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縫紉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切線機構的縫紉機。
技術介紹
縫紉機具有利用上軸旋轉的力來切斷縫線的切線機構。日本特許公開2008年第229082號公報公開了一種在針板的下側具有切線機構的縫紉機,該切線機構包括可動刀、固定刀和連桿機構。連桿機構用于將上軸旋轉的力傳遞到可動刀。連桿機構具有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和擺動機構。第一連桿在支柱部內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連桿伴隨上軸的旋轉而沿著其延伸方向移動。第二連桿在機座部內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連桿伴隨第一連桿的移動而沿著其延伸方向移動。擺動機構與第二連桿及第三連桿相連接,伴隨第二連桿的移動而擺動。第三連桿伴隨擺動機構的擺動而沿著前后方向移動。第三連桿與可動刀相連接。第三連桿驅動可動刀。可動刀與固定刀協作而切斷縫線。擺動機構具有支承軸、擺動桿、第一擺動臂和第二擺動臂。支承軸自擺動桿下端向下方向延伸,以擺動桿能夠擺動的方式支承該擺動桿。第一擺動臂自擺動桿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三連桿與第一擺動臂的頂端相連接。第二擺動臂自擺動桿的下端與第一擺動臂平行地延伸。第二連桿與第二擺動臂的頂端相連接。在第二連桿沿著水平方向移動時,擺動機構以支承軸為中心進行擺動。操作者通過改變擺動機構對應于第二連桿的移動進行擺動的擺動范圍來調整可動刀的驅動時機。上述擺動機構在相對于支承軸而言的上側連接有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縫紉機在切斷縫線時,第二連桿、第三連桿受到力的作用。擺動機構僅支承軸的上側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第二連桿、第三連桿受到極大的力的作用時,支承軸容易變形。在支承軸發生了變形時,縫紉機的擺動機構不能對應于第二連桿的移動適當地進行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縫紉機,其包括:機座部(2);支柱部(3),其自上述機座部的一端部朝上方延伸;機臂部(4),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與上述機座部相對地延伸,在內部具有上軸(6);切線刀(16),其配置于上述機座部的另一端部側且是針板(12)的下側的位置,用于切斷縫線;以及連桿機構(20),其用于將上述上軸旋轉的力傳遞到上述切線刀;該縫紉機(1)的特征在于,上述連桿機構包括:上軸側連桿(22),其與上述機座部平行地延伸,伴隨上述上軸的旋轉而在該上軸側連桿的延伸方向上移動;擺動機構(40),其與上述上軸側連桿相連接,伴隨上述上軸側連桿的移動而擺動;以及刀側連桿(23),其與上述上軸側連桿平行地延伸,該刀側連桿的一端與上述擺動機構相連接,另一端與上述切線刀相連接,伴隨上述擺動機構的擺動而在該刀側連桿的延伸方向上移動;上述擺動機構包括:主體構件(41),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軸部(412)和自上述軸部的一端部朝向與上述軸部的軸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與上述刀側連桿相連接的固定桿部(411);以及可動桿構件(42),其與上述主體構件的上述軸部的另一端部相連結,朝向與上述軸部的軸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與上述上軸側 ...
【技術特征摘要】
2013.03.28 JP 2013-0698241.一種縫紉機,其包括: 機座部(2); 支柱部(3),其自上述機座部的一端部朝上方延伸; 機臂部(4),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與上述機座部相對地延伸,在內部具有上軸(6);切線刀(16),其配置于上述機座部的另一端部側且是針板(12)的下側的位置,用于切斷縫線;以及 連桿機構(20),其用于將上述上軸旋轉的力傳遞到上述切線刀; 該縫紉機(I)的特征在于, 上述連桿機構包括: 上軸側連桿(22),其與上述機座部平行地延伸,伴隨上述上軸的旋轉而在該上軸側連桿的延伸方向上移動; 擺動機構(40),其與上述上軸側連桿相連接,伴隨上述上軸側連桿的移動而擺動;以及 刀側連桿(23),其與上述上軸側連桿平行地延伸,該刀側連桿的一端與上述擺動機構相連接,另一端與上 述切線刀相連接,伴隨上述擺動機構的擺動而在該刀側連桿的延伸方向上移動; 上述擺動機構包括: 主體構件(41),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軸部(412)和自上述軸部的一端部朝向與上述軸部的軸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與上述刀側連桿相連接的固定桿部(411);以及 可動桿構件(42),其與上述主體構件的上述軸部的另一端部相連結,朝向與上述軸部的軸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與上述上軸側連桿相連接; 上述機座部具有支承部(924),該支承部以上述軸部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該軸部的處于上述固定桿部和上述可動桿構件之間的部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動桿構件包括: 延伸設置部(421 ),其與上述軸部的另一端部及上述上軸側連桿相連接,朝向與上述軸部的軸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框部(43),其與上述延伸設置部的上述軸部側的端部相連結,具有以上述可動桿構件能夠繞上述軸部轉動的方式將上述可動桿構件支承于上述軸部的孔(434);以及 固定部(422),其設于上述框部,將上述可動桿構件以不能相對于上述軸部轉動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軸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部包括:圓筒狀的第一框部(431),其在內周面具有上述孔;第二框部(432),其配置于上述第一框部的圓筒的外周;以及切割槽(433),其在上述第一框部和上述第二框部沿著上述孔的軸線延伸; 上述第二框部具有螺紋孔(436),該螺紋孔在由上述切割槽分割成兩個部分中的一個部分沿著與上述切割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上述固定部是插入到上述螺紋孔中并貫通上述切割槽,從而縮小上述切割槽的寬度的螺釘;通過將上述螺釘緊固于上述螺紋孔,縮小上述切割槽的寬度而縮小上述第一框部的上述孔的內徑,從而使上述孔的內周面和上述軸部的外周面緊密接觸,由此,將上述可動桿部以不能轉動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軸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擺動機構具有固定構件(44),該固定構件固定于上述軸部在上述可動桿構件的與上述固定桿部相反那一側的部分上,限制上述可動桿構件的移動...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