飽和,具有提高無線信號傳輸的準確性及確保該基頻模塊電路不會受到過高的放大功率而損壞,具有進一步降低成本與消耗功率的功效。【附圖說明】圖1是一方框示意圖,說明已知技術所揭露的一種前端電路模塊; 圖2是一方框示意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較佳實施例;圖3是一電路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中的電路為一標準模式; 圖4是一真值表,說明圖3中電路的輸入邏輯; 圖5是一步驟流程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 '及 圖6是一電路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中的電路為一旁路模式。符號說明: 2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21 功率放大單元 22 低噪聲放大單元 23 開關單元 231傳送端晶體管2311第一端 2312 第二端2313控制端 232接收端晶體管2321第一端 2322 第二端2323控制端 233接地端晶體管2331第一端 2332 第二端2333控制端 24偵測單元BT 藍牙通道3基頻模塊31 傳送元件32 接收元件 4 天線模塊CTX 控制信號 CRX控制信號 CB 控制信號CVB_L 控制信號 91~93 步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參閱圖2、3及4,為本專利技術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2的較佳實施例,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2適用于分別與一基頻模塊3及一天線模塊4耦接,該基頻模塊3可傳送接收一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具有一傳送元件31及一接收元件32,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2包含一功率放大單元21、一低噪聲放大單元22、一開關單元23、一偵測單元24,及一藍牙通道BT0該功率放大單元21與該基頻模塊3的傳送元件31電性連接,該低噪聲放大單元22與該基頻模塊3的接收元件32電性連接。該開關單元23分別與該功率放大單元21、該低噪聲放大單元22,及該天線模塊4耦接,并包括有多個可在一標準模式及一旁路模式間切換的晶體管。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開關單元23為一單極三投開關,但實際實施時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多極多投開關,不應以此為限。該開關單元23具有一傳送端晶體管231、一接收端晶體管232,及一接地端晶體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適用于分別與一基頻模塊及一天線模塊耦接,該基頻模塊可傳送接收一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具有一傳送元件及一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包含:一功率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的傳送元件電性連接;一低噪聲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的接收元件電性連接;及一開關單元,分別與該功率放大單元、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及該天線模塊耦接,并包括有多個可在一標準模式及一旁路模式間切換的晶體管,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標準模式時,可接收自該功率放大單元所輸出的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傳送至該天線模塊,而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旁路模式時,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則自該天線模塊接收并經該復數晶體管分流回傳至該基頻模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適用于分別與一基頻模塊及一天線模塊耦接,該基頻模塊可傳送接收一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具有一傳送元件及一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包含: 一功率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的傳送元件電性連接; 一低噪聲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的接收元件電性連接 '及 一開關單元,分別與該功率放大單元、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及該天線模塊稱接,并包括有多個可在一標準模式及一旁路模式間切換的晶體管,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標準模式時,可接收自該功率放大單元所輸出的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傳送至該天線模塊,而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旁路模式時,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則自該天線模塊接收并經該復數晶體管分流回傳至該基頻模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其特征在于,該開關單元具有一傳送端晶體管、一接收端晶體管,及一接地端晶體管,且每一晶體管分別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用以控制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是否導通的控制端,該傳送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功率放大單元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與該天線模塊耦接以輸出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該接收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天線模塊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與該低噪聲放大單元耦接以回傳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該接地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接收端晶體管的第二端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串聯一電容之后,以接收一接地電壓。3.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包含有 復數控制信號,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驟: a)該復數控制信號是分別對應致能該開關單元中的晶體管,及致能該低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聲寰,王曙民,韓肇偉,李威儂,陳秉毅,
申請(專利權)人:民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