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以將實驗室用水反復加以利用的循環裝置,尤其可以將化學實驗中直接排放的冷凝水回收再使用的一種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實驗室尤其是有機化學實驗室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而真正參與到反應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被用于給反應系統降溫,比如長時間高溫回流反應需要大量的冷凝水。這些水在使用結束后和其他實驗室廢水一樣被直接排放掉,其實這些水在使用過程中僅僅和反應裝置外壁接觸用于降溫,并未參與反應多沒有被污染,因此直接排放造成了巨大的水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在實驗過程中造成的水資源巨大浪費,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該裝置不僅可以給實驗室提供儀器降溫所需的冷凝水,還可以將這些冷凝水回收并降溫凈化處理后在實驗中不斷重復利用,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包括接水盤,接水槽,供水管,進水閥,供水閥,攪拌器,水泵,電源插頭,蓄水箱,過濾槽,靜置槽,絮凝凈化槽,酸堿調節槽,導線,滴液漏斗,控制閥門;該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設有一個長方體狀的外殼,外殼上部設有一個覆蓋整個上表面的接水盤,接水盤一側下部的殼體內設有一個接存水的接水槽,該接水槽由高向低、由左向右通過閥門和管道順序與殼體內設置的酸堿調節槽、絮凝凈化槽、靜置槽、過濾槽、蓄水箱及水泵串聯連接;在接水盤上部,設置有一排架高的供水管,供水管上分別設有進水閥和供水閥,供水管和水泵通過管道連接,在絮凝凈化槽和酸堿調節槽中安裝有攪拌器,攪拌器和水泵通過導線與電源插頭電連接。水流從高位水箱中流出由供水閥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該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包括接水盤(1)、接水槽(1?1)、供水管(2)、進水閥(2?1)、供水閥(3)、攪拌器(4)、水泵(5)、電源插頭(6)、蓄水箱(7)、過濾槽(8)、靜置槽(9)、絮凝凈化槽(10)、酸堿調節槽(11)、導線(12)、滴液漏斗(13)、控制閥門(14);其特征是:該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設有一個長方體狀的外殼,外殼上部設有一個覆蓋整個上表面的接水盤(1),接水盤(1)一側下部的殼體內設有一個接存水的接水槽(1?1),該接水槽(1?1)由高向低、由左向右通過閥門和管道順序與殼體內設置的酸堿調節槽(11)、絮凝凈化槽(10)、靜置槽(9)、過濾槽(8)、蓄水箱(7)及水泵(5)串聯連接;在接水盤(1)上部,設置有一排架高的供水管(2),供水管(2)上分別設有進水閥(2?1)和供水閥(3),供水管(2)和水泵(5)通過管道連接,在絮凝凈化槽(10)和酸堿調節槽(11)中安裝有攪拌器(4),攪拌器(4)和水泵(5)通過導線與電源插頭(6)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該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包括接水盤(I)、接水槽(1-1)、供水管(2)、進水閥(2-1)、供水閥(3)、攪拌器(4)、水泵(5)、電源插頭(6)、蓄水箱(7)、過濾槽(8)、靜置槽(9)、絮凝凈化槽(10)、酸堿調節槽(11)、導線(12)、滴液漏斗(13)、控制閥門(14);其特征是:該冷凝水循環利用裝置設有一個長方體狀的外殼,外殼上部設有一個覆蓋整個上表面的接水盤(1),接水盤(I) 一側下部的殼體內設有一個接存水的接水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曉晨,孫雅釵,桑凱,付進秋,劉景霞,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礦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