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渣快速發酵方法及其用發酵甘蔗渣制備漂浮育苗基質,實施步驟包括:甘蔗渣粉碎后加入糖泥和褐煤混合均勻,然后用氮肥調整碳氮比,將微生物有益菌種活化擴繁后按比例添加到甘蔗渣混合料上,攪拌均勻后作為發酵物料,將發酵物料放進發酵池中靜止發酵50-60天,得到發酵腐熟的甘蔗渣,用發酵腐熟的甘蔗渣與膨化珍珠巖、蛭石按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得到漂浮育苗基質,調節基質中的水分含量為30%~40%。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甘蔗渣發酵時間縮短了44~67%,發酵時間短,發酵池使用周轉快,占用場地少,投資成本低,加工產量大,效益高,可用于取代草炭型漂浮育苗基質,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利用,生態效益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甘蔗渣快速發酵方法及用發酵甘蔗渣制備漂浮育苗基質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肥料
,具體涉及一種甘蔗渣快速發酵方法及用發酵甘蔗渣制備漂浮育苗基質。
技術介紹
漂浮育苗技術集中了基質栽培、水培、容器栽培和無公害栽培的優點,在煙草、蔬菜、花卉、苗木等種苗生產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是漂浮育苗的基礎,是決定幼苗根系生長環境的重要因素,在漂浮育苗過程中基質不僅起到支持和固定植株的作用,而且還發揮充當養分中轉站的重要作用,營養液中的養分和水分通過育苗基質進行中轉以后被植株的根系吸收。漂浮育苗的基質都是一次性使用,移栽時基質會隨著幼苗的根系一起進入到田間。目前在漂浮育苗過程中所使用的基質主要成分是草炭,草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在環境保護和濕地保護的政策引導和制約下,草炭資源的采挖利用受到了限制;隨著漂浮育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大面積推廣應用,基質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作為育苗基質的草炭源料供給不足,草炭價格不斷上漲,漂浮育苗的成本不斷增加;為尋找新型的資源替代草炭,各級研究機構都在致力于漂浮育苗新型基質原料的研究。甘蔗渣是甘蔗在糖廠經過榨糖以后剩余的物質,是可再生資源。甘蔗渣中含有很多營養物質,發酵腐熟以后非常適合作為漂浮育苗的基質原料。但是由于甘蔗渣中含有的粗纖維很高,高達44 %~46%,碳氮比高達170~190,現有技術發酵方法發酵腐熟甘蔗渣時間長達3個月以上,申請號為200710052296.1專利公開的技術方案甘蔗渣發酵腐熟過程需要慪制3-8個月,申請號為200710101516.5專利公開的技術方案甘蔗渣發酵腐熟過程需要8-12個月,發酵腐熟的速度緩慢,需要的時間較長,效率較低,生產過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發酵場地,投資成本高,加工產量小,效益低,不利于甘蔗渣作為漂浮育苗基質的實施應用,嚴重阻礙了甘蔗渣作為可再生資源進行高效利用的產業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應用可再生的資源甘蔗渣進行加工制備漂浮育苗的基質,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對甘蔗渣進行發酵腐熟處理,由于甘蔗渣中的粗纖維含量較高,采用現有技術對甘蔗渣進行發酵處理,存在發酵腐熟困難,速度緩慢,發酵時間長,效率低,占用大量的發酵場地,投資、成本高,影響加工產量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甘蔗渣快速發酵方法及用發酵甘蔗渣制備漂浮育苗基質,其技術方案是: 甘蔗渣快速發酵方法及其用發酵甘蔗渣制備漂浮育苗基質,包括以下實施步驟: a、混料 稱取榨糖廠得到的甘蔗渣60~80份,將甘蔗渣粉碎成直徑小于6 cm的碎末,得到甘蔗渣碎末;在甘蔗渣碎末中加入用亞硫酸法工藝生產得到的的糖泥5~15份,含鉀量為1%的褐煤10~30份,混合攪拌均勻; 