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防震鋼構件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防震鋼構件。
技術介紹
地震發生時,由于傳統的房屋都為固定的剛性結構,房屋不能跟隨地震的左右上下搖擺運動,導致剛性結構的房屋硬生生被折斷,進而導致整個建筑物得倒塌,防震效果極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緩沖作用好、可有效抵御地震帶來的損壞、增加建筑的牢固性的建筑防震鋼構件。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建筑防震鋼構件,包括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之間互相平行,位于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的內側各開始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內均設有一滑塊,該滑塊由磁鐵材料制成,外包裹鋼鐵材料,位于滑塊上下端的滑槽內各設有一磁鐵,兩滑塊之間垂直設置有一連桿,該連桿與滑塊間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的底端均設有一底座,該底座中間處開設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設置在凹槽內,所述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位于底座兩側均設有一 “Z”字形壓板,該壓板由鋼材料制成。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的底部為圓弧面。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中間的凹槽側面為傾斜面,凹槽底部為圓弧面,該圓弧面與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底部的圓弧面半徑相等。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安裝在房屋地基內,在遇到地震時,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左右擺動,由于“Z”字形壓板的作用,起到左右緩沖的效果,當上下晃動時,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通過連桿左右兩端的滑塊在滑槽內上下運動,由于滑塊為磁鐵材料,加之滑槽內上下端的磁鐵,起到同性相斥的作用,進而實現上下端的緩沖,有效抵御地震帶來的損壞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防震鋼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之間互相平行,位于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的內側各開始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內均設有一滑塊,該滑塊由磁鐵材料制成,外包裹鋼鐵材料,位于滑塊上下端的滑槽內各設有一磁鐵,兩滑塊之間垂直設置有一連桿,該連桿與滑塊間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的底端均設有一底座,該底座中間處開設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設置在凹槽內,所述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位于底座兩側均設有一“Z”字形壓板,該壓板由鋼材料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防震鋼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之間互相平行,位于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的內側各開始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內均設有一滑塊,該滑塊由磁鐵材料制成,外包裹鋼鐵材料,位于滑塊上下端的滑槽內各設有一磁鐵,兩滑塊之間垂直設置有一連桿,該連桿與滑塊間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的底端均設有一底座,該底座中間處開設有一凹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文豹,陳清海,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巨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