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蒲公英12、夏枯草12、木蝴蝶10、白鮮皮8、赤小豆8、梔子10、黑種草子8、太子參10、玫瑰花10、蜂房8、天花粉6、薏苡仁8、降香8、郁金8、山楂葉12、絲瓜絡8、青黛8、鴨跖草6、石決明6、玉竹8。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天然中藥為原料,療效確切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且不易復發,有效率達98%。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制劑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
技術介紹
凡因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不當,細菌毒性過強,機體抵抗力過弱或并發了乳突炎,以致持續流膿I~2個月以上者,都稱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本病發病率較高,國內近年普查小學生千余名,發病變為0.5%~4.3%,山東、河南,貴州省調查農民發病率為1.6%。英國調查小學生發病率為0.9%。罹患者多是青壯年,40歲以后很少發生。目前,國內外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藥物較多,大多是以西藥為主,但存在藥物價格高、副作用大、效果不夠理想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制劑,該中藥制劑療效確切、見效快且無毒副作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制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蒲公英12、夏枯草12、木蝴蝶10、白鮮皮8、赤小豆8、桅子10、黑種草子8、太子參10、玫瑰花10、蜂房8、天花粉6、薏苡仁8、降香8、郁金8、山楂葉12、絲瓜絡8、青黛8、鴨跖草6、石決明6、玉竹8。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各中藥的藥理作用: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痛,濕熱黃疸,熱淋澀痛。夏枯草:辛、苦,寒。歸肝、膽經。功效與主治: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高血壓。木蝴蝶:苦、甘,涼。歸肺、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熱咳嗽,喉痹,音啞,肝胃氣痛。白鮮皮:苦,寒。歸脾、胃、膀胱經。功效與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用于濕熱瘡毒,黃水淋漓,濕疹,風疹,疥癬瘡癩,風濕熱痹,黃疽尿赤。赤小豆:甘、酸,平。歸心、小腸經。功效與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于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桅子: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功效與主治: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于熱病心煩,黃疽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黑種草子:甘、辛,溫。功效與主治:補腎健腦,通經,通乳,利尿。用于耳鳴健忘,經閉乳少,熱淋,石淋。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功效與主治: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玫瑰花:甘、微苦,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撲傷痛。蜂房:甘,平。歸胃經。功效與主治:祛風,攻毒,殺蟲,止痛。于齲齒牙痛,瘡瘍腫毒,乳癰,瘰疬,皮膚頑癬,鵝掌風。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功能與主治:歸肺、胃經。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薏苡仁:甘、淡。涼。歸脾、胃、肺經。功效與主治: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膿。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痹拘攣,脾虛泄瀉,肺痛,腸癰;扁平疣。降香:辛,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脅痛,胸痹刺痛,跌撲損傷,外傷出血。郁金:辛、苦,寒。歸肝、心、肺經。功效與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山楂葉:昧酸,性平。歸肝經。功效與主治:活血化瘀,理氣通脈。用于氣滯血瘀,胸悶憋氣,心悸健忘,眩暈耳鳴。絲瓜絡:甘,平。歸肺、胃、肝經。功效與主治:通絡,活血,祛風。用于痹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青黛:咸,寒。歸肝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用于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兒驚癇。鴨跖草:甘、淡,寒。歸肺、胃、小腸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于風熱感冒.高熱木退,咽喉腫痛,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癰腫疔毒。石決明:咸,寒。歸肝經。功效與主治: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用于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玉竹:甘,微寒。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于口渴,內熱消渴。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天然中藥為原料,療效確切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且不易復發,有效率達98%。以下結合臨床試驗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一、臨床試驗1、臨床資料:隨機本組100例均為門診患者,隨機分組。治療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3~55歲,病程半個月~5年;對照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齡3~52歲,病程I個月~6年。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耳部滴用抗生素滴耳液,每日2次,每次I~2滴;治療組服用本專利技術藥物,每天分兩次飯后口服,根據病情共用藥7天~15天時間。3、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耳內不再流膿,干燥清潔如常人,且經檢查聽力恢復正常,鼓膜穿孔愈合;好轉:耳內流膿停止,聽力好轉,鼓膜穿孔未愈合; 無效:臨床癥狀均無明顯改善。4、治療結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蒲公英12、夏枯草12、木蝴蝶10、白鮮皮8、赤小豆8、梔子10、黑種草子8、太子參10、玫瑰花10、蜂房8、天花粉6、薏苡仁8、降香8、郁金8、山楂葉12、絲瓜絡8、青黛8、鴨跖草6、石決明6、玉竹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蒲公英12、夏枯草12、木蝴蝶10、白鮮皮8、赤小豆8、桅子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偉,王祥君,
申請(專利權)人:王祥君,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