在混合均勻的原料中加入含磷量為30%~35%的磷礦粉I~2份,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甘蔗渣混合料;b、調整碳氮比 按照質量比稱取氮肥2~3份,將氮肥溶解在20份水中,得到氮肥水溶液; 將得到的氮肥水溶液澆灌到甘蔗渣混合料上,混合攪拌均勻,甘蔗渣混合料中的碳氮比達到25~30:1 ; 所述的氮肥為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磷酸銨中的一種或幾種; C、添加菌種 分別對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嗜熱側孢霉、嗜熱毀絲霉和綠色木霉進行培養、繁殖,使菌種活化,得到活化的菌液或菌粉; 將活化好的枯草芽孢桿菌的菌液和地衣芽孢桿菌的菌液按照質量比1:1混合均勻,得到混合菌液,按照質量比稱量混合菌液2~3份,混合菌液加入到甘蔗渣混合料上; 將活化好的嗜熱側孢霉菌粉、嗜熱毀絲霉菌粉和綠色木霉菌粉按照質量比2:2:3混合均勻,得到混合菌粉,按照質量比稱量混合菌粉3~5份,將混合菌粉加入到甘蔗渣混合料上,得到預發酵物料; d、補足水分 在預發酵物料中加入水80~118份,物料中水份的質量百分比濃度達到50%~60% ; 攪拌機進行攪拌5-10分鐘,得到發酵物料; e、發酵 將攪拌機中的發酵物料轉放到發酵池中,在發酵池中的發酵物料上預留3~5個通氣孔,通氣孔的直徑為20-50cm ; 在自然條件下發酵物料在發酵池中靜置發酵50-60天,靜置發酵結束后得到發酵腐熟的甘蔗渣; f、用發酵甘蔗渣制備漂浮育苗基質 將發酵腐熟的甘蔗渣從發酵池中取出來,按照體積比量取發酵腐熟的甘蔗渣50~70份; 按照體積比量取膨化珍珠巖10~30份,蛭石O~20份; 將準備好的發酵腐熟的甘蔗渣、膨化珍珠巖和蛭石放進攪拌機中攪拌5-10分鐘,攪拌結束后得到甘蔗渣漂浮育苗基質; 按照體積比在攪拌機中加入水36-48份,甘蔗渣漂浮育苗基質中的水分含量為30%~40%。采用常規方法發酵腐熟甘蔗渣需要的時間為3~6個月,本專利技術發酵腐熟甘蔗渣的時間為50-60天,甘蔗渣的發酵腐熟時間縮短了 44~67%,發酵時間短,發酵池使用周轉快,占用場地少,投資成本低,加工產量大,效益高; 本專利技術充分利用微生物有益菌群的作用,有效提高甘蔗渣的發酵腐熟速度,節約時間及場地,用發酵甘蔗渣制備得到的漂浮育苗基質適用于煙草、蔬菜、花卉和除蟲菊等品種的育苗。由于在甘蔗渣的發酵腐熟過程中,適當配入褐煤、氮、磷、鉀等有益植物生長的元素,使腐熟的甘蔗渣植物養分更均衡;采用本專利技術作為漂浮育苗的基質,利用可再生的資源甘蔗渣替代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草炭,一方面實現了甘蔗榨糖以后對剩余物甘蔗渣的廢物利用;另一方面可促進減少對草炭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利用,有利于濕地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采用腐熟的甘蔗渣、膨化珍珠巖和蛭石制成的漂浮育苗的基質,膨松透氣,保水性能較好,適合用做多種植物的培養基,該基質在移栽到田地中時,對土壤上具有很好的疏松改良作用?!揪唧w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甘蔗渣快速發酵方法及其用發酵甘蔗渣制備漂浮育苗基質,包括以下實施步驟: a、混料 稱取榨糖廠得到的甘蔗渣60份,將甘蔗渣粉碎成直徑小于6 cm的碎末,得到甘蔗渣碎末; 在甘蔗渣碎末中加入用亞硫酸法工藝生產得到的糖泥5份,含鉀量為1%的褐煤10份,混合攪拌均勻; 在混合均勻的原料中加入含磷量為30%的磷礦粉2份,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甘蔗渣混合料; b、調整碳氮比 按照質量比稱取氮肥2份,將氮肥溶解在20份水中,得到氮肥水溶液; 將得到的氮肥水溶液澆灌到甘蔗渣混合料上,混合攪拌均勻,甘蔗渣混合料中的碳氮比達到25~30:1 ; 所述的氮肥為尿素; C、添加菌種 分別對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嗜熱側孢霉、嗜熱毀絲霉和綠色木霉進行培養、繁殖,使菌種活化,得到活化的菌液或菌粉; 將活化好的枯草芽孢桿菌的菌液和地衣芽孢桿菌的菌液按照質量比1:1混合均勻,得到混合菌液,按照質量比稱量混合菌液2份,混合菌液加入到甘蔗渣混合料上; 