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包括:用于固定連接框架的上支腿,用于固定連接地腳法蘭的下支腿,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通過上法蘭和下法蘭的配合相對應連接,所述上法蘭和下法蘭之間安裝有調節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上、下支腿結構和調節結構的配合,使得操作者可以在一個相對適宜的高度舒適、安全、省時省力的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雙重功用;操作者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時更加的舒適、安全,調整過程更為簡單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
本技術涉及機械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機械設備的框架支腿基本上都是直接在支腿最底部焊接地腳法蘭板結構,或者在支腿地腳板下安裝調整螺絲結構。直接焊接地腳板法蘭板結構安裝時一般通過螺栓連接或直接焊接的方式與設備安裝地基預埋板連接,調整設備水平時,一般通過千斤頂調節適宜高度后,在地腳板法蘭和設備安裝地基預埋板之間安裝適宜的墊片。地腳板下安裝調整螺絲結構安裝時,一般通過調整螺絲高度使設備水平后,再在地腳板法蘭和設備安裝地基預埋板之間焊接支撐筋板固定。不管哪種方式安裝,操作者一般都要蹲在設備地基面上彎腰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既費時費力,又增加了調節的難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在調整設備水平方面也較粗糙,特別是在設備運轉一段時間由于一些原因進行設備再次的水平調整時,將更加困難。如果地腳法蘭板與地基預埋板是焊接安裝,則通過框架和支腿進行再次調節則需要進行相應的拆卸和焊接,其工程量不亞于重新做一個支腳框架,同時耗時也較長,這將給實際生產帶來很大的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使操作者可以在一個相對適宜的高度舒適、安全、省時省力的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本技術具有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雙重功用;操作者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時更加的舒適、安全,調整過程更為簡單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包括:用于固定連接框架的上支腿,用于固定連接地腳法蘭的下支腿,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通過上法蘭和下法蘭的配合相對應連接,所述上法蘭和下法蘭之間安裝有調節結構。其中,所述調節結構包括調整墊片組和至少一個調節螺栓,所述調整墊片組安裝在上法蘭和下法蘭之間,所述上法蘭上布設有用于旋入調節螺栓的螺紋孔。其中,所述調節螺栓在旋入螺紋孔后抵在下法蘭上。其中,所述調整墊片組包括多個可自由分離和抽拉的調整墊片,所述多個調整墊片在使用時依次疊加在一起。其中,所述上法蘭和下法蘭通過多個緊固螺栓固定連接。其中,所述螺紋孔的數量為1-4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上、下支腿結構和調節結構的配合,使得操作者可以在一個相對適宜的高度舒適、安全、省時省力的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本技術具有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雙重功用;操作者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時更加的舒適、安全,調整過程更為簡單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的結構不意圖;圖2是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的俯視圖。圖中:1、上支腿;2、下支腿;3、上法蘭;4、下法蘭;5、調整墊片組;6、調節螺栓;7、緊固螺栓;8、地腳法蘭;9、框架;10、設備;【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包括:用于固定連接框架9的上支腿1,用于固定連接地腳法蘭8的下支腿2,所述上支腿I和下支腿2通過上法蘭3和下法蘭4的配合相對應連接,所述上法蘭3和下法蘭4之間安裝有調節結構。通常一個設備的框架下端面需要至少三個框架支腿才能進行平面的調整;所述上支腿I和下支腿2的連接處設計在適宜操作的位置,并通過調節結構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操作者在一個相對適宜的高度進行安裝調整操作,將更加舒適、安全、省時省力。如圖2所示,所述調節結構包括調整墊片組5和至少一個調節螺栓6,所述調整墊片組5安裝在上法蘭3和下法蘭4之間,所述上法蘭3上布設有用于旋入調節螺栓6的螺紋孔,所述調節螺栓6在旋入螺紋孔后抵在下法蘭4上。所述調整墊片組5包括多個可自由分離和抽拉的調整墊片,所述多個調整墊片在使用時依次疊加在一起。所述上法蘭3和下法蘭4通過多個緊固螺栓7固定連接。操作者通過調節螺栓6調整設備10的水平度,同時還可以通過更換適宜長度的緊固螺栓7和調節螺栓6、增減調整墊片組5進行設備整體安裝高度的調整以滿足設備10需要。通常在使用時,所述螺紋孔的數量為1-4個就夠用了,且螺紋孔的數量與調節螺栓6的數量相同。當承載較小時,一個調節螺栓就可以完成相應的調節工作,但是當承載較大時,就需要至少2個的調節螺栓6完成相應的調節工作。在具體調節時,首先將上法蘭3和下法蘭4的緊固螺栓7上的螺母松開一段距離,之后將調節螺栓6的螺母旋到螺栓帽一側,然后根據設備10水平度及高度適當松緊調節螺栓6到適宜位置,將螺母下旋并將調節螺栓6適度緊固,進一步通過適當增減調整墊片數量,松開調節螺栓6及螺母,穩定一段時間后觀察設備10的水平度及高度,如果不滿足安裝要求則按照上述程序繼續進行調節,如已滿足安裝需要,則將緊固螺栓7緊固,并對上支腿I和下支腿2定位,完成水平度和高度的調節。綜上所述,上、下支腿結構和調節結構的配合,使得操作者可以在一個相對適宜的高度舒適、安全、省時省力的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本技術具有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雙重功用;操作者進行安裝調節操作時更加的舒適、安全,調整過程更為簡單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技術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技術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技術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連接框架的上支腿,用于固定連接地腳法蘭的下支腿,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通過上法蘭和下法蘭的配合相對應連接,所述上法蘭和下法蘭之間安裝有調節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連接框架的上支腿,用于固定連接地腳法蘭的下支腿,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通過上法蘭和下法蘭的配合相對應連接,所述上法蘭和下法蘭之間安裝有調節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調整設備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結構包括調整墊片組和至少一個調節螺栓,所述調整墊片組安裝在上法蘭和下法蘭之間,所述上法蘭上布設有用于旋入調節螺栓的螺紋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調整設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曉初,秦鳳朝,王剛,
申請(專利權)人:承德鼎信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