將活化好的嗜熱側孢霉菌粉、嗜熱毀絲霉菌粉和綠色木霉菌粉按照質量比2:2:3混合均勻,得到混合菌粉,按照質量比稱量混合菌粉3份,將混合菌粉加入到甘蔗渣混合料上,得到預發酵物料; d、補足水分 在預發酵物料中加入水80份,物料中水份的質量百分比濃度達到50% ; 攪拌機進行攪拌5分鐘,得到發酵物料; e、發酵 將攪拌機中的發酵物料轉放到發酵池中,在發酵池中的發酵物料上預留3個通氣孔,通氣孔的直徑為20cm ; 在自然條件下發酵物料在發酵池中靜置發酵50天,靜置發酵結束后得到發酵腐熟的甘蔗渣; f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甘蔗渣快速發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實施步驟:(a)混料稱取榨糖廠得到的甘蔗渣60~80份,將甘蔗渣粉碎成直徑小于6cm的碎末,得到甘蔗渣碎末;在甘蔗渣碎末中加入用亞硫酸法工藝生產得到的糖泥5~15份,含鉀量為1%的褐煤10~30份,混合攪拌均勻;在混合均勻的原料中加入含磷量為30%~35%的磷礦粉1~2份,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甘蔗渣混合料;(b)調整碳氮比按照質量比稱取氮肥2~3份,將氮肥溶解在20份水中,得到氮肥水溶液;將得到的氮肥水溶液澆灌到甘蔗渣混合料上,混合攪拌均勻,甘蔗渣混合料中的碳氮比達到25:1~30:1;所述的氮肥為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磷酸銨中的一種或幾種;(c)添加菌種分別對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嗜熱側孢霉、嗜熱毀絲霉和綠色木霉進行培養、繁殖,使菌種活化,得到活化的菌液或菌粉;將活化好的枯草芽孢桿菌的菌液和地衣芽孢桿菌的菌液按照質量比1:1混合均勻,得到混合菌液,按照質量比稱量混合菌液2~3份,混合菌液加入到甘蔗渣混合料上;將活化好的嗜熱側孢霉菌粉、嗜熱毀絲霉菌粉和綠色木霉菌粉按照質量比2:2:3混合均勻,得到混合菌粉,按照質量比稱量混合菌粉3~5份,將混合菌粉加入到甘蔗渣混合料上,得到預發酵物料;(d)補足水分在預發酵物料中加入水80~118份,物料中水份的質量百分比濃度達到50%~60%;攪拌機進行攪拌5?10分鐘,得到發酵物料;(e)發酵將攪拌機中的發酵物料轉放到發酵池中,在發酵池中的發酵物料上預留3~5個通氣孔,通氣孔的直徑為20?50cm;在自然條件下發酵物料在發酵池中靜置發酵50?60天,靜置發酵結束后得到發酵腐熟的甘蔗渣。...
【技術特征摘要】
1.甘蔗渣快速發酵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實施步驟: (a)混料 稱取榨糖廠得到的甘蔗渣60~80份,將甘蔗渣粉碎成直徑小于6cm的碎末,得到甘蔗渣碎末; 在甘蔗渣碎末中加入用亞硫酸法工藝生產得到的糖泥5~15份,含鉀量為1%的褐煤10~30份,混合攪拌均勻; 在混合均勻的原料中加入含磷量為30%~35%的磷礦粉I~2份,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甘蔗渣混合料; (b)調整碳氮比 按照質量比稱取氮肥2~3份,將氮肥溶解在20份水中,得到氮肥水溶液; 將得到的氮肥水溶液澆灌到甘蔗渣混合料上,混合攪拌均勻,甘蔗渣混合料中的碳氮比達到25:1~30:1 ; 所述的氮肥為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磷酸銨中的一種或幾種; (c)添加菌種 分別對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嗜熱側孢霉、嗜熱毀絲霉和綠色木霉進行培養、繁殖,使菌種活化,得到活化的菌液或菌粉; 將活化好的枯草芽孢桿菌的菌液和地衣芽孢桿菌的菌液按照質量比1:1混合均勻,得到混合菌液,按照質量比稱量混合菌液2~3份,混合菌液加入到甘蔗渣混合料上; 將活化好的嗜熱側孢霉菌粉、嗜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學富,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玉溪源天生